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既不是所有制及产权的改革问题,也不是进一步促进国企破产的问题。而是必须以一切政策全面促进和提高社会就业,疏缓庞大过剩人口压力,刺激经济在低通货膨胀下恢复增长的势头,以遏制衰退恢复繁荣。其次是在保证国家主权、政治独立、经济繁荣的前提
信息不对称与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内容摘要:我国消费信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使得授信方无法全面、准确掌握信贷消费者的资信状况,不得不以繁琐的手续、严格的条件抬高消费信用门槛。欲降低这个门槛,为我国消费信贷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就要尽快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将信息不对称对消费信贷业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程
上市公司需要付出什么? ── 论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功能缺陷 一、证券市场上有免费午餐吗? 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1995年之前, 深沪两地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仅为310家, 证券化程度(上市公司股票市值/ 国内生产总值)为7.89%; 到1997年底上市公司数量已增加到745家, 总市值为17529亿元, 证券
证券业市场结构分析(B)目 录
第一节 市场结构概述
一、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框架和市场结构的含义
二、市场结构的主要研究范畴
三、研究证券业市场结构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 证券业集中度
―、证券公司发展回顾
二、集中度与证券业集中度
三、影响
第一节 市场结构概述
一、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框架和市场结构的含义
二、市场结构的主要研究范畴
三、研究证券业市场结构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 证券业集中度
―、证券公司发展回顾
二、集中度与证券业集中度
三、影响
跨入WTO之门 中国证券业路该怎么走摘要:加入WTO之后,中国证券市场将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新兴市场,并且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国际资本的流动、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在未来将对我国的证券市场、证券从业机构、证券监管、人民币及外汇管理体制带来巨
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展望(四)第四篇 投资策略和思路 一、新的投资思路和策略的形成
2002年将是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市场主体的运作取向市场化和透明化。如前所述,无论是监管者、投资主体还是中介机构,依靠过去的资源(权利)垄断性带来的垄断利润的做法已经被打破,市场主体已经被迫从粗放式经营开始
2002年将是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市场主体的运作取向市场化和透明化。如前所述,无论是监管者、投资主体还是中介机构,依靠过去的资源(权利)垄断性带来的垄断利润的做法已经被打破,市场主体已经被迫从粗放式经营开始
从会员制到公司制---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趋势摘要:世纪之交,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纷纷从传统的会员制组织转向公司制企业。证券交易所非互助化浪潮反映了技术发展和国际证券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同时也为加强交易所竞争力,巩固交易所在证券市场中的"轴心"地位奠定了基础。在我国经济即将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全球证券交易所
证券业市场结构分析(A)目 录
第一节 市场结构概述
一、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框架和市场结构的含义
二、市场结构的主要研究范畴
三、研究证券业市场结构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 证券业集中度
―、证券公司发展回顾
二、集中度与证券业集中度
三、影响
第一节 市场结构概述
一、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框架和市场结构的含义
二、市场结构的主要研究范畴
三、研究证券业市场结构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 证券业集中度
―、证券公司发展回顾
二、集中度与证券业集中度
三、影响
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展望(一)主要观点
●2001年是1990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的明显下降对我国出口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截止2001年三季度,尽管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出口降幅已明显趋缓,但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仍有回落的可能,失业率有所上升。国内外经济形势对我国的经
●2001年是1990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的明显下降对我国出口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截止2001年三季度,尽管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出口降幅已明显趋缓,但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仍有回落的可能,失业率有所上升。国内外经济形势对我国的经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实施QFII制度的冷思考摘要:QFII制度如果能顺利实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发展是有利的。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却对QFII制度的顺利实施构成了障碍。必须从改善资本市场制度和促进法制建设入手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为QFII制度的顺利实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QFII制
关键词:QFII制
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展望(二)第二篇 产业/行业经济
一、2001年产业/行业经济总结
(一)、各行业生产增长情况
2001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增长速度仍稳居各行业首位。但受国际信息产业明显回落的不利影响,进入下半年以后,增长速度有所降低。1-9月份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46亿元
一、2001年产业/行业经济总结
(一)、各行业生产增长情况
2001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增长速度仍稳居各行业首位。但受国际信息产业明显回落的不利影响,进入下半年以后,增长速度有所降低。1-9月份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46亿元
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制度分析一、问题的提出
证券市场效率,一直是证券市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金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金融经济理论中,关于证券市场效率问题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应首推E.F.Fama在1970年提出的“有效率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若证券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
证券市场效率,一直是证券市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金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金融经济理论中,关于证券市场效率问题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应首推E.F.Fama在1970年提出的“有效率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若证券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
储蓄存款分流与货币结构变动 该项研究得到中国体改基金会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的资助,许多观点是在与樊纲、余永定、米建国等教授的中形成的,在研究过程中还得到孙涛、罗振宇、李绍光、袁平等几位博士的大力帮助。 提要:近一时期以来,中央银行连续降息,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分流速度加快,但分流出来的资金未能如
《谈西部开发中的金融支持》加快开发西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引起了各级政府、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重视和兴趣。本文主要就金融如何支持西部开发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开发西部的战略原则 1、重点开发与综合统筹相结合。对于开发西部的战略安排,目前专家学者见仁见智,但一般都主张将重点放
金融、证券与投资的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股市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及相应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金融、证券、投资的研究
1984年12月,新中国第一只股票飞东股份开始发行,标志着尘封了几十年的股票投资禁区已经逐步解冻。当时,股市的部分人的心目中是“投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最初发行的时
关键词:金融、证券、投资的研究
1984年12月,新中国第一只股票飞东股份开始发行,标志着尘封了几十年的股票投资禁区已经逐步解冻。当时,股市的部分人的心目中是“投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最初发行的时
浅谈债转股的问题及对策(jrx1)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高负债及商业银行高不良资产问题日益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运行的“绊脚石”。为此,国家组建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实施债权转股权方案,以期提高国有企业整体效益,降低银行不良资产,即实现所谓的“双赢”效应。债转股的出台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摘 要:为了加快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在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外汇体制改革,并取得了圆满的效果。本文认为今后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将是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行比例结汇形式的意愿结汇制、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外汇市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业务获得迅速发展。2000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加1.33万亿,同比增长14.3%,其中消费贷款累计增加2592亿元,比1999年多增加1693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多增额的68%,在全年贷
负重前行的中国银行业――穆迪公司2002年中国银行业展望报告点评 基于中国银行体系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至关紧要的影响力,近期世界不少有影响的金融研究机构、评级机构不约而同地发表了对于中国银行体系的一系列研究报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如2002年12月高盛公司发布的对于中国银行业的预测、2002年10月里昂证券发
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 近年来,中国的国有企业严重亏损,债务/资产比高达80%以上,相应地,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越来越大,国有银行也进入了亏损的阶段。正因如此,国内外的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对中国改革与增长前景的怀疑不断加重:中国的银行坏债问题比东南亚各国更加严重,东南亚各国陷入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银企信用扭曲的根源与治理》本文旨在通过银行债权保护手段对企业偿债行为的影响,探讨目前我国银企信用扭曲的症结及其治理途径。 一、银行缺少强有力的债权保护手段是银企信用扭曲的主要原因 银企债务契约的存在,赋予银行对其资产的保护权:其一,在企业有偿债能力而不承认或不履行债务时,通过法律上的民事债权制度和民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rx3)内容提要
商业银行积极稳妥地发展中间业务,既是摆脱七次降息以来,存货利差日趋减小,利润趋微困境的需要,也是应对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冲击的理性选择。本文拟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其问题,揭示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
商业银行积极稳妥地发展中间业务,既是摆脱七次降息以来,存货利差日趋减小,利润趋微困境的需要,也是应对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冲击的理性选择。本文拟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其问题,揭示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问题研究内容提要: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改革应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具有一般企业的共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应以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重塑我国银行新格局的构想 摘要:本文本着整合国内银行资源,凝聚现有金融优势,共同应对国际竞争的原则,对当前我国的银行格局进行了分析,并从各金融主体的重新定位出发,提出了新形势下对我国银行格局的新构想。
一、当前我国银行体系的总体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发展很快
一、当前我国银行体系的总体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发展很快
上市公司重组研究引言
重组是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也有利于市场上优胜劣汰机制的健全。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重组股就是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一些新规定的出台,重组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新出台的核准制规定,企业在实施IPO发行上市以前,必须先注册成立后再由券商至少辅导一年,这无疑加
重组是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也有利于市场上优胜劣汰机制的健全。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重组股就是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一些新规定的出台,重组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新出台的核准制规定,企业在实施IPO发行上市以前,必须先注册成立后再由券商至少辅导一年,这无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