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积极”的路还要走多远 内容提要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抑制经济下滑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国家也已决定继续实行这一政策,以期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回升。但也有人提出,积极财政政策究竟应该是长期政策呢,还是短期政策?今年将是中央政府连续第三年大规模举债,我们的债务承受能力还
对优化我国现行税制一些问题的研究 1994年我国工商税制的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达到了“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的预期目标,为此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肯定。经过四年的运行实践,新税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也已越来越清晰,对此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也基本上没有异议,因而各种优化完
税务代理法律问题研究 税务代理是伴随着民事代理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89条关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委托税务代理人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在《税务代理试行办法》中对税务代理的概念表述为:“税务代理是税务
两种税务听证的四方面区别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听证有两种,其一为行政机关主动举行听证。如《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其二为行政机关
论我国税务代理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税务代理 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行税务代理制,实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税务咨询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代理办税,并使之成为税收征管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日本的税务代理制度已经实行了80多年,美
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马克思曾经指出:“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1]“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存在。官吏和僧侣、士兵和女舞蹈家、教师和警察、希腊式的博物馆和哥特式的尖塔、王室费用和官阶表,这一切童话般的存在物于胚胎时期就已安睡在一个共同的种子—捐税之中了。
浅谈税务救济程序中的复议前置程序 「摘要」本文从税务行政诉讼中复议前置程序的研究切入,阐述我国税务救济中纳税人权利的保护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税务救济程序的现状,对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中行政复议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比较法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日本和台湾地区复议前置程序的立法
影响我国税务行政复议救济公正的几个阻却 「摘要」作为WTO组织一成员,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的税收体制该如何重构?我们面临着选择。本文简析了当前我国税法体系下的税务行政复议中的“抽象行政复议”和行政复议的“双重前置”等问题;指出了税务行政复议部分缺陷;为降低纳税人购买救济产品
税收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我国刑法在全面总结惩治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基础上,吸收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有关内容,在第3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犯罪的第6节规定了危害税收征管罪,对原刑法规范
加强对税收收入的合法性分析 一、应当引入和强化对税收收入的“合法性分析” 现代国家都强调“税收法定”,法律因素直接影响着税收收入的形成。因此,引入和加强对税收收入的法律分析甚为必要。对于税收收入的法律分析可以体现为多方面,其中合法性分析是一个重要维度,它同税收收入的真实性、可持
树立“税收国家”的理念 我们国家目前应当树立“税收国家”的理念。 “税收国家”是指财政收入中主要依靠税收收入的国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分为所有者国家、税收国家和企业者国家。在所有者国家中,国家取得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国家所拥有的土地、财产及主要资源。在企业者国家中,国家取得
谈诚实信用在税收执法中的应用 「正文」 国家获取财政收入的途径很多,如增发货币、罚没财务、收取费用等,因上述方法存在固有的缺陷,因此,现代国家通常将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来源的最重要途径,从经济意义上讲,税收是实现现代国家职能,提高人民福利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国家和私人物质利益分配的
从税收法律关系的实质平等性看纳税人权利 「摘要」税收法律关系的实质平等性是基于法治理念、公共财政理念的现代租税理论的一部分,是确认纳税人权利内容,加强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法理基础。中国税收正经历着传统思想向现代思想的转变,纳税人权利的确认和保护需要更新观念和制度,以适应国家税收发展和
论程序法治与税收正义 一、税收正义与税收程序:概念诠释正义是政治文明与法律制度的最高理想和共遵价值理念,是判断一种法律制度是否具有正当根据的价值标准,“正义的许多原则——各得其所,黄金规则,绝对命令,公平原则,宽容要求,以及其他等等,被认为超越了一切历史经验”[1]。作为以税收负担
农村税费改革与税制现代化 摘 要:自从有了国家,便有税与费。我国古代社会以农立国,税(费)也就成了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政来源。“皇粮国税、天经地义”便成了中国千千万万农民身上的一道沉重枷锁。“苛捐杂费猛于虎”、农民不堪重负、身受其害。进入现代,由于历史条件和经济水平的限制,农业税曾一
税收法定原则比较研究——税收立宪的角度 「关键词」税收宪法;税收法定原则;税收立宪「正文」 税收是国家与人民分配关系的基本形式,关涉到国家与人民之最根本的财产利益与经济自由,不得不加以法律甚至是宪法的约束。税收法定原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之一,更是当代民主与法治在税收领域的
税及税法的正当性研究 「摘要」关于税及税法的正当性研究,学者们大都集中从宪法及相关法律中去解读,也就是从税收法定主义的角度上去分析。但笔者以为这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笔者提出了税及税法的形式正当性和实质正当性,形式正当性为:税收法定主义,由于我国的特殊性,笔者在对税收法定主义检讨的
试论我国分税制立法问题 构建科学、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立法(简称“分税制立法”)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虽已初显成效,并从整体上勾画出我国财政体制立法的基本框架,但尚未构建出形式完备、内容规范的分税制立法体系。为进一步
关于税法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税法学;体系「正文」 税法学在我国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开始被接受。但是税法学在我国毕竟进入法学教育才十余年,还很不规范,大多数学校法学专业还不是作为一门课程,仅仅是作为经济法学的一章简单介绍一下,税法应该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它在法学教育中的
论破产清算中的税收优先权 「摘要」破产清算中的税收优先权是指在债务人破产还债的情况下,国家作为税收债权的债权人享有就债务人的财产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偿的权利。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探讨了税收优先权的范围和法律地位及其与其他优先权的关系。最后结合我国法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了税收优先
公共化:公共财政的实质 对于公共财政一词,人们并不陌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围绕公共财政问题展开的讨论,到90年代初财政管理部门将其引入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税费制度改革的实践,再到90年代末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目标,以及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战
实行体制创新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大问题。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开始回升,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长6.5%,但是,这只是恢复性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还是缺乏后
利率市场化对证券市场有何影响 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向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就目前而言,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规范化,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股票、债券和其他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形成,是
农村税费改革应配套的十大改革措施 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但在试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乡镇财政收入减少,村级收入大幅下降,乡村工作运转困难;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有困难;税负欠公平,农民负担由地少的向
纳税检查后如何进行增值税账务处理 摘要:增值税的纳税企业在税收检查后,必须按税务部门的意见进行及时正确地账务调整,否则将会出现明补暗退、前补后退或重复退税、重复收税的情况,财会人员对查补税款应严格按照有关税收法规的规定,在增值税查补之后及时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