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世”进程及相关问题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这些专门性国际经济组织,对推动转轨国家的经济转轨进程,推进它们的金融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促进其资金、技术、人员等的更加自由流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俄罗斯已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员国,但
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与印度经济间的竞争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和印度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两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但双边贸易额很小。影响贸易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关系、文化因素等,但最
巴西的信息产业政策初探20世纪70年代以前,巴西几乎没有明确而独立的高科技政策,对高新科学技术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70年代初,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刺激经济的增长,巴西提出了“防守国家主义”(defensive nationalism)(注:Peter B.Evans,Claudio R.Frischtak,Paulo Bastos Tigre
国际贸易理论在中国现阶段的适用性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的新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建议——战略性贸易政策,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部分学者提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已经过时,应紧跟国际潮流,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来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还是应该以比较优势理论为
外贸乘数法的扩展与中国贸易收支的实证分析 一、理论回顾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传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凯恩斯主义者哈伯格(A.C.Harburger)和蒙特格勒(L.A.Metgerler)将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运用和发展,主要阐述了贸易收支与收入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中国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效保护分析 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已与世界贸易组织(WTO)各成员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中国正式成为WTO的一员。按照WTO的要求,我国将进行一系列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改革,削减关税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义务,关税的削减也必将对中国经济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评价中国在加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产权问题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对外贸易领域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如逐步加大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力度,不断放松贸易管制,赋予各类企业进出口经营自主权,大幅度降低关税及削减非关税壁垒等)措施确实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如果站在全球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对外贸
电信资费改革存在问题及“入世”的政策取向内容提要:电信资费改革是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改革直接影响着电信体制改革的进程,特别是“入世”后我国电信业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我国电信资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电信资费改革,尤其是“入世”后电信资费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电信资
日本“入关”对其经济的影响 日本政府的宏观调控日本经济以1960年6月发表的《 贸易外汇自由化计划大纲》为契机,开始走向真正含义的经济 开放体制。该《大纲》包括自由化基本方针、贸易商品种类自 由化计划和外汇自由化计划。“贸易立国”的大战略开始,无 论是加入关贸总协定之前“倾斜生产方式”的实施和保证
WTO悬念:关税下调价格回升 从我国为加入WTO承诺市场开放的内容看,引人注目的是关税的大幅度调低。如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在2004年以前降到17%,对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关税降至14.5%;工业平均关税要降至9. 4%(1997年为27.6%),优先项目降至7. 1 %,并要在2005年之前完成调整,如此大幅度的关税下调,会对我国
国外对华反倾销发展态势及应对措施倾销本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在客观上都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威胁。因此,WTO及其前身GATT都制定并完善反倾销协议,各国也制定自己的反倾销法规,对倾销行为进行打击,以维护公平贸易秩序。但由于反倾销协议本身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使许多国家以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
论绿色贸易与多边贸易规则 在近年的国际贸易实践中发达国家利用绿色贸易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对南北贸易关系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WTO新一轮谈判的议程上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规范绿色贸易的规则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何谓“绿色贸易”?“绿色贸易”对多边贸易规则会产生何种影响?如
APEC与WTO框架下的中美经贸关系美国是APEC和WTO的主要创始成员国,中国直到1991年才被APEC接纳,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目前,两国同为两大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在国际经济事务的处理上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然而,在这两种制度框架下,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如何发展本身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发展动
积极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现状 1.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类型和方式 (1)跨国公司并购我国非上市企业。这种类型起初主要是通过协议购买产权的形式,并购、改造国内非公司型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随着并购的发展,跨国公司也开始并购国内非上市的公司型企业,如定向募集股份公司,或通过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并购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世界投资报告》称,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在华投资,中国正在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采购基地和研发基地。这表明众多跨国公司都认识到,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后一块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作为跨国公司,如果没有坚定的中国战略,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分析 加工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现已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文献已对加工贸易的兴起以及在我国开放经济中的作用做了细致地分析。但是,由于加工贸易本身的特性,以及在我国发展过程所显现出来的不足,诸如,与国
中国外贸政策演变的效果及其产生机制研究 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式 1.单纯保护转变为“奖出限入”保护 改革前,中国寻求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方针。同时受“外围-中心”理论的影响,中国把国际分工看作是强国控制弱国的工具,因而对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实行改革开放后,人
试论外资并购审批制度的重构 一、现有外资并购审批制度的评析及革新原则的确立 我国迄今为止尚无一部专门针对外资并购审批制度的立法,目前外资并购的审批工作主要参照现行外资审批制度执行。而现行外资审批制度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1)审批程序严格,无自动审批规定,所有外资项目都必须经过外资主管机
变国家优势为企业优势一、一种需要引起注意的现象: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乖离倾向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随着世界经济资本大规模地跨国界流动,企业的发展正在打破国家的界限,作为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国际间国家竞争力的进出口贸易指标已经不能够真正反映一国的企业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国家竞争力概念
一体化对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体化改变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格局,同时,从多方面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管理贸易理论等的提出都与之密切相关。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扩大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就是最典型的例
国际贸易新理论中政府作用的定位 一、引言 有关政府在一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定位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中颇具争议的问题。重商主义认为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严格管制,主张政府实行奖出限入政策。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则认为政府不应该干预对外贸易,主张通过自由贸易来增进各国的福利。这种自由贸易观点后
WTO新的多边贸易谈判的矛盾及前景 一 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顺应了世界经济和国际经贸合作发展的要求,国际贸易自由化潮流在曲折中不断向前推进。尤其是从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日益高涨,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进一步全面加强,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大特征。纵观当代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它始终
中国加入WTO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评估与分析 一、导言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WTO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将服务贸易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体现了它在国际经济中规模巨大和日益重要的商业意义。由于大部分服务贸易与国内经济紧密相联,因此GATS将对WTO成员的
全球化与中美关系战略基础的重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生产社会化进程得以提升,使得经济发展突破国家地缘的范畴,逐步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特别是在世纪之交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从而对每一个国家的利益都产生了或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
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出现及扩张动因 大多数跨国公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尚不足一个世纪。然而在这一相对短暂的时期内,公司国际扩张的动因和国外活动的性质已经经历了较大的变化。近来较为重要的趋势之一就是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出现及发展。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是在70年代以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