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吸水的部位及植物细胞的两种吸水方式。  2、使学生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  3、理解植物体的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等过程。  4、理解蒸腾作用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5、使学生了解合理灌溉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
植物的矿质营养 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糖类代谢的主要途径  2、使学生掌握蛋白质代谢的主要途径  3、使学生掌握脂类代谢的主要途径  4、使学生理解糖类、蛋白质、脂类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的特点  5、使学生理解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二、能力方面  
生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  3、使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4、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5、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  6、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两种生物界最重要的两种生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二、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2、使学生理解化能合成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二、能力方面  1、通过学生对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进行科学分类的能力  2、通过学生分析、比较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异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
植物的激素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植物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的现象;知道科学家研究认识生长素的过程;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通过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原理。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识记高等动物体内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理解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和神经系统对高等动物生命活动以及行为的调节机理;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深化学生对有关研究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第一节 藻类植物第一节 藻类植物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水绵及其它藻类植物,了解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了解常见藻类植物;了解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2.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水绵和其它藻类植物的方法,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比较它们与绿色开花植物的不同
第二节 苔藓植物第二节 苔藓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2.通过对葫芦藓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3.通过对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4.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三节 蕨类植物第三节 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蕨类植物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在经济上的意义。2.通过对铁线蕨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3.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4.通过了解蕨类植物的经济
第八章 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第八章 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2.通过本课的学习,及对问题的分析,培养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第四节 种子植物第四节 种子植物 一、裸子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2.通过对松树雌、雄球花;球果及叶片横切等的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3.在引导学生对松树的球花、球果与桃树的花、果实的比较
第二节 蘑菇第二节 蘑菇 教学目标 1.了解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观察蘑菇的形态、颜色,继续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概括真菌的主要特征,培养分析综合能力。3.通过了解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继续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
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 教学目标 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及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3.通过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
第一章 细菌第一章 细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观察细菌形态和对问题的分析、比较,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通过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继续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辩证
第六章第二节体内气体的交换2第六章第二节体内气体的交换 教案示例(二)教学目的1. 知识方面:(1)知道肺泡内和组织里气体交换的基本知识。(2)学会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3)知道煤气中毒及其预防方法。2. 能力方面:(1)通过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
第六章第二节体内气体的交换第六章第二节体内气体的交换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的:1. 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2. 掌握肺泡内的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基本知识。3. 了解煤气中毒及其预防。4. 学会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教学重点: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难点:气体交换的原理。教具准备:气体交换示意图
第五章第三节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 教案示例(二)第五章第三节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 教案示例(二)教学目标 掌握茎的输导功能:导管对水、无机盐的输导,筛管对有机物的输导。知道保护树皮的意义和茎的贮藏作用。通过探究茎通过哪部分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对实验设计思路
第五章第三节茎的输导作用和贮藏作用 教案示例(一)第五章第三节茎的输导作用和贮藏作用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分析理解茎具有输导作用;了解保护树皮的意义及茎具有贮藏有机物的作用。  2.通过设计茎的输导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及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
开花和传粉开花和传粉濮阳市第五中学 李艳红 教学目标1.了解开花的一般习性、影响开花的主要因素和传粉的两种方式,以及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结构特点和人工辅助受粉的意义。2.通过识别风媒花和虫媒花,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的能力。3.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茎的输导作用和贮藏作用茎的输导作用和贮藏作用 濮阳市第五中学 李艳红教学目标1.通过对演示实验分析理解茎具有输导作用;了解保护树皮的意义及茎具有贮藏有机物的作用。2.通过设计茎的输导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及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讨论“茎的输导作用”,引导学生懂得爱护树木、
营养物质的运输 茎是由芽发育的第五章 营养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茎是由芽发育的 濮阳市第五中学 李艳红教学目标1.了解芽的种类,理解叶芽的结构及叶芽发育。理解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叶芽的结构,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3.通过分析“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使学
第一节 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和方法第一节 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和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方法和意义。2.通过阅读和讨论,概括动物行为的概念和归纳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3.通过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讨论,对学生进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第三节 海洋鱼类第三节 海洋鱼类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的海洋鱼类,了解海洋鱼类保护的措施和意义,了解我国海洋鱼类的养殖和增殖。2.通过对我国海洋资源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海洋鱼类保护措施及意义的了解,继续培养学生的生态学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学生只有了解了鱼类资源的保护措施和意
第九章 两栖纲第九章 两栖纲 教学目标 1.理解青蛙与两栖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理解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及变温动物的概念;了解其它的两栖动物及两栖动物的起源,了解保护青蛙的意义。在了解其它两栖动物的基础上掌握两栖纲动物的主要特征。2.通过对青蛙的解剖,学会解剖青蛙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
页次:8/13 每页25 总数32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