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路越走越宽我是一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兼任辛寨子镇音乐学科兼职教研员。2002年9月开始课改实验以后,我深深地感到音乐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虽然我们是农村小学,但小气候也要适应大环境,跟上形势的发展,为了广大农村孩子的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走在改革实验的前列。一、更新音乐教育观念面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和新
课改使音乐课堂教学景象一新课堂教学是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施课程的基本途径。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对这一环节非常重视,积极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对实验学校进行跟踪指导。经过听课、座谈,发现中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参加通识培训,课标、教材的一级培训,二级培训及座谈、交流后,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可爱的小红帽 神奇的五线谱 识谱教学是最让师生苦恼的一件事。教师教得难,学生学得难。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唱歌而对识谱没兴趣?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刚接触识谱时的台阶太高了,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感到困难、枯燥,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传统的识谱教学,教师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
敲击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妈妈·老师》,是以情感为主线,以爱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单元。教学中《小乌鸦爱妈妈》一课唤起了学生心灵深处最真挚、最纯洁的爱。上这一课时,我首先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如果你的妈妈病了,你会怎样做?”有的学生以
抓住时机 以情动心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妈妈·老师》中的《鲜花爱雨露》一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它以鲜花爱雨露的比喻引导出我们爱老师的主题,歌词简洁生动,寓意深刻。我认为这首歌曲最优秀的地方就是蕴含了深厚情意,很容易感染他人,打动儿童的心灵。在实验3班上午
使用新教材的第一课2001年10月22日是我从教十年来最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我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上的第一节音乐课。之所以“难忘”,是因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新颖、独特、别具一格,其中包括: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2. 歌曲《大雨和小雨》;3. 听听我创造的声音。这样的内容让学生在入学后的第
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和创造的空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源于声音。声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最常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声音的探索和创造,可以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中,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
谈谈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的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实施,我区在课改实验的半年中,教师队伍得到前所未有的锻炼,但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在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明确了教与学的关系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教师的重视,那么必将阻碍课改实验工作顺利前进的步伐。现将我区实验工作遇到的问题总
2O01~2002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实验总结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之后,我市被确定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这既是对我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激励,也是对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鞭策。本学期,我们认真贯彻了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精心组织教师培训,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
浅谈多煤作课件在音乐课中的应用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由于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对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了催化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点做法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时代,是一个创造的时代,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时代。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首要任务就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帮助他们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大力开发学生的
音乐教育中的情境、情趣、情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材反映了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求改变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传统教法,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学习音乐。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
继续加强理论学习 深化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密市作为国家级实验区,音乐学科也和其他学科一样,在上一学年音乐课改实验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本学年又加大了改革力度,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基本形成之后,进一步加大教学科研力度(一)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市派出10名小学音
浅谈表演在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把表演引进教学,试着改变欣赏课坐着不动的形式,给每一位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多让他们得到一些锻炼,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此种方式信受学生欢迎。我在一年级音乐课第六单元《藏猫猫》中
审美 互动 自主 创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感受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小学一年级)的过程中,我首先认识到,该教材在教材思路和设置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中较为突出的特点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倡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强调了音乐
怎样体现新标准下的音乐课评价《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音乐课的基础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主体性教学方法初探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须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身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运用了三种主
论音乐课改中的革新 用心 创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在保改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明白了课程改革归根结底就是要改革教什么、学什么。在课改在乐课的实践中,我感受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那一点一滴的积累是智慧的结晶,是在以后教学中值得借
用心把握《标准》内涵 理念上莫入误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出现在广大教师面前,每一个新的教育理念都给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充注了新鲜的血液。但是,由于对这些教育理念的把握不准,部分教师容易走入音乐教学的误区。误区一:抓住教改的壳,摒弃音乐的魂
以学生为本 改革音乐教学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对象,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学还不尽如人意。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课改教学研究,结合对人教版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我发现我们以前音乐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没有面向全体学
让学生在音乐课中感到“我能行” ──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有理想
音乐课程改革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践与创造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在新世纪,全球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进行的,为使音乐教育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的要求,音乐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音乐课改的教学实验,在这次课改中我不断地
改革音乐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也不例外。我认为,小学音乐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不同水平和性质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是紧密相关
兴趣、方法与创造力 ──谈对音乐教学改革的体会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体制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的常用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独立思维、探求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我谈谈在这一个学期音乐教改教学中的体会和感想
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点滴体会新课程标准有以下优点。1.突破了传统音乐学习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参与为中心转变,从面向少数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一;2.突破了旧的学科中心模式,从单纯追求学科知识水推向追求人的知识全面发展转变。3.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以及对
页次:3/12 每页25 总数29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