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目标  1.学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2.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习惯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做的第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目标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
电路和电路图 教学目标  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4.会画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是本节的重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物体导电性能是不相同的,建立导体绝缘体概念.   2.使学生能鉴别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并向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的教育.  3.在复习电流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导
电流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明确电流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引出电源的概念.  3.知道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知道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4.通
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4.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微观图景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的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4、培养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建议教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内能的实际利用,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情感目标  联系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系,感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建
热机的效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热机的效率  (2)了解提高效率的途径能力目标  用物理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感受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建立废物利用的观念.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从提出问题
电流的测量 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2、从常用电器的电流值感知电流的单位“安”。3、了解电流大小与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的关系。4、学会把电流表连入电路侧电流。5、学会电流表使用不同量程时的读数。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学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方法。难点:正确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知道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  (二)教具   压缩空气引火器,机械能转化热能演示器,无色玻璃瓶,橡胶瓶塞,打气筒等。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   提问(1)什么叫
《功的原理》 一、 知识教学点1、 知识功的原理二、 能力教学点1、 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2、 动手实验能力3、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 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勤奋学习的情感四、 重点及解决办法功的原理。通过学生分组实
温度计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教具  三个烧杯、冷水和热水、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温度计挂图。
质量 课题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是如何发生的,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2、 了解声音传播的速度,空气中20℃时的声速。3、 解回声的概念。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声音的发生、传播及速度。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及速度。教学方法谈话法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教学准备音叉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第四节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教学目的 1.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 2.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感线方向,导体的受力方向随着改变。 3.知道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道理。 4.知道通电导体和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消耗了电能,得到
欧姆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掌握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掌握用欧姆定律分析实际问题,解释实际问题。 4.学会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 5.进一步学会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6.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
《力 》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力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科学
液化 课题§4-6 液化授课日期 (知识·能力·德育)教学目标1、 德育目标: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大自然和物质运动形式多样化的认识 2、 知识目标:(1) 认识液化现象(2) 了解液化的方法(3) 知道液化放热 3、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第四册平面镜 四、平面镜集体备课组成员:仲沛东,葛志华,彭荣生,姜第林,梅震,王小林,蒋志娟,毕云水。教学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4.介绍我国古代的平面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面镜
第四册能源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常识性了解能量转化技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欲望.(二)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上几节课我们已经接触了能源这个大家族,并且了解的太阳能与
第四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讨论等了解当地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大量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初步认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具有节能意识、环保意识。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
第四册电流的测量 第二节 电流的测量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是电荷(定向)移动。2、从常用电器的电流值感知电流的单位“安”。3、了解电流大小与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的关系。4、学会把电流表连入电路侧电流。5、学会电流表使用不同量程时的读数。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学会使用电流表
第四册电功和电功率 课题:电功和电功率 课型:新授课设计:何芸芸编写时间:2003年12月5日执行时间:2003年12月8日教学目的:1、理解和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和单位;2、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其关系。3、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简单的电功率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2、额定
第三册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知道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  (二)教具   压缩空气引火器,机械能转化热能演示器,无色玻璃瓶,橡胶瓶塞,打气筒等。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   提问(1
页次:12/23 每页25 总数56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