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一、 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金融抑制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企业谨慎运作,控制经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一、居安思危 中国加入WTO之后有没有潜在的危机呢?当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如果中国经济遭遇挫折的话,最大可能莫过于金融危机。 在20世纪后期,在日本经济高速起飞之后,四小龙(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很快甩掉了穷困的帽子。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的崛起更使人们对亚洲经济充
银行存差与融资渠道障碍如同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必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资金短缺的状况。可是,在中国金融机构中却出现了很反常的现象:自从1998年以来,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大大超过了各项贷款的数量,有钱贷不出去,存差
发展民间金融推动金融改革 最近几年,在深化体制改革、保持经济增长、克服通货紧缩的过程中,人们的眼光已越来越多地转向了民间投资,扩大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发展民间金融的问题也日益提上了政策研讨的日程;而加入WTO、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前景也引起了人们关于如何“对内开放”问题的讨论
加入WTO 后的金融市场国际化与金融风险表现 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过去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突飞猛进,急速发展。可兑换货币间的外汇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张,到1998年4月底,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持续上升到1.49万亿美元,比1986年上升了8倍,数额相当于所有国家外汇储备的87.4%。在1984到1998的十五年间,国
入世对中国金融的挑战 ——中国入世研究系列之七 (一) 误判对误判 在中国申请加入WTO过程中,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贸易问题上。中国代表龙永图,石广生,吴仪等人都是经贸方面的专家。在每一个贸易关税细节上,他们和美国贸易代表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反复谈判,确实维护了中国人民的
金融资本全球化是否历史发展的必然[上] 作者: 吴念鲁,男,1936年10月生,重庆市人。现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生导师。 鄂志寰,女,1966年3月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现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1997级博士生。 地址:北京
金融体系稳定的逻辑 新千年临近之际,似乎大家都是应该准备乐一乐的时候,生活在台湾的一些人可能乐不起来。台湾最近有两大"不安":第一大"不安"是台湾政局动荡,尤其是在"立法委员"有关是否存在台湾版"莱温斯基事件"提出质询之后,情况更是如此;第二大"不安"是大名鼎鼎的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在大庭广众之下揭了台湾
现代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其运作发展趋势在传统的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被视为是进行资金融通的组织和机构;但是,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现代金融理论则强调,金融机构就是生产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分担风险同时能够有效管理自身风险以获利的机构,金融机构盈利的来源就是承担风险的风险溢价。因此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全面实行了计划体制,金融业也不例外.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金融机构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既充当中央银行,又是唯一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渐渐恢复,还开设了一些新的金
对冲基金、金融市场与民族国家关于1997年以来的东亚金融危机,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不少包含了很强的感情色彩,例如“阴谋论”的指责,或者“全球化”的渲染。本文的目的,只是想回到经济学的基本传统中去,用朴素的、古典的经济学方法去分析这一事件。这意味着,第一,本文认为这一事件中的所有当事人都不过是为了
加入WTO与中国金融开放(下) 三、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 (一)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与现状 1992年美国国际集团首家获准在华营业以来,外资保险公司一般以每年一至两家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至2000年底,已有9家外资保险公司和11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获准在中国经营保险业务。众多的外资保险公司正在中国潜在
加入WTO与中国金融开放(中)(二)把握金融开放的主动权 WTO协议外在地规定了我国金融业开放的速度和深度,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开放方面就别无选择。除了下文分析的合理保护外,更关键的是要正确引导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为我所用,以最大限度享受开放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现代金融危机的来龙与去脉 亚洲金融风暴已经逐步扩散全球。继俄罗斯之后,拉美的巴西正处于惊涛骇浪之中。对冲基金LTCM在美国政府牵头拯救下才免于破产,暂时避免了在发达国家即时爆发金融危机。8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金融危机日益繁密,而且日益严重。在发达国家,80年代美国用于拯救存贷银行的钱是GDP(国
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一、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根源在于金融经济的过度扩张。 金融经济的过度扩张是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 自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20多年里,金融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目前,它的规模
论美国金融霸权〖本文摘要〗:进入90年代,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和科技实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金融霸权地位,通过国际组织强行推行金融自由化,利用其货币的国际特权、国际投机资本和攻击性的金融投机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侵略和剥削,并成为近来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对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既不是所有制及产权的改革问题,也不是进一步促进国企破产的问题。而是必须以一切政策全面促进和提高社会就业,疏缓庞大过剩人口压力,刺激经济在低通货膨胀下恢复增长的势头,以遏制衰退恢复繁荣。其次是在保证国家主权、政治独立、经济繁荣的前提下
股市错误观点及暴跌原因分析股市错误观点及暴跌原因分析 摘要] 今年我国股市自七月份开始下跌,最低跌到1500点,跌幅达30%多,下跌幅度之大,确为近几年所罕见。如此暴跌,引来许多业内人士撰文分析此番下跌的缘由。我认为其中许多观点是错误的,赢利盘太多且赢利丰厚才是这次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 一、
国际金融市场的非均衡性与金融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我国金融走向国际市场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要开放,资本项目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也必然要开放。国际金融市场不是风平浪静的,时刻有可能出现金融风暴。对此,我们不应退却或裹足不前,而应未雨绸缪。本文在此对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如何给
中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环境因素分析摘 要:中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在现有制度环境下植入成熟教师市场体系的聘任制,受到环境因素的诸多制约。本文分别考察了教师市场环境、国内经济环境、高等教育环境、校内行政改革环境和其他高校聘任制改革环境对聘任制改革的影响。从而发现现有改革思路对青年教师的福利有负面影
加入WTO与中国金融开放 (上)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始于1978年以后。中国金融开放,在地域分布上,基本上是沿着先经济特区,再到沿海开放城市、然后逐步向内地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辐射的路径行进的;在外资金融机构类型的引进上,基本上是按照先银行,后保险和证券的顺序有序开放的;在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内容和范
SARS引发的对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SARS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倍受关注,国内外众多的相关机构都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从不同的角度对今明两年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这些研究成果对适时进行宏观调控有积极作用。应该注意到SARS像一面镜子,它能照出我们发展中应重视的问题,SARS又是试金石,它对我们的经济工作进行检验和评
能够“水晶观鱼”,又何必“雾里看花”?一、股票市场的作用及其存在基础作为企业,上市发行股票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融资。基于股票市场是公众市场,因而,上市公司为此一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或对价)。这就是必须严格遵循公众性融资市场的游戏规则,即必须将公司经营中的所有信息真实地、客观、毫无保留地告知本公司的
国信用经济发展的障碍及其后果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江泽民同志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种无
国有股减持七类方案评析自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股减持政策措施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受到中国证券市场极大关注,屡屡成为引发股市大起大落的缘由,而设计切实可行的减持方法已成为管理层思虑、理论界研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对此,有关部门先后两次出台试点方案,进行了积极探索;社会各界更提出了大量政策建议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