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软体动物门第六章 软体动物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河蚌、蜗牛及乌贼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同时了解软体动物的经济意义。2.在观察各种软体动物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归纳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分析综合能力。3.通过了解河蚌等软体动物的形态结
第一节 蝗虫第一节 蝗虫 教学目标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理解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2.通过观察蝗虫身体结构与生理的小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3.通过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以及我国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树立生命科学价值观,另方面培养爱
第二节 蜜蜂第二节 蜜蜂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工蜂的形态结构和蜜蜂的群体生活及蜂群组织等方面的知识;理解蜜蜂的生殖发育过程;掌握昆虫纲的主要特征。2.通过与蝗虫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从而归纳出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了解养蜂的经济意义使我们认识科学
第三节 沼虾第三节 沼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沼虾形态结构的学习来了解甲壳纲动物的基本特征。2.通过比较沼虾和蟹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种的动物体上找到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分类关系。3.使学生了解虾和蟹等甲壳纲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动物资源,进一
第四节 其他节肢动物第四节 其他节肢动物 教学目标 1.了解园蛛和蜈蚣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了解蛛形纲和多足纲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初步学会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纲和门主要特征的归纳,培养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3.通过对节肢动物门的学
第六章第二节体内气体的交换2第六章第二节体内气体的交换 教案示例(二)教学目的1. 知识方面:(1)知道肺泡内和组织里气体交换的基本知识。(2)学会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3)知道煤气中毒及其预防方法。2. 能力方面:(1)通过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
第六章第二节体内气体的交换第六章第二节体内气体的交换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的:1. 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2. 掌握肺泡内的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基本知识。3. 了解煤气中毒及其预防。4. 学会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教学重点: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难点:气体交换的原理。教具准备:气体交换示意图
第六章第一节肺的通气 教案示例第六章第一节肺的通气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了解呼吸道的组或和功能,以及呼吸频率、肺活量和人工呼吸的内容。2.理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3.学会测定胸围差。教学重点:1. 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2. 呼吸运动的原理。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
第五章第三节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 教案示例第五章第三节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 教案示例教学目的:了解有关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阐明讲究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进行各种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案示例(二)第五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识记消化道的组成和消化酶的作用。 (2)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和保健,胃和肠的结构特点以及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3)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理解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案示例(一)第五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消化道的组成、阑尾炎和消化酶的作用。 2.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和保健,胃和肠的结构特点,以及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3.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被消化道吸收的
人的身体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说出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包括人体内的腔) 2、能在图中识别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区分其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 3、能说出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4、能识别不同组织形态结构特点,并能说出它们的分布及功能 5、能举例说出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八
皮肤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皮肤的结构、皮肤的再生和皮肤的卫生保健知识。 2、理解皮肤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皮肤结构的挂图及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讨论皮肤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并分析皮肤调节体温的示意图,培养学生观
骨 体验皮肤的温度觉 问题: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觉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觉? 实施方案: 材料:3个烧杯、适量的温度不同(冷、温、热)的水。 方法: ①用3个烧杯分别装上冷水
骨骼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胳结构名称。 2.解释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能力目标 1.通过对模型、挂图等各种直观教具的观察,及观察后的演讲,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习惯和表达能力。 2.通过归纳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情感
关节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说出关节的各结构名称及其作用。 2.知道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和有关脱臼及其急救的知识。能力目标 明确观察目的,有序地观察关节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
骨骼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说明骨骼肌收缩特性的知识结构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2.能说明人体运动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由骨、关节、肌肉共同完成的。 3.知道体育锻炼对骨胳肌的影响。能力目标 通过对骨胳肌的收缩特性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及对实验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血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说明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生理功能。 3.解释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4.说出什么叫贫血、发炎和血清 5.知道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
血管和心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通过对心脏的观察,使学生掌握心脏的位置和结构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知道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基本知识。 4.使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以及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有害影响。能力目标 1.
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复述血液循环的概念 2、通过录像、VCD的演示、老师的讲述,使学生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 4、通过观察出血状况的录像,使学生了解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血液
第二节 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第二节 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和意义。2.通过阅读和讨论,在学生了解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观察或实验方案,培养其实验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方面的知识,用于观察或实
第三节 动物的贮食行为和繁殖行为第三节 动物的贮食行为和繁殖行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的贮食行为和繁殖行为的概念和意义:2.通过阅读和讨论,在对动物贮食行为和繁殖行为的概念的了解的基础上,对第一、二节设计的观察或实验方案进一步进行修改,讨论实施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通过将所学的动物的贮食
第四节 动物的社群行为第四节 动物的社群行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的社群行为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动物群体的组织特点及其优越性,了解动物通讯的作用和动物“语言”的种类。2.在阅读、思考和小组讨论中,在了解动物群体的组织和通讯作用的基础上,概括出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通过从具体到抽象、从事实到概念的过
第五节 动物的节律行为第五节 动物的节律行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的节律行为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潮汐节律的概念及主要行为分类,理解生物钟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原因。2.通过对比动物的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潮汐节律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动物的节律行为的概念和生物钟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联想及推
第六节 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第六节 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特点,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了解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2.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的能力。3.通过帮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