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得到长足发展,但许多绿地形式单调、功能单一、维护投入大,而重景观、轻生态以及过分追求“一次成型”的状态也远未改变,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健康和服务功能。虽然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变,森林进城、生态优先,生态园林得到普遍倡导,认识到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不仅取决绿化的覆盖面积(覆盖率)和
加入WTO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商贸进出口、产业调整,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影响到市政园林的规划设计,并要求政府部门实行规范化管理与法制化建设。中国积极加入WTO,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也是寻求自身发展的机遇。 一、熟悉规则,把握行情 按我国学科专业分类标准,风景园林可划入城市规划这一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主要植树造林树种苗木的质量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包装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露地培育的苗木。 2 定义 2.1 苗木种类 指播种苗(包括芽苗移栽)、移植苗、扦插苗、埋根苗、嫁接苗。 2.2 一批苗木 同一种树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种子或种条,采取大致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并按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子库条件、包装材料、入库、库房管理、出库、运输等有关事项,并列入125个树种种子贮藏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林木种子经营和使用单位的林木种子贮藏。 2 引用标准 GB2772—81 林木种子检验方法 GB7908—87 林木种子 3 种子库 3.1 库房要牢固严实,隔热防潮,无洞无缝,能密闭,能通风。 3
近年来,生态一词经常在广告、宣传报道、谈话等各种场合出现。有人担心用得太滥。笔者却认为人人讲生态,这是大好事,是人们认识和社会意识的大进步。 当然,生态是什么?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教科书上对生态学下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包括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
[摘 要]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
1、引言 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园林设计的各项要求把握得恰到好处,体现出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及社会责任感。游人身在其中,深深地感受到环境的美好,心情舒畅。特别是看到世博园的部分设计及设计的论述,认为好的设
据2004年5月14日报道,美国波士顿市城市公园局和黑石公园已经联合起来,开始着手于一项在公园和步行道旁增加树木,以维持那里的景观的项目。 黑石公园赞助者们计划花费240,000美元在这一行动中,其中包括种植300余树木、灌木和各种植物,增加座椅和垃圾箱,并且雇佣人员在5年内对这些植物进行养护。 据Provid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主要造林树种种子质量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和国营林场、苗圃、林木良种繁育场、林木种子公司、科研单位、教学单位等集体及个人生产、经营的造林树种种子。 2 要求 2.1 “种子品质”标准。用于种子调运、入库贮藏。以发芽率或优良度、净度、含水量三项指标评定。 2.1.1 “种子品质”
通过对街区中茂密行道树对空气污染物扩散的利弊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CO为自然示踪气体,对西安市几个典型街道中的气态污染物浓度分布做了实测。 分别对街道的郁闭度,不同郁闭度和污染源强度时街道内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以及水平分布、绿化数量和树木郁闭度对街道空气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实测和分析,实测结果指
寸土寸金的现代都市究竟是种草好,还是种树适宜?东京、香港和墨西哥城用它们的经验做出了回答:种树为主兼种草,因地制宜最重要。这三个城市都有人口多、土地少的特点,但是当地的居民却能享受到触目可及的自然美景,这归功于它们各有一套在都市中营造绿洲的妙法—— 东京 楼顶种树添生机 天人合一是追求
沪上近百座公园实施免费开放,已成为市民享受绿色,锻炼休闲的最佳去处。与此同时,申城目前还需收费的二十四座特色公园均在每月十日免费向市民开放一天。这种做法引发了市民空前的游园热情,开放之日各家公园纷纷“爆棚”。 然而,由于部分市民素质不高,游人在尽兴之后却给公园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园内垃圾随地可见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伴随着人们居住观念和住房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现代居住文化产生新的追求。作为体现城市文明重要内容的现代居住文化,正在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近日于南京“名城会”举行的居住文化论坛上,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开发集
陈有民教授说,当前“景观”一词颇为时尚,但定义较暧昧,因而导致对园林建设事业的误解;在此愿提几点看法供参考。 1、景观是视觉感官的结果,不是实体。“景观”应是视觉感官对物体形貌反映的图象结果,它绝不是物体的本身。“导读”中将“景观”定义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将视觉感官对
一座城市与一个人一样,有特色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有知名度。 特色与这座城市的穷与富、经济的发达与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有许多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城市的特色却很出名。特色虽然不能直接创造财富,但却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而知名度就是商机,就能带来财富,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谓特色,就是与众不同
人类城市演进史表明,城市不只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上的一个单位,同时还是文化学上的一个单位。城市的人文特色是在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培育的基础上形成的。 建设城市不能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场”,因为城市本质上都是人文城市。城市经济增长也许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还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人文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坚持公平原则。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人与自然的公平主要表现为 依据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考量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需要,既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又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代际公平是生态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生态文明包含三个重要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坚持持续发展原则;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坚持公平原则;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坚持整体原则。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
这些年来,美化城市少不了雕塑进行点缀,这已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雕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随着城市建设提倡人性化的要求,环境的重要性更显突出。回首过去,不少雕塑,本身做得不错,但由于没能和环境融为一体,达不到美化城市的作用,这也是目前雕塑不能达到更高台阶的重要缘由之
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在西方,则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典型。前者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后者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伏尔泰说:“美往往是相对的。在日
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因此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是自然美与古典美高度的统一。从园林的建筑风格看,古典园林有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两大系统,规整园林和风景园林两种基本形式。古今中外,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使建筑具有自然风趣的环境艺术,它
北京的皇家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位置。北京自辽、金时期作为京都以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园林建设。 金代北京曾引西湖水(现在莲花池),营建了西苑、同乐园、太液池、南苑、广乐园、芳园、北苑等皇家园林,并修建离宫禁苑,其中最大的是万宁宫,即今天的北海公园地段。并在郊外建玉泉山芙蓉殿、香山行宫、樱
随着居住水平的日渐提高,一些京城人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私人庭院。但在私人庭院塑造方面,目前国内还是一个空白点,专业的庭院设计公司非常少,不少消费者只能从国外的景观塑造中寻找灵感和样板。据乾图室内环境设计公司设计总监谢杰介绍,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庭院景观设计,中式、日式、美式和德式的景观设计是目前最为
我国的园林建设已从城市园林发展到园林城市,并向大地景观的范畴进展。城市绿地率呈普遍增长之势,人居环境,特别是新居住小区中的自然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生态与景观融会一体,出现了许多生态健全、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空前的成就令人欣喜。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涌现一些问题。如何正视和解决则成为巩固成绩和持续发展的关
我的这篇论文主要想阐明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通过创建一种能够使局域环境质量改善的模式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国内和国际的大环境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作的一种产物。它们都在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但是我们越来越期望局域环境质量能够得到改善,这一点也正是我的论文所要阐述的。 几年以前,人们认为生活质量的改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