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它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国民经济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贸易规范的新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
中国的国有企业反正最后都得走上改制这条道,问题是如果主动选择改革,所花的代价相对要少,社会震荡也可避免,现在被动流夫只使少数人得利,必然会酿成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欠债还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但国有企业不遵守这一游戏规则,日积月累,不但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付出高昂代价,还给中国金融系统深种祸根。
从 1978 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79-97 年间, GDP 增长年均高达 9.8% ,为同期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对外贸易年均增长则为 15.8% ,内外贸占 GDP 的比重从 1978 年的 9.8% 提高到 1996 年的 35.2% 。从外贸依存度来说,到 90 年代初,在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大国中,中国已成为经
一. 中国经济的特点: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这就是所谓”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70年代,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工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90年
〈内容简介〉中国目前努力走向市场化,但在现实中我们仍将遇到一系列的挑战。好政府和有能力的政府确实很重要,但如果在经济方面仍习惯于一切都围绕政府转的话,则过去的低效错误有可能会重复,加快市场化的步伐其实就是要提高我们经济发展的效率。生产什么样的制度和如何生产,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的市
也许我们与欧美经济不在同一战壕,却注定在同一地球,置身此局中,中国经济正面临最严峻的外部压力,是覆巢无完卵,还是如不周山立? 上半年的中国经济,可谓逆风飞扬,在出口失色之际,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已悄然浮现,下半年中国经济也仍然将“微妙”地平稳,这恰是改革开放进行到尖锋时刻的恰当背景。
三、中国经济和新“三驾马车”:上坡或下坡?滑坡或爬坡? 在全球经济几近萧条时,中国经济能逆风飞扬吗?环视周边国家,其经济成长颇多沧桑,亚洲危机爆发时跌入深渊,却又随美国新经济的强劲而急剧反弹,其颠簸之剧烈如承冰火。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曾在外贸零增长和人民币不贬值的背景下创造了1998年的经济高速
定义问题 全球化一般被界定为市场与外部联系这一过程的加速和随之而来的民族经济融入到统一的规则中,在这里,国家受到限制,市场则不受限制。但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因为它没有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不是一个仅仅由特定的政府排除连续的障碍以达到各种跨国联系的量变过程。这是一个质变过程,民族经济的
摘要: 物流研究属于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分析,具有强烈的系统性特征、数量化特征及最优性特征。它们在物流合理化分析和系统相对有效性评价中更为突出。运筹学(OR)恰是以系统性、数量化及最优化为核心,因此,在物流合理化研究和系统相对有效性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物流系统具有某些特有的属性,故运筹学在其中的运用
三、社会博弈以及形式主义作为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最后阶段 70年代以前,在福利经济学与道德哲学两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阿马提雅·森(A.Sen)曾经说过:经济学“理性”的涵义有两种,其一是指个体追求某种工具价值的“最大化”,其二是指个体决策过程在逻辑上的无矛盾。在他之前对经济学“理性”做了更为现代
内容提要 加入WTO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关键一步,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进展。我国要迎接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有必要先从理论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比较优势。本文首先回顾了传统比较优势的理论,进而剖析了新贸易理论的形成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内涵可以从资源、外部经济及竞争优势三个层次
第一节 经济关系的分析以往的经济学对经济关系都做了分析,但分析的方式不同。有的把经济关系放在经济学科的前提假定中,如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以“经济人”作为其理论体系的前提假定,认为社会中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都是理智的自利者,由此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就是自愿互利的交换关系,人们从对自
本文要定义国有经济控制力,分析影响它的因素,以及它与政府经济职能实现之间的关系。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研究,就是要找到在给定经济和社会结构时,政府采用何种政策组合能最有效地实现其经济和社会目标。因此,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研究就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给定社会和经济结构,什么是政府不能采用的经济政策。  
西方主流白痴经济学理论源远流长,笔者尝试从中华文化的“整体协调”角度,并结合中国的经济现实来重新解读之。笔者所指称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不限于一个时代,包括被西方主流思想目为“极端和激进学派”之外的、一切曾经在西方占据过主流地位的经济理论样式,这些理论在本质上都是从“个人至上”的角度和不变的精英主义立场
1、房地产投资稳步上升,地域热点显现 发展经济理论告诉我们,资本积累,投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没有投资的稳步增长,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转变。对于中国一个人口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就尤为重要。近两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实现7.3%和8%的高增
提要:“利他主义”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对前两种利他行为,生物学和经济学已经给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但本文认为,要对“利他主义”作出全面说明仅仅满足于这点是不够的。本文提出了利他基因的“隐性遗传”和行为偏好的“广义效用”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对“纯粹利他”行为作出了
关键词:农业大省;就业不足;扩大就业;路径选择;城镇化战略;就业优先 中图分类号:F240 “积极扩大就业”以降低社会失业率,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十五”及今后一个时间农业大省扩大就业的路该怎样走?应如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把积极扩大就业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在
美国作为冷战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面对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化和严重化这一趋势,而作出的环境外交政策将会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1996年4月9日美国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在斯但福大学发表了题为《美国外交与2l世纪全球环境的挑战》的讲话。全面阐述环境与美国全球政策的关系,认为:“美国全球政策目标同美国如何
中文摘要: 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使得交易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借助电子方式联系,实现整个交易的电子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逐渐完善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电子商务应运而生。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并不断发展完善,将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形式,具其发展趋势表
前 言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蔬菜出口一枝独秀。2000年中国主要种植业出口总金额约62.02亿美元,蔬菜类出口总金额20.34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金额的1/3;种植业产品进出口总逆差10亿多美元,但蔬菜顺差达19.67亿美元,居出口农产品之首,占农林牧渔业顺差43.75亿美元的44.8%,蔬菜在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前 言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蔬菜出口一枝独秀。2000年中国主要种植业出口总金额约62.02亿美元,蔬菜类出口总金额20.34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金额的1/3;种植业产品进出口总逆差10亿多美元,但蔬菜顺差达19.67亿美元,居出口农产品之首,占农林牧渔业顺差43.75亿美元的44.8%,蔬菜在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发布时间: 2003-2-16 作者:秩名 以我国造船工业、汽车制造工业(着眼于作为耐用消费品的轿车生产)、飞机制造工业(着眼于作为运输工具的民航飞机工业)三大产业进行对比,有利于我们探讨在产业开放中产生产业发展风险的问题。 一,三大产业扩大开放的方式比较 1,造船工业的开放方式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中
1、公司简介.......................................... 3二、 胶卷市场概况.................................. 41、世界胶卷市场概况........................ 42、中国胶卷市场的概况.................................. 4第二部分、乐凯胶卷的市场环境分析.............................. 5胶卷市场分析..............
产业开放的基本内容为:⑴,将该产业的各种产品市场对外开放,允许外国同类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产生国际商品竞争。⑵,将该产业的各个企业产权市场对外开放,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在国内市场产生国际产权竞争。⑶,本国企业跨出国门到国外开展跨国经营,进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吸收资金与各生产要素,
表 1820和1992年世界10个主导经济 GDP(百万1990年美元) 占世界百分比(%) 人口(千人) 占世界份额(%) 1820 年 1.中国 199210 28.7 381000 35.5 2.印度 110982 16.0 209000 19.6 3.法国 37397 5.4 30698 2.9 4.英国 36164 5.2 21240 2.0 5.俄国 33779 4.9 45005 4.2 6.日本 21
页次:48/72 每页25 总数177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