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在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
《马》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 2、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重视精彩句段积累、仿写。 3、 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反复朗读,积累优美词句,体会文章精彩之处。 2、 赏析精彩句段,培养多角度思维的习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采用“预习——发现问题
《马》教学设计4[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重点)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 [课时] 一课时 [设想] 自学为主,师辅导点拨 一、生自学 1、着重于生字词的注音及解释 先疏通课文,然后查词典 2、结合基础训练,拓展 3、试着做“研讨与练习” 二
《马》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语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5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2、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6一、导入 导入一: 有关南极的视频导入 师:这是南极,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4○课型:阅读、研讨课 ○学生现状:八个班的学生中,一部分原来第一层次班的同学基础较好,可能对教师所授内容接受快一些,但其余同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习困难。加上学生阅读的书籍不多,对《鲁宾孙漂流记》这部作品,同样没有多大了解,因此,此课设计为中等程度。如学校有条件,可用电脑播放电影
《荒岛余生》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学会通过细腻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 败。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2、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5一、教学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分析教材内容、特点,参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着重于: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坚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重点: 1.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鲁滨逊的内心活动。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阅读名著导读 P251—P261 教学设计:(导入)人,最大的困难,莫过于面临生死抉择。
《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学习重点: 《登上地球之巅》 1、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 《真正的英雄》 1、了解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巨大悲剧。 2、感知人类最为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认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丰富有关珠穆郎玛峰的有关知识 2. 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能力目标: 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德育目标: 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壮志豪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5《登上地球之颠》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运用多中人称,讲述中国登山队员的壮举。 主要教学步骤: 1 速读全文,要求学生读出情节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2 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读出层次 详略,注意体味文中的人物描写和景物烘托。 3 组织课堂讨论,议说“登上地球之颠”。 说读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6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中国申奥成功,足球圆梦,加入世贸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所有的华夏儿女无不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为自己的祖国的强盛感到骄傲,更对那些默默无闻为祖国做了贡献的人们产生由衷的敬意。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接触这样一批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登上地球之巅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7 23、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故事复述,合作探究,景物描写。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8《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福建省漳平市第二中学 苏文河(arsun)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4方案一 教学角度:通过声请并茂的朗读,使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主要教学步骤: 1教师激情导入,介绍“挑战者号”失事的相关资料,营造情景氛围。 2快速默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出层次,读出重点,并画出另自己最为感动的语句。 3 课堂合作朗读,在朗读中穿插讨论和点拨。 朗读训练实施过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5教学重难点: 1、加强朗读,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感情。 2、主动探究,演讲词的主题。 3、培养探索精神 背景资料: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挑战者”号的失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3、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 4、培养困境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地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7一、 导入1、文体介绍:演讲2、(多媒体显示)关于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一事,出示有关图片,以加强直观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二、 速读、感悟1、朗读,把握感情基调里根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 )和( )两个方面,从感情脉络看,前半部分主要抒发(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2.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感受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文精神。 。 (本文是篇演讲词,理清作者思路是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第一步。故设置第一个教学目标。本文语言丰富,感情强烈,可以运用朗读教学。通
《狼》教学设计630《狼》教案 重庆三中 冯菲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生词,积累文言词汇。2..朗诵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3.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教学设想: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
《邓稼先》教学设计7   邓稼先阿城舍利中学  张会福教学维度知 识 与 能 力: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过 程 与 方 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0音乐巨人贝多芬 一、 倾听音乐,激情导入 1、导语:同学们,你们觉得,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眼睛——因为要用眼睛来观察世界、调配色彩;对于一位歌唱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嗓子——因为要用嗓子唱出美妙的歌曲;那么,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因
19.观舞记观舞记安仁初中 章菊芳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2、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二)能力目标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三)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
页次:36/153 每页25 总数380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