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税法的概念与性质 一、国际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国际税法(International Tax Law)是一门年轻的法学学科,其基本范畴与基本理论尚处在形成时期,关于国际税法的一系列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如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概念、性质、基本原则、体系与地位等等,学界尚未取得一致观点。我们本着“
第二节 国际税法的宗旨与作用 一、国际税法的宗旨 国际税法的宗旨,是国际税法的目的论范畴或价值论范畴,是国际税法所促进的价值与所要实现的目标,研究国际税法宗旨对于建立完整的国际税法范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于国际税法的宗旨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需要
第三节 国际税法的地位与体系 一、国际税法的地位 国际税法的地位,是指国际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以及国际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如何。国际税法的地位是一个关涉到国际税法的独立性以及重要性的重要范畴,它与国际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体系、渊源等基本范畴都有密切的联系。
第四节 国际税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简称法源,在中外法学著作中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法的历史渊源、思想理论渊源、文献渊源、效力渊源、成立渊源、法定渊源等等。著名法理学家凯尔森在其名著《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就认为,法律的渊源是一个比喻性并且极端模糊不明的说法,它不仅被用来指创造法律的方
第五节 国际税收法律关系 国际税收法律关系(Legal Relation of International Tax Law)是国际税法在调整涉外税收征纳关系和国际税收分配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国际税收法律关系是国际税法学的基本范畴,可以为国际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框架,以它为参照系可以把国际税法的
通货膨胀的防治与税收法律制度 通货膨胀虽然从表面上看不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的主要问题,但其潜在的可能性仍然十分巨大。税收行为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正确、适当的税收调控能够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科学、完备的税收法律制度将税收行为纳入良性秩序,它鼓励与客观经济规律相切合的
实行单一税收管辖权的理论依据 在国际所得税法领域,现行多种税收管辖权并存的作法有诸多缺陷,实行单一的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本章将对实行单一税收管辖权的相关问题予以论述。 第一节 实行单一税收管辖权的理论依据 一、两种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 目前,在所得税
浅议地方财政风险的防范 「摘要」地方政府财政担负着为本行政区内居民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责任,一旦运行不好,极易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本文通过对地方财政风险简要分析,试图提出一些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 成因 防范对策 「正文」 一、地方财政风险的概念与
财政风险的财税法控制 「关键词」财政风险 法律控制 「正文」 一、财政风险概述: 财政风险是指财政面临支付危机的可能性,集中表现为赤字和债务的膨胀,当这种膨胀超过一国经济和社会承受力时,将演变成财政危机,引发一国经济、政治的全面危机和社会动荡。如立足于社会各个领域的风险都会转
预算法制度改革 「关键词」预算法 改革 「正文」 1995年1月1日,我国预算法正式颁布实施。由于当时正是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很多规定都很难具体化,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残留。几年来,在执行《预算法》制度改革的过程当中我国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一、预算法概念 预
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征营业税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正文」 根据举报,某县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对县公证处有关收费情况开展稽查,发现2002年至2004年,该公证处收取的合计51.39万元的公证费,没有依法申报缴纳税费,共少缴营业税2.57万元,各种附加税费0.23万元。对公证处这种行为,税务机关除依法追缴税款和
中国国债规模:现状、趋势及对策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自1981年我国发行国债以来,国债规模日趋增大。它的变化出现了3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认为“九五”时期国债的理论规模保持在2200亿元到2800亿元是可行的。文章在对中国国债规模进行分析以后得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从财政收支角度看,我国的财政债务规模已明显
有关税收理论问题的论点简介一、几个重大税收政策问题: (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税收政策。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必须既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也要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对现有不够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涉及到一系列的税
我国中长期国债政策研究国债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财政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调节资源配置、经济利益及其整个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之一。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就国债政策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供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参考。 一、我国中长期国债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
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债政策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截至1997年年底,我国共发行国债9057.81亿元,累计还本付息额5128.94亿元。国债的恢复发行,不仅有力地弥补了我国财政收入的不足,促进了我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满足了全社会不同投资者的多种需要,同时对于推动我国债券市场乃至
论地方公债发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债券市场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司空见怪的事,如美国的州和日本的府甚至县都能以自己的名义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在我国,虽然理论界曾对地方政府可否发行债券进行过探讨,但现行预算法明确规定,不允许地方政府以自身名义发行债券筹资。可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
关于公共财政的理论观点综述近年来,“公共财政”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所关注的问题。尤其在财政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公共财政”的讨论。现将一些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公共财政”的不同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 社会主义国家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决定着国家财政的构成及其职能。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
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改章程的讨论一、导言 亚洲危机之爆发,固然促使人们反思亚洲国家内部的体制问题,但同时也引发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新一轮论争。这并不难理解。此次亚洲危机的起因与1994年的墨西哥危机不同,也异于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如果说,墨西哥和欧洲的危机主要来自政府宏观政
风险投资体系的双重代理与财务目标趋同效应[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投资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风险投资体系中的双重代理关系,探讨投资者、风险资本家与创业者之间财务目标的协调方法,研究西方风险投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风险投资;代理;财务目标 风险投资体系
新世纪投资战略问题研究摘 要:面对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培育和不断壮大投资形成能力无疑具有突出的意义。在未来的投资战略设计中必须妥善解决以下两大问题:投资形成总水平的合理确定;投资形成的结构优化。科学地制定空间投资战略,其前提是明确这一战略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投资的空间结构。关于产业投资战略需要
国有资产在流动中升值一家处于亏损境地的国有小企业在被兼并的第二年即创造利润1400万元,上缴税收400多万元,由社会的“包袱”一下子成为“香饽饽”。是兼并方的“恩赐”?是自身的“卧薪尝胆”?还是政府的“特殊照顾”?上海浦东新区印刷厂被兼并一年多来运作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一、兼并的背景 1、被兼并方
投资决策理论中的会计信息需求70年代以来,会计研究表明,“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信息作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说,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是财务会计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汤云为、陆建桥,1997);在一个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是企业外部筹资的主要来源,并且当他们发现管理人员业绩不佳时
价格形成与利润预期或许是出于职业习惯的力量,或许是出于每一位被征询意见的要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可以控制全局--都具有的从容美德,德·诺尔普瓦先生(M.de Norpois)向后靠在椅背上,任由谈话者处于紧张局促的状态之中。或许也是为了显示自己头颅的突出优点(尽管长了络腮胡,他仍自认为是属于希腊人的),当聆
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及其发展趋势回首20世纪,从中外财务管理的发展史中,可以总结出一条基本规律:财务管理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来自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展望21世纪,对于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的认识,同样离不开对当前与今后一段时间内企业所处的环境分析。一、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及其对财务管理的挑战 对于
EVA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摘要]EVA财务管理系统是由美国纽约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 & CO.)所提出的一种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它的目的在于使公司管理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行为准则。本文对EVA的理论渊源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EVA指标对GAAP的相应调整、EVA标准的制订及与EVA相关的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