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一)教材:物理通报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试验本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折射现象,掌握折射规律. (2)使学生能作简单的折射光路图. 应达到的目标:①能说明什么是折射现象;②掌握折射时的规律;③能作出简单的折射光路图;④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斜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目标:1.知识和技能(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 观察实验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二)教具演示用器材:激光演示器、平面镜、插有大头针的硬纸条。学生实验用器材(2人一组):平面镜片、白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课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u 课型:新授课u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u 知识与技能1.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2.常识性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知道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
八年级物理上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教学设计课题: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课时:1课时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具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节是学生接触物理的第一节,它在教材中以及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能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到物理学的美,激发出学生学习物 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
摩擦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
惯性、惯性现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惯性现象,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2.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能力目标: 1.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情感目标: 通过惯性应用与防止的教
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
照相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照相机的原理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
球面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常识性了解凹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镜的焦点和凹镜的简单应用. 2.常识性了解凸镜能使光线发散和扩大视野,以及凸镜的简单应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球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
照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常识性了解照度的概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照度对视力影响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我们知道照明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学校、家庭学习环境照度达不到标准,危害学生眼睛健康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能叙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能举
透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4)知道如何利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各种透镜,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
幻灯机放大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
颜色之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了解透明体的颜色由它能通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体由于它们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不同,所以看上去有不同的颜色. 3.认识三原色,在此基础上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对立
质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质量的单位换算. 2.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以及天平的使用.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天平的构造,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并了解其作用,观察游码的初始位置,观察游码在标尺上任一位置所对应的质量数. 2.培养实验能
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会调节天平,会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正确地记录测量值. 2.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会正确地观察和读数.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天平的构造、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观察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以及盒内砝码组成) 对比观察
密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ㄌ跫拢治镏实拿芏仁且欢ǖ模?/P> 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1)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
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测定固体和液体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这是一个测定性实验,通过这一实验应使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根据给定的仪器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进行表格设计的能力以及分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
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明. 3.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培养学
力的测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 (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