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 “比热容”教学目标  a. 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  b. 知道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及其读法  c. 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d. 能用学的比热知识解释一些常见日常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比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热量”教学目标  a.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b.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c. 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热量的单位为焦耳  d.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教学目标  a.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实例  b. 知道可以用做功来度量内能的变化  c. 能用做功和内能的改变关系解释摩擦生热等与内能有关的常见物理现象  d. 知道内能与功的单
内能 “内能”教学目标  a. 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b. 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c. 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教学建议“内能”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先由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目标  a.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  b. 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知道
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教学目标1、 常识性了解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的知识.2、 知道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3、 知道水能和风能是清洁能源,在使用中的能量转化和我国使用能源的概况.4、通过本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教学目标1, 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2, 理解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3, 分析和解释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4、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5、能用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解释简单的现象.6、
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能力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守运用安全用电原则.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用对话的形式讲述“安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和电路分析,使学生理解家庭电路中总电流随家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2通过推导把实验结论从理论上加以验证.  3通过演示保险丝被烧断的实验,加深学生对保险丝作用的理解.
家庭电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  2.懂得火线、零线的概念.  3.理解保险丝的作用.  4. 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的接地.  5. 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能力目标  会解决有关家庭电路的简单问题.情感目标
电热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应用.  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及其构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电热的利与害,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
焦耳定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能力目标  知道科学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方法.情感目标  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
电功率的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2.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初步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
电流的磁场 (一)教学目的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2.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3.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二)教具 一根硬直导线,干电池2~4节,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重做第二节课本上的图11—7的演示
简单的磁现象 (一)教学目的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知道磁化现象。(二)教具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镍币,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等。(三)课前准备以上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在家里准备,上课前检查准备情况,学
实验 研究电磁铁 (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2.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二)实验器材螺线管,铁棒,几个小磁针,一个线圈匝数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三)课前准备检查学生使用的实验器材是否有损坏,将实验器材分小组放在盒子里,将小盒子放在学生的实验
电磁继电器 (一)教学目的知道电磁继电器、电话、电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知道话筒、听筒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二)教具多媒体课件《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挂图,小灯泡一只,两只1.5伏的干电池,学生电源一台,导线6根,开关两只,电话挂图一幅,电话实物一部,电铃一个。(三)教学过程一.诊断测
电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阻.  2.知道电阻的各种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四个因素.能力目标  1.能认识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2.能进行电阻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3.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电压表的使用.  2、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认真细致的实验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电压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和表示符号;  2、掌握电压表的量程、刻度方法、连接方法及调“零”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会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
电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特、千伏、毫伏及相互关系;  3、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想象、类比、推理能力,搜集信息能力.情感目标  1、体会类
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电流表.  2.研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总结, 培养学生分析
电流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表的符号和用途.  (2)知道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方法.  (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电学实验的初步技能.情感目标  养成科学的态度,体验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
电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电流的概念和单位,并能理解其物理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利用电流的效应的大小判断电流的强弱.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对比水流的大小来学习电流的大小,学生养成物理分析能力.
页次:11/23 每页25 总数56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