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格。3、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难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设计《陈太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 四则寓言有两则是选自《伊索寓言》,另外两则选自《韩非子》。前两则极具讽刺意味,作者已点明寓意: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狮子〉讽刺了战胜强大敌人却撞在蜘蛛网上的蚊子。〈智子疑邻〉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塞翁失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1教学目标 1.读、述课文,进而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和表达能力; 2.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领会童话的写作特点和深刻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敢于说真话的品格。教学过程(www.3edu.net)一.导入课文 由“大典——盛装”引出《皇帝的新装》,并简介作者、作品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12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2.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时间顺序3.掌握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体会准确平实的说明语言4.学习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重点:准确地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难点:理解课文最后的一句话的意思,培养探索科学的精
诵读品味《三峡》 领略壮美山水诵读品味《三峡》 领略壮美山水太原三十四中学校 郭景璋一.教材及学情的分析《三峡》是山水游记的杰作,郦道元用精妙纯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将长江三峡的壮丽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课文节选自《水经注· 江水》,编入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单元要求“注意了解古人写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10《女娲造人》教案西安市第五十中学 何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2.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3.让学生体验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快,感受创造的快乐,思索自身来源,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理解神话丰富奇特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13、生命 生命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2、在阅读课文时,能手脑并用,及时划出关键词语,理解课文“由事悟理”的写作思路。3、了解比较阅读的一般方法,在实践中体会“比较是最好的鉴赏”。4、因文悟道,引导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命,进而思考如何让自己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6天上的街市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导入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遐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朋友,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7教材分析:这两首诗都是郭沫若先生的早期诗作,当时他的作品常常借用神话传说,加以再创造,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作品中大胆的想像、奇特的构思,正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这两首诗歌都有这些特征:《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8教学设计(A)适当介绍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在诗歌艺术中的作用。诗人写天上美丽的街市,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写跤人泣珠的传说,目的是与现实中不自由、黑暗的生活对照,表现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应适当介绍写作背景。这两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9一、目标与要求 1.正确诵读这两首诗。 2.区分诗中写实的诗句和想象的诗句。 3.体会联想在诗中的作用。 4.理解作者思路,把握诗的大意。 二、教与导设计 ①学法指导 学习这两首诗,要了解作者郭沫若的相关情况,理清作者的思路,想一想:诗中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哪些是想象的诗句。诗人是怎样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 课《女娲造人》教学程序设计 ㈠ 教学目标 ⒈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⒉ 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⒊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㈡ 教学重点 ①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②对人
《女娲造人》简案及课后反思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悉课文,生动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发挥自己联想、想象力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运用联想、想象创编神话故事;进一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祖先大胆奇特的想象力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 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相关资料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5教学目的: 1. 理解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 2. 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4. 热爱生命和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 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 导入:神话动画片导入 二. 出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三. 作者
《邓稼先》课 时 计 划备课时间:( )周星期( )教出时间:( )周星期( ) 2005年 上 期 总第( )课时 计划 课时 第 课时课题: 邓稼先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乎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3.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
邓稼先课 时 计 划备课时间:( )周星期( )教出时间:( )周星期( ) 2005年 上 期 总第( )课时 计划 课时 第 课时课题: 邓稼先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乎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3.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设计者:黄海彬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3、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7看云识天气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2、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第一次真好》学习目标: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
《童趣》教学设计7学习目标 ①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反
《童趣》教学设计9[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2背诵、理解全文。 [过程与方法] 跟读,朗读,讨论,背诵,体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2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教学过程(www.3edu.net)] 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文言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3《人生寓言》教案 学习目标:1、 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2、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3、 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学习重点理解寓言的含义;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课前准备1、 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2、 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第一课时课文导入:人们的生命历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4《人生寓言》教学设计一、课题:人生寓言二、教学目的:1.体会寓言的寓意,学会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2.了解寓言的特点;3.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三、教学重点1.体会寓言的寓意,学会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2.了解寓言的特点。四、教学难点:1. 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五、课时:2课时。六、课型:综合新授课
《人生寓言》教学评点 《人生寓言》教学评点 从这一期起,本刊(《中学语文》)将新辟《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专栏,以反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这是本栏目所要探讨的全新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空喊“新”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