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改革以来的经济形势分析 印度经济改革至今已有十年,不仅扭转了当初经济几乎崩溃的局面,而且有几年还取得了较高的增长率。印度财政部长在公布2000~2001年度预算时称:“为了在10年内将贫穷的苦难从我们的国土上消除,我建议印度走上公正、持续、创造就业、年增长率7%~8%的增长道路。未来的10年将是印度发
俄罗斯外债:经济增长背景下的隐忧 俄罗斯外债形成于推行经济改革的苏联时期,恶化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在近两年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仍是挥之不去的隐忧。如何缓解外债压力,将经济增长和出口盈余带来的有限资金用于投资和建设,尽快走上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轨道,是俄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一般而言,外债作为资本原始积
俄罗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 俄罗斯经济改革和经济关系的调整尚在进行当中,因而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俄财政部主管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预算间关系司副司长拉夫罗夫等人(2001)认为,俄罗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不良状况已经严重阻碍俄经济改革进程。他们指出,现行的政府间财政关
试析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逻辑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实际上,作为一种客观趋势,早在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就已经出现了经
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存在着很多障碍。从国内来讲,有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从国际来讲,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贸易条件的恶化、发达国家设置的种种障碍也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政治障碍,包括政府稳定性、
美国经济尚无“大萧条”之虞 一、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表现远低于市场预期 7月底新公布的数据对2001年以来GDP表现作了全面修订,这些数据真实反映了近一年半来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脉络(表1)。首先,数据将2001年4个季度的GDP分别从1.3%,0.3%,-1.3%和1.7%调整为-0.6%,-1.6%,-0.3%和2.7%,其中第一到第三季度为连续
经济全球化下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条件是决定其经济安全的内在因素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国家安全的内涵出现了新的变化,国家经济利益和国家经济竞争力随即上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重大问题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理论界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对此本文不想一一加以评判,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甚至是模糊的认识进行一定意义的探讨,笔者认为是有必要的,因为
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约束条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要坚持科学的方法。同一研究对象因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思路,分析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概念系统,不同的假设系统也给理论留下不同的发展空间和方向。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也形成特定的约束条件。我们从“问题域”约束、“工具
北美的物流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北美的物流战略特点及其演化过程 供应链管理是北美的物流战略特点。供应链管理是指集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运输、信息及其他物流服务供应商为一体的管理——从产品的供应到最终消费,是物流管理的最高境界。其目标是使整个供应链从原料采购、加工生产、
赤字财政、巨额负债与拉美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 197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实施的“赤字财政—负债增长”战略使该地区的大部分国家比较轻松地避开了当时的世界经济衰退,该地区在1973~1980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5%,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水平。但是也正是赤字财政政策的实施导致了198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的普遍债务危
国外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政策及其启示中小企业融资具有其特殊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立法机关和政府都对中小企业融资给予特殊的支持,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组织支持、法律保证系统、财政支持系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法国、意大利中小企业发展与扶持措施考察2002年“十·一”前后,我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组团考察了法国、意大利中小企业发展与扶持措施。先后访问了法国的财政部、中小企业联合会(CGPME)、沙特尔市工商会、巴黎大区外贸局、中央银行和中小企业发展银行,意大利的中小企业联合会(CONFAPI)、拉齐奥大区中小企业
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苦恼富裕国家制造业下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毫不奇怪,跳出来声称要保护本国制造业的政客、工会和记者会发现他们有很多事可做。“制造业是特殊产业”的经济谬论销声匿迹多年后,制造业警钟再次敲响,而且响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美国的政客们争先恐后地冲出来加入到为制造业游说的活动中。在英国
澳大利亚管理基金及其利用前景 股票、证券、不动产和货币等四种投资方式在获得的收益上不尽相同,例如一笔1万澳元在十年内对不同资产投资的收益情况可见下表。 海外股票 本地成本 不动产 政府债券 国际债券 货币年均复合 16.1% 13.9% 12.5% 10.7% 10.5% 6.5%收益率1万澳
关于劳动价值论 一、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研究的背景 1.《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宏篇。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等论著中,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要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认真攻读《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 马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们进行分配领域改革的基本政策导向。毋庸置疑,20多年来中国改革在效率得到普遍重视与提高的同时,公平则日益成为被社会广泛关切的重大问题。贫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化、显性化与阶层化是无法回避的基本现实。因此,重新反思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特别是在
论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资本主义的转变资本主义的历史,从16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算起,至今已经历500年。资本主义与以前社会的最大不同之一,它不是固步自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是不断开拓、充满竞争的商品经济,因而是不断创新和变革的社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如果不使生
重新理解劳动价值论 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决定产品和收入的分配 在有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我们必须避开的第二大理论误区是: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看作是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为了给“按要素分配”的主张找理论根据,为个人获得非劳动收入辩护,而极力宣扬“资本、土地也参加生产、也创造价
经济转轨路径选择的初始条件约束所谓经济改革的初始条件是指改革前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条件的总和,虽不一定对改革有利,但它是改革的起点。初始条件对改革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制约性,因为发展的每一步选择都与过去的选择相联系,经济的发展、改革路径的选择与演变受过去的影响,同时它们也限制了当前改革路径的选择,
商业的分工效应及其在推进工业化中的作用 一、分工的收益和成本 由于人生时间和精力有限,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劳动技能。个人所学技能种数越多,他对每种技能的掌握程度越低;相反,个人所学技能种数越少,他对每种技能的掌握程度就越高。个人所学技能种数和他对技能掌握的程度成反比关系。这里的“学”可以是作为
对区域经济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近20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史研究异军突起,日益受到史学界的关注。特别是区域经济个案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于区域经济史理论规范的探索,还显得比较薄弱。本文拟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对区域经济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求教学术界。 一、研究内容 区域
16—17世纪英国商业资金的投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就是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因此考察商业资金的投向直接涉及资本主义起源问题。例如封建时期的中国,商业资金主要是投向农业,商人在发家致富后往往买田置地,影响了商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
20世纪初严复的经济思想1901年至1902年,严译《原富》由南洋公学译书院正式出版。书中穿插大量按语,广泛反映了严复的经济自由主义。几乎与此同时,严复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论文,针对清末社会的现实问题,提出见解和对策。如果说《原富》按语是在译书过程中有感而发,那么这些论文就是很有深度的专题研究。由于本人先前
韩国经济结构调整政策评价从韩国进行企业结构调整的全过程看,无论是企业兼并、产业互换,还是确立核心产业,实际上都明显带有政府强干预的特征。因为,政府预先就确定了汽车并入现代、电子归三星以及石油归LG等政府所圈定的构图之中。同时,如果五大企业集团在规定的期限内无法履行新签署的结构调整协议与财务结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