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2.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掌握“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8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欣赏文章浩荡
第9课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9课 《土地的誓言》教案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PP软件、录音机等。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
第10课木兰诗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10课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 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 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
第11课邓稼先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11课 《邓稼先》教案 教学目标:1、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 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3、 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4、 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2、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教学目标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
第14课福楼拜家里的星期天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14课 《福楼拜家里的星期天》 教学目标一、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让学生默读揣摩,比较几个人物不同的写法。 二、让学生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例如行文顺序、材料剪裁、人物配置等,都可以从课文中得到启发。 三、课文词语丰富,让学生注意积累。教学重点 学
第14课福楼拜家里的星期天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14课 《福楼拜家里的星期天》 教学目标一、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让学生默读揣摩,比较几个人物不同的写法。 二、让学生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例如行文顺序、材料剪裁、人物配置等,都可以从课文中得到启发。 三、课文词语丰富,让学生注意积累。教学重点 学
第15课孙权劝学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15课《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文章的
第17课安塞腰鼓教案设计(新课标)
17安塞腰鼓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2、 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 学习本文由写实到写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
第18课竹影教案设计(新课标)
18.竹影教案一、课前五分钟演讲二、讲授课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你可要留下遗憾了,不过还好,有人画过,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教学目标设计:1、感悟本文从语言形式到表现内容上对舞蹈艺术优美生动的描写2、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文化3、收集古今诗中描写歌舞的精彩句子教学内容:本文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印度舞蹈艺术,反映了作者对舞蹈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在教学中
第20课口技教案设计(新课标)
20《口技》教案 教学目标: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二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三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四背诵课文教学设想:一 教学重点是教学目的一、二。二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艺术构思,
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新课标)
21.伟大的悲剧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设计(新课标)
22.荒岛余生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爱劳动的作风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
23.《登上地球之巅》 24.《真正的英雄》
23.《登上地球之巅》 24.《真正的英雄》 主要内容:《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学习重点:《登上地球之巅》1、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真正的英雄》1、了解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设计(新课标)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是一个神话故事。它讲得是上古时期,神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被太阳烤死的事情。古籍《山海经》对此有详尽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  这段记述是说
《白蝴蝶之恋》教案《白蝴蝶之恋》刘白羽深圳市宝安中学 金桂云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弱小生命的眷顾之情以及对白蝴蝶顽强、勇敢的生命意志的赞颂之情。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抒情味极浓的语言。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当代有一首非常美妙动听的小提琴协奏曲,外国人称为“蝴蝶的爱情”,
《白洋淀纪事》教案芦 花 荡——白洋淀纪事之一 一、导学定向 同学们,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这就是“荷花淀”派。这个流派作品的内容大都反映了我们河北白洋淀人民英
《宋定伯捉鬼》翻译《宋定伯捉鬼》翻译  正文: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  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
宋定伯捉鬼宋定伯捉鬼〖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借宋定伯捉鬼的有趣故事,宣传了鬼魁并不可怕,也反映出人民机智勇敢的主题思想。   2、积累并扩大理解一些文言词,培养翻译文言文的表达能力。〖难点、重点分析〗   1、宋定伯为什么能捉鬼?    分析:他不怕鬼,胆大;其次他善于消除鬼的怀疑,
凡卡2凡卡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凡卡凡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解题。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2.介绍本文的作家。本文的作者是契
凡卡凡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解题。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2.介绍本文的作家。本文的作者是契
页次:147/153 每页25 总数380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