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周自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
《拿来主义》创新...
重庆市渝北中学 刘祖平 段成素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学习形象化说理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学习课文1——7段

教学步骤:

多媒体展示排除法解题思路:

或A或B或C或D

《苍松怪石图题诗》.设计..
孙哲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

4.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不
《墨梅图题诗》.设计..
孙哲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竹颂》.设计..
孙哲勇

教学目标:阅读这篇抒情散文,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导入新课:“人贵有志,竹贵有节”。挺拔的翠竹,有着宽容大度
《梅香正浓》.设计..
孙哲勇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体会英烈们的气概。

教学重点: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

教学难点: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导入新课:历史的星空多么璀璨,是英
《黄山松》教学设计..
孙哲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重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及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学习并运用到写作
第二十三课劝学(节选)..

《荀子》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荀子其人和思想的主要点;
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语和句子;
3、 领会文章的论证层次和论证方法;
4、 背诵课文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子,论证层次和方法;
难点:比喻论证——比喻的本题和喻体,所要论证的
第二十四课秋水(节选)..

《庄子》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庄子其人与思想的基本点;
2、 掌握文言词语和句子;
3、 领会《秋水》的思想内容;
4、 背诵节选部分。
二、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子、《秋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难点:河伯感叹的几句话的翻译
三、 教学方法
错过.. ty0911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2、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体会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 3、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获取人生的体验。 二、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清晰的思路
阿房宫赋..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懂得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
《荷花淀》...
教案设计:汪振学
《荷花淀》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
2、了解白洋淀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
《感受•思考•想象——多角度构思立意作文》..
《感受•思考•想象——多角度构思立意作文》
教 学 设 计
学情 教情 目标
1, 学生具有定势思维的习惯,本节作文教学的目标在于,以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开启创造闸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能力。
2, 千篇一律,千文一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教学目的: 1 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顾”“稍”“置”“去”“归”等的用法。 2 学习文言文中词类现象(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 3 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4 分析归有光散文的一般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六安市城南中学 赵玉好

◆教学目标

  1、有个性地鉴赏诗歌

2、感受诗意,体验诗情,与诗人对话

◆教学要点

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以分析诗句为突破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对
《我改变的事物》... 浙江温岭二中 江奎 一, 浏览课文 猜猜作者: 我们平时看报纸读杂志的时候,往往是先了解作者,再读文章,今天我们来先读文章,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猜猜文章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把课文扫描一遍,然后从作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身份、长相、爱好等方面进行判断。
项链..



【教学目的】
品味欧享利式的结尾;认识虚荣的危害;学习文章留空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注意辩析虚荣和过度的虚荣,探求隐藏于悲剧后面的根源;鉴赏文学作品中“空白”的艺术魅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阅读课文,熟悉小说情节。(课前完成)
药..

一、 教学目标
(一)认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对连接线索的作用。
(二)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课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项链》简案..
陈海光

设想:

在把握形象的基础上多角度探讨主题



1、 梳理情节,构成项链式板书。

2、 从末节入手,溯源而上,落实对结尾及女主角的形象把握

1)、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探讨

2)、作用

3)、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在玛蒂尔德身上发生?

抓第一、二……
《琵琶行》...
汕头潮南砺青中学 郑光程

教学要点:

学习《琵琶行》,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www.3edu.net):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
项链..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刘祖平

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探究悲剧发生的思想根源,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2、领会小说精巧的构思,续写课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项链(莫泊桑)..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探究悲剧发生的思想根源,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2、领会小说精巧的构思,续写课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雨巷》阅读欣赏..

——教学案例
案例设计:
高中语文新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教师应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把语文学习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联系起来。设计者以戴望舒《雨巷》为教材,重新认识诗歌阅读欣赏模式的构建。采用“初读、精读、研读”(三读)的方法,把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秋晓

学习目标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一、本文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页次:19/46 每页25 总数113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