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2.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能力目标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   1. 练习正确使用温度计;  2. 练习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学生参与的实验课,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使用
《浮力》说课稿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
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2、利用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教学重难点)  温度不变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时数)  1
第一章 长度的测量误差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第一章 长度的测量误差 山东省威海市国际中学庞绍君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
第四章 热现象 第一节 温度计(1课时)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第四章 热现象 第一节 温度计(1课时) 执教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国际中学庞绍君 教学 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3.知道摄氏温度。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
测量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有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老师讲课,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二、进行新课:1、声音的发生(1)演示课本图3-1, 引导学生观察音叉发生时叉股
力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第一节 什么是力(l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教具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这一章中要
《重力》探究式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题引入 确定问题 探究活动 展示结论 教学环节我们大家先一起来看一段太空船模拟舱的片段。播放课件(太空船中人漂浮) 而我们在地球上大家都是“脚踏实地”站得很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抛出去的
光的折射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重 点:
密 度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2、知道密度是物质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3、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概括、归纳物理概念的能力;重难点:1、理解密度的概念;2、密度单位的换算;教学过程
初 中 物 理 教 案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初 中 物 理 教 案陆川县文昌中学—苏赞课 题 什么是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温度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新和中学八年级物理教案课题§ 4.1 温 度执教郭敏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知道摄氏温度的定标规定,知道摄氏温度的表示和读法。3. 了解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及识别方法。4. 知道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正确使用、读数。重点1. 温度概念2. 液体温度计的正
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2课时)(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二)教具  学生实验,三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
升华和凝华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升华和凝华 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中学:刘新建 一、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我们的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
科学之旅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课题:引言 科学之旅—《探索物理》课时:1课时目的:(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通过观察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更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4)用STS的观点理解物理学的巨大作用;(5)初步掌握一点学习物理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掌握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1课时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课题: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课时:1课时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教学重点:1、2、3、教学难点:
第一节:自我介绍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课题:新学期开始导语课时:1课时目的:(1)分析物理科目的特点,总结历届同学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技巧。鼓励大家对于新的科目在继续发扬认真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物理学习兴趣,提高能力,尝试成功的喜悦。 (2)学习习惯及作业、实验要求。重点:鼓励大家培养学习物理的兴
质量 ——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案一、教材分析 1 、简介:本节为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教材通过滚摆和单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通过木球与弹簧片碰撞实验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也可以相互转化。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情况 。本节是“机械能”这一章的重点,也是学习其它
什么是力 ——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案课题
镜子 ——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案课 题 3.1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 2.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知道潜望镜、万花筒的光学原理技能目标 学会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重 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 点“像”的概念,区别实像和虚像 教学过程复习1. 光的直线传播2. 光的
密度 ——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案第三节 密度教学目标:1. 掌握密度的概念。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教学重点: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教学准备:天平砝码,木块2个,石块2个,量筒,水一、新课引入:自然界
重力 ——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案 《重力》教学设计 学科:物理 年级:九年级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题名称:§12.1重力 教材所在页:第42——46页一、 简介本节课的主题:重力是初三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
页次:25/34 每页25 总数83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