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冰心诗四首(苏教版七年级上) 三、冰心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四、“诺曼底”号遇难记(苏教版七年级上) 四、“诺曼底”号遇难记


雨果•法国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内容,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发生的原因,并以辩论形式进行深入探讨;

3.简单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4.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影片中感受并分析什么是英雄行为。
五、古代寓言两则(苏教版七年级上) 五、古代寓言两则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懂字词,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对照注释把课文读通读懂,了解寓意。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郑人买履》


教学目标:学习《郑人买履》,理
综合实践活动: 我爱文学(苏教版七年级上) 综合实践活动: 我爱文学




活动主题:我爱文学

活动话题:向你介绍我最喜爱的文学作品

——“作品给我带来的(快乐、智慧、乐趣、信心、力量、希望……)”

活动形式:小组、班级交流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利用课余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作者:王书月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继续加强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
六、往事依依(苏教版七年级上) 六、往事依依


于漪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成长的源头,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
2、 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自觉性。
3、 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七、幼时记趣(苏教版七年级上) 七、幼时记趣


沈复


教学目的:

1、借助注释、词典,初步读懂课文并能正确朗读。
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
3、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
教学难点: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教学方法:引导学
八、十三岁的际遇(苏教版七年级上) 八、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


教学目的 :

1.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

2.继续学习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体会并学习作者“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分段和归纳段意。

2.难点:学习
九、伟人的细胞(苏教版七年级上) 九、伟人的细胞


秦文君


教学目标:

1、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合作交流的能力;

3、抽象与概括能力

4、想象与创造能力

活动设计:

1、收集、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2、小组讨论,探究主旨。

教学过程(www.3edu.n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王书月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养成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了解作品所描写的民俗风情,欣赏文章所描写的优美画面,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语言
十、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 十、社 戏


鲁迅


〔教学目标〕
1、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 学习理解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以及描写和表达方法。
3、 深入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1. 第一课时理清结构把握情节;研讨课文中的景美、情美、故
十一、端午日(苏教版七年级上) 十一、端午日


沈从文


教学目的设计:

1、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可能的话)欣赏本文精彩的龙舟竞渡的场面。重点学习对生活的观察和场面描写。
教学手段:最好借助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www.
十二、本命年的回想(苏教版七年级上) 十二、本命年的回想


刘绍棠


学习目标:

1.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2.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习重点: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学习难点: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苏教版七年级上)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3积累咏月的诗词。
学生预习:
1、课前准备: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小组评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带着美好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

2、能品赏散文精彩生动的语言,加以点评与积累,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

3、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力
第一课《忆读书》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教材分析:这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内容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初一上学期就接触这样的文章可以说是很好的,因这可以借此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学习本文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分析:
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一)理清本文记叙的事例,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二)品味文中的真情实感,从而领悟到写出真情实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三)指导他们的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www.3edu.net)第一
第四课 《风筝》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2.理解本文的主旨。能力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2.
18 绿色蝈蝈 ○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 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
19 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③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 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
13山中访友(七年级上人教社教案) 13山中访友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
10《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10《论语》十则四川郫县周化琴教学目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成语、格言、警句。00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 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
语文版《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公开课教案 【总体构思】 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海伦以一个盲人的独特视角,通过触摸和感受,写出了人世间的美好生活,文章思维流畅,文字优美,表达清新自然。这是我们要在阅读时体会到的。因此拟用朗读——研读——创读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案例重庆市第二十四中学 许俊霞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难点:培养尊老爱
“高潮”中的遗憾
教学后记 许俊霞 在教学《散步》这篇文章时,围绕“亲情”,我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细读课文,感悟亲情;拓展阅读,品味亲情;七嘴八舌,谈论亲情;动情落笔,抒写亲情;言行一致,亲情行动。在最初的设计中,我计划用20分钟时间来完成其中的重点步骤:细读课文,感悟亲情。本以为应该能突出重点,但是由
页次:68/153 每页25 总数380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