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唐海波
教学目的
1、 了解北京大学百年发展简史。
2、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全文思路。
3、 了解讲话稿的一般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通过对结构层次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
2、 演讲稿写作特点。
课时
一课时
唐海波
教学目的
1、 了解北京大学百年发展简史。
2、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全文思路。
3、 了解讲话稿的一般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通过对结构层次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
2、 演讲稿写作特点。
课时
一课时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苏轼《赤壁赋》课堂练习卷.
试卷设计 李寿锋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主客问答的行文结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用法;掌握文中文言句式的特点;
3、翻译全文 4、背诵课文
试卷设计 李寿锋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主客问答的行文结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用法;掌握文中文言句式的特点;
3、翻译全文 4、背诵课文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老舍《我的母亲》课堂练习卷.
试卷设计 李寿锋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3.了解中国妇女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与坚韧精神。
教学重点:
1.生活细节描写中的深厚感情。2.学习老舍先
试卷设计 李寿锋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3.了解中国妇女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与坚韧精神。
教学重点:
1.生活细节描写中的深厚感情。2.学习老舍先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黄河浪《故乡的榕树》课堂练习卷.
试卷设计 李寿锋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触景生情的构思特点2、学习本文围绕主旨选择材料进行写作的方法
2、培养学生选材立意,提炼主旨的能力
3、领会作者以故乡的榕树为寄托所抒发的游子思乡的深情。
4、培养学生
试卷设计 李寿锋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触景生情的构思特点2、学习本文围绕主旨选择材料进行写作的方法
2、培养学生选材立意,提炼主旨的能力
3、领会作者以故乡的榕树为寄托所抒发的游子思乡的深情。
4、培养学生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林觉民·与妻书》课堂练习卷.
李寿锋
(说明:本试卷为课堂练习之用,强调文言文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巩固掌握,强调文言句式的辨析掌握,试图以试卷样式激发学生学习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使学习更深入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试卷上设立“文学小卡片”、“资料采
李寿锋
(说明:本试卷为课堂练习之用,强调文言文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巩固掌握,强调文言句式的辨析掌握,试图以试卷样式激发学生学习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使学习更深入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试卷上设立“文学小卡片”、“资料采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项脊轩志》课堂练习卷.
李寿锋
(说明:本试卷为课堂练习之用,强调文言文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巩固掌握,强调文言句式的辨析掌握,试图以试卷样式激发学生学习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使学习更深入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试卷上设立“文学知识小卡片”、“有关资料采
李寿锋
(说明:本试卷为课堂练习之用,强调文言文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巩固掌握,强调文言句式的辨析掌握,试图以试卷样式激发学生学习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使学习更深入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试卷上设立“文学知识小卡片”、“有关资料采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逍遥游》课堂练习卷.
试卷设计 李寿锋
(说明:本试卷为课堂练习之用,强调文言文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巩固掌握,强调文言句式的辨析掌握,试图以试卷样式激发学生学习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使学习更深入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试卷上设立“文学卡片”、“资料采撷
试卷设计 李寿锋
(说明:本试卷为课堂练习之用,强调文言文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巩固掌握,强调文言句式的辨析掌握,试图以试卷样式激发学生学习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使学习更深入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试卷上设立“文学卡片”、“资料采撷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梁启超《论毅力》课堂练习卷.
试卷设计 李寿锋
(说明:本试卷为课堂练习之用,强调文言文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巩固掌握,强调文言句式的辨析掌握,试图以试卷样式激发学生学习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使学习更深入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试卷上设立“文学卡片”、“资
试卷设计 李寿锋
(说明:本试卷为课堂练习之用,强调文言文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巩固掌握,强调文言句式的辨析掌握,试图以试卷样式激发学生学习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使学习更深入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试卷上设立“文学卡片”、“资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赤壁赋》..
教案制作 李寿锋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主客问答的行文结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用法;掌握文中文言句式的特点;
3、翻译全文
4、背诵课文
难点重点:
教案制作 李寿锋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主客问答的行文结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用法;掌握文中文言句式的特点;
3、翻译全文
4、背诵课文
难点重点: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林觉民·与妻书》..
教案制作 李寿锋
教学目标:
1.学习革命先驱抛私情循大义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2.积累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进一步巩固文言句式知识
3.熟读并翻译课文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诵读全文,重在朗读,培养语感,整体大概理解文意
教案制作 李寿锋
教学目标:
1.学习革命先驱抛私情循大义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2.积累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进一步巩固文言句式知识
3.熟读并翻译课文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诵读全文,重在朗读,培养语感,整体大概理解文意
《梦游天姥吟留别》个性..
安徽 马新桥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体诗的一些特点,在此基础上把课文熟读成诵,了解李白及其诗作的相关背景。
2 赏析诗歌的巧妙构思,理解诗作的主题思想。
3 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的消极反抗,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鉴赏
安徽 马新桥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体诗的一些特点,在此基础上把课文熟读成诵,了解李白及其诗作的相关背景。
2 赏析诗歌的巧妙构思,理解诗作的主题思想。
3 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的消极反抗,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鉴赏
《采薇》.1..
wanbaoyu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wanbaoyu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采薇》.2..
wanbaoyu
学习目标:
1、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3、背诵并默写课文,归纳《诗经》的艺术特点,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学习方法: 颂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
wanbaoyu
学习目标:
1、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3、背诵并默写课文,归纳《诗经》的艺术特点,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学习方法: 颂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
《奥德赛》(节选)...
wanbaoyu
学习目标:
1.与文本对话,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2.通过文本学习,深刻领会作品中人物强烈的思乡情感,特别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认真阅读文本,品味作品中的重要语句,能深入理解作
wanbaoyu
学习目标:
1.与文本对话,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2.通过文本学习,深刻领会作品中人物强烈的思乡情感,特别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认真阅读文本,品味作品中的重要语句,能深入理解作
《寂寞》...
wanbaoyu
教学目标
1. 通过展现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 学习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研读与讨论
教学过程(www.3edu.net)
1. 介绍作者背景,提供阅读情景(可由学生提供)
亨利·戴维·
wanbaoyu
教学目标
1. 通过展现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 学习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研读与讨论
教学过程(www.3edu.net)
1. 介绍作者背景,提供阅读情景(可由学生提供)
亨利·戴维·
《记念刘和珍君》..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 刘保清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写法。
2、 学习把简洁的记叙、深刻的议论、强烈的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理解这种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深化文章主题所起的作用。
3、 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进去走狗文人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 刘保清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写法。
2、 学习把简洁的记叙、深刻的议论、强烈的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理解这种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深化文章主题所起的作用。
3、 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进去走狗文人
都江堰学案.
山东淄博一中 李太永
教学目标 :
一、理解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
二、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三、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新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
教学重点:文中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
教学难点: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
山东淄博一中 李太永
教学目标 :
一、理解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
二、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三、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新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
教学重点:文中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
教学难点: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
童年絮味.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
谏太宗十思书.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文积累语言功底和文化功底。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以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文积累语言功底和文化功底。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以
道士塔.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 导入新课
二、 解题
⒈介绍作者和作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⒉介绍敦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 导入新课
二、 解题
⒈介绍作者和作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⒉介绍敦
伶官传序.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⒉介绍“序”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⒉质疑解难
⒊思考:①概括庄宗一生的主要经历。
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四、具体分析
㈠中心论点
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⒉介绍“序”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⒉质疑解难
⒊思考:①概括庄宗一生的主要经历。
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四、具体分析
㈠中心论点
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
漫话清高.
语文公开课教案(简案)
课 题:漫话清高(《语文》第三册)
时 间:二〇〇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星期一)
授课班级:高二(12)班
所授课型:教读课
教学工具:PPT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方法:点拨——合作——拓展
课程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载体,结合文体特点和文
语文公开课教案(简案)
课 题:漫话清高(《语文》第三册)
时 间:二〇〇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星期一)
授课班级:高二(12)班
所授课型:教读课
教学工具:PPT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方法:点拨——合作——拓展
课程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载体,结合文体特点和文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要涉及到一种建筑样式,它是老北京的一种象征,也代表了老北京的一种文化。它是什么呢?对,它就是“胡同”。有一首歌里也曾经唱道:“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汪曾祺老先生的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要涉及到一种建筑样式,它是老北京的一种象征,也代表了老北京的一种文化。它是什么呢?对,它就是“胡同”。有一首歌里也曾经唱道:“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汪曾祺老先生的
巴尔扎克葬词.
教学目标:
⒈把握关键语句,领会文章的深刻内含和炽热情感。
⒉理解雨果的生死观,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介绍巴尔扎克,雨果和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
⒈划出最使你情感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⒈把握关键语句,领会文章的深刻内含和炽热情感。
⒉理解雨果的生死观,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介绍巴尔扎克,雨果和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
⒈划出最使你情感产生共鸣
灯下漫笔.
教学目标:
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⒉学习本文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理清思路,明确观点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写作背景
⒉解析文题
鲁
教学目标:
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⒉学习本文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理清思路,明确观点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写作背景
⒉解析文题
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