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29课马教案设计(新课标) 《马》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中的马
七年级下第30课狼教案设计(新课标) 30狼 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生词。2.学习记叙的顺序和结构。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教学设想: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知识引路。教师要清醒地认识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到局部,从熟读到理解,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
语文第一册短文两篇教学辅导 1 短文两篇 课文说明《金黄的大斗笠》似一篇散文诗。它描绘一幅风雨图,图画中贮满生活的欢乐、纯真的童心。在这些描写中显示出姐姐和弟弟的手足之情。课文在描写风雨中把故事点出来,记人记事只是轻轻点染,让读者发挥联想,把故事连起来想。这篇作品写了三个风雨镜头。第一个:风小,雨
语文第一册背影教学辅导 2 背影 课文说明这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一直作为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它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这种亲子之爱,反映了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我觉得,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放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辅导 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文说明一、本书分作两部分,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中间有一个过渡段。对于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和谐统一的。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一种意
最后一课教学辅导 7 最后一课 课文说明一、《最后一课》的情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上学路上、最后一课、宣布下课。高尔基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人物形象逐渐完善。这篇课文的情节,也还有其他分法,比如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四部分;又如分为“上课前
我的老师教学辅导 8 我的老师 课文说明一、这篇文章系节选,原文有四千多字,写了三个教师。作者说过:该文“是《教师报》一个熟人热情索稿‘逼’出来的。然而,又不能说是‘逼’出来的,‘硬’写出来的。因为在动笔之前,我确实回到我的童年,或者说沉入到我的童年,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遨游。这样,童年时遇
济南的冬天教学辅导 12 济南的冬天 课文说明一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冬天多雾、热带日光的毒
《童趣》教学设计15 《童趣》教学设计 饶平县龙湾慈云中学 吴伟 一、教材分析: 《童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朗读时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
《金色花》教学设计13《金色花》教案 金塘中学 黄芬华一、 教学设想《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二、
我的老师(魏巍)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黑痣 磕头 褪色 焚烧 榆钱  2.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  劝慰 平生 依恋 纠纷 心清如水  3.了解记叙六要素:  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必须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素的交待有两种方式: ① 由作者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下列加粗的字的读音:  迹象 凝聚 遗憾 搀扶 筑巢 无垠 预兆 骚动 和蔼 覆盖 绚丽 毛坯   2.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  迹象 凝聚 遗憾 预兆 启蒙 无垠 琢磨 温存  二、能力目标  训练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词语,弄清一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掌握下列加点字的音、形:  3.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  际遇 莫名 稚气 尘缘 白驹过隙 蓦然 穹隆 不胜 恍悟 茫然若失   骤然 津津有味 不折不扣 迷离 徜徉 涉足 絮语 摒弃 犀利 一视同仁   谈笑风生 
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伦敦 宽敞 水藻 济南 贮蓄 镶 响晴 温晴 安适 秀气   绿萍 澄清 空灵 水墨画 蓝汪汪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响晴 唤醒 空灵 境界 慈善 贮蓄 狭窄 澄清 设若 宽敞 着落  二、能力目标  1.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
狼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缀  窘  苫蔽  弛  眈  瞑  隧  黠  2.掌握下列词语(实词)的意思:  止  从  缀  敌  顾  弛  径  黠  3.掌握下列一词多义现象: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  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下学期 短文两篇教学建议  主旨概述  《敬畏生命》一文通过写作者看到树本飘送种子的现象,受到震撼、折服,赞扬了那种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同时也告诉人们面对生活要勇于奋斗,重要的是奋斗的历程,而非最后的结果。  《热爱生命》一文通过写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告诉我们应当热爱生活,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更
紫藤萝瀑布教学建议  一、课文思想主旨  十年浩劫,给作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磨难,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在作者心情沉重不得排解的时候,作者在花前“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不由得停住”表现了作者被花吸引被花感动的心情。紫藤萝花也曾随人世变迁受苦受难,但是苦难过去,它马上
金盒子教案示例 1 教案重点:  1.学习“金线串珠”的写作手法。  2.品味质朴平淡而感情至深的语言。难点:  对文章的主题的深入理解  本文对骨肉亲情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写了兄妹情,又写了姐弟情,还写了父女、母女情;既写了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乐融融的亲情,又写了遭受巨大不幸时的悲痛。文章前半部分主要
皇帝的新装教案示例一  课题:皇帝的新装  重点  一 童话的想象和夸张  二 童话的朗读  难点   1. 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 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www.3edu.net)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
《伊索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l.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  赫 宙 庇 喇 囱 妒忌 矗 擂   2.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派头 凡人 较量 自吹自擂 不可一世 乏味   4.了解寓言、伊索和《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借比喻性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字词  (l)辨形注音 蔡桓公 腠理 骨髓 遂死  (2)辨析多音字   ③能指出通假字的意义  汤(同“烫”)熨 还(同“旋”)走 火齐(同“剂”)   2.了解结构基本相同句式的表达作用。   3.了解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蔡桓公病情的发展逐层
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教学目的1.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2.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重点: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难点: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www.3edu.net)一、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派遣(qian)狭隘(ai)满腔热忱(chen )拈轻怕重(ni
口技教案 口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文导入。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类的语音,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像人一样发出悦耳的音符。声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你带入变幻离奇的境界。口技表演就是这样一种艺术。让我们一起来看《口技》这篇课文。二、教师范读课文。三、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字,
散步教案     散步教学目的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难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意。 教学时间:二课时一、预习试朗读课文。二、导人《散步》这篇散文,通过祖孙三代人散步的过程,表现出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
狼教案示例一 狼 教案示例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诵文言课文。  2.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目标 3 5  教学
页次:58/153 每页25 总数380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