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2)知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知道在高速运动中必须考虑质量随速度而变化.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理使用资料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简介了
物理教案-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叫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3、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平衡问题.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应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情感目
物理教案-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力臂的概念,  2、理解力矩的概念,并会计算力矩能力目标  1、通过示例,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典型例题 关于残缺圆盘重心的分析  例1 一个均匀圆盘,半径为
物理教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对多个具体运动的演示及分析,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合、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不互相影响.  2、利用矢量合成的原理,解决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具体情况,会用作图法、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位移、速度合成和分解的问题.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
物理教案-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3)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2、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  (1)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
物理教案-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理解加速度的定义,会用公式 解决有关问题,能区分 ,知道加速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 ).  3、知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初速度 方向
物理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并能用来解答有关的问题.能力目标  体会学习运动学知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物理教案-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  (2)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情感目标  善于
物理教案-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会用准确的文字叙述牛顿第三定律;  (3)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相互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均无关;  (4)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或分别作用在一个物体的两部分上.这两个力
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利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表述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养
物理教案-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2)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在惯性系中成立;  (3)知道什么是惯性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思想.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1)教材首先引入了《关于两种世界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理解加速度的定义,会用公式 解决有关问题,能区分 ,知道加速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 ).  3、知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速度—时间图像.  2、理解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力目标  进一步训练用图像法表示物理规律的能力.情感目标  渗透从简单问题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维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加速度概念及匀变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3)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2、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  理解位移—时间图像的含义,初步学会对图像的分析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思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
机械运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参考系,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决定.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  
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行星、恒星和星系等概念,知道宇宙的几个主要天体层次;能力目标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在这些星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等的运行;情感目标  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一种学说,引导学生去探索神秘的宇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对行星绕恒星的运动及卫星绕行星的运动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万有引力作为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使学生对人造卫星的发射、运行等状况有初步了解,使多数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较正确的图景; 能力目标  通过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  2、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天体的密度、天体的重力加速度、天体运行的速度等;  3、通过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能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解决天体问题的图景:卫星作圆周运
引力常量的测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及卫星问题.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风云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对此定律有初步理解;  2、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万有引力定律;  3、使学生能认识到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它存在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它作用力).能力目标
行星的运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物理学史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地心说(托勒密)和日心说(哥白尼)分别以不同的参照物观察天体运动的观点;通过学习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了解牛顿是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阅读使学生知道开普勒
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离心运动及其产生的原因.  2、知道离心现象的一些应用和可能带来的危害.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分析了离心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理解向心力公式,进一步明确匀速圆周运动的产生条件,掌握向心力公式的应用.能力目标  1、培养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  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激发学
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什么是向心加速度,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会解答有关问题.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观察实验的
页次:4/20 每页25 总数48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