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第二节 音调、响度和音色(1课时)第二节 音调、响度和音色(1课时)(一)教学目的!!1.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2.常识性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常识性了解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二)教具
物理教案-[电生磁]教学设计“电生磁”教学设计何芸芸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电流的磁效应②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③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2、过程与方法:①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②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物理教案-质量一、教材分析 1 、简介:本节为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教材通过滚摆和单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通过木球与弹簧片碰撞实验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也可以相互转化。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情况 。本节是“机械能”这一章的重点,也是学习其它形式能的起点。
物理教案-重力《重力》教学设计 学科:物理 年级:九年级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题名称:§12.1重力 教材所在页:第42——46页一、 简介本节课的主题:重力是初三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
物理教案-电功《电功》教案一、教学的目标 1. 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电流做功的形式及其实质。 (2)理解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 (3)知道电功的单位:焦耳、千瓦时、度。 (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及读数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
物理教案-温度计(教案)温度计(教案)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和测量范围以及常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常识性地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摄氏温度. 教学难点 体温计的构造及用法.
物理教案-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
物理教案-第一章 长度的测量误差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二)、思想目标: 初步了解观察演示实验的规律,通过简单的测量知识,对学生进
物理教案-测量教学过程(www.3edu.net)一、新课引入:我们有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老师讲课,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二、进行新课:1、声音的发生(1)演示课本图3-1, 引导学生观察音叉发生时叉
物理教案-密 度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2、知道密度是物质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3、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概括、归纳物理概念的能力;重难点:1、理解密度的概念;2、密度单位的换算;教学过程(www.3edu.net)
物理教案-光的折射教学内容:光的折射教学目的:1. 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 2. 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 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 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教学重点:1. 光的折射规律;2.
物理教案-光的反射第二节 光的反射目标:1.知识和技能(1) 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2.过程和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
物理教案-液化课时教案 学科:物理 年级: 授课人:课题§4-6 液化授课日期 (知识·能力·德育)教学目标1、 德育目标: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大自然和物质运动形式多样化的认识 2、 知识目标:(1) 认识液化现象(2) 了解液化的方法(3)
物理教案-水的三态变化灵武市中小学课时教案学科: 科学 教师: 年 月 日 星期 编号课题2、水的三态变化—汽化和液化课时:第2-3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 目标1、会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2、会描绘水沸腾曲线,会从水沸腾曲线确定水的沸点3、了解水汽化的两种方式 了解影响水蒸发的因素4、知道汽化和液化过程的能
物理教案-杠杆杠杆 教案示例 (一)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抽水机模型、切纸用小铡刀、剪刀。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
物理教案-电流的强弱教学课题电流的强弱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授课者: 编者:刘新建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l 会连接电流表,会读电流表上的读数。过程与方法l 通过灯泡的明亮程度,间接地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强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电流表的使用教学难点培养
物理教案-第六章 光的折射课题第六章 第一节 光的折射执教 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2. 知道光从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3. 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 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重点理解并掌握
物理教案-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望远镜和显微镜是透镜的重要应用,不需要学生对他们的原理了解很深入,重点在于能够动手制作望远镜和凸透镜,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1)课前调查。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望远镜、显微镜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2)课堂猜想,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在
物理教案-光学光的折射 教案之一()光的折射 教案之一 (南京四十六中学周永昌)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
物理教案-透镜课题:第一节 透镜 课时安排 一节 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4.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
物理教案-什么是力1.力的概念教学力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初中学生来说真正地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以及今后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1) 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首先力是由物体产生的
物理教案-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目标:1.知识和技能(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 观察
物理教案-压强第二节 压力和压强(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眼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医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二)教具 演示用:
物理教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1课时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2、通过
物理教案-第一节:自我介绍课题:新学期开始导语课时:1课时目的:(1)分析物理科目的特点,总结历届同学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技巧。鼓励大家对于新的科目在继续发扬认真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物理学习兴趣,提高能力,尝试成功的喜悦。 (2)学习习惯及作业、实验要求。重点:鼓励大家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