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二) 二、有关计算关系1. m、n、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 = (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2.V、n、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 = = (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mol-1时必须是标准状况3
小结 化学反应类型 教学目标 1.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能进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并能应用离子反应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3.电荷守恒原理的运用.章节分析复习化学反应相关知识的方法要求是:从不同的视角了解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全面而且准
第二章 碱金属 教、学法指导1.主要内容: 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碱金属原子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②碱金属元素制法、用途、存在与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关系。 ③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碱金属元素单质和重要化合物性质、制法、用途及焰色反应。 2.学习重点:钠的化学性质和碱金属元素性质
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考点要求: 1.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今后命题的发展趋势是: (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1×10-4mol·L-1 的溶液中……”。 2.离子方程式的正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专题复习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概念练习1:判断下列那些为氧化还原反应,并说出理由IBr + H2O = HBr + HIOKOH+Cl2=KCl +KClO+H2O NaH+H2O =NaOH+H2 CaO2+H2O =Ca(OH)2 +H2O2 5C2H5OH +2KMnO4+3H2SO4 →5CH3CHO +K2SO4+2MnSO4 +8H2O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
化学反应速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反应速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
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生
电离平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电解质导电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  通过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情感目标  在分析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电离平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情感目标: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及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及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内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理解盐类的水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对盐类水解的应用有大致的印象。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对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及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及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内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电离平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情感目标: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
电离平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电解质导电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  通过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情感目标  在分析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生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掌握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电离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离平衡--电离平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情感目标: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
电离平衡--电解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离平衡常数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离平衡理论及其学习方法探究电离平衡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设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生
离子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和反应、碳酸根离子检验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第三节 油脂 第三节 油脂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2.使学生了解工业上制肥皂的原理及简单生产过程;3.使学生了解合成洗涤剂的优缺点;4.使学生了解油脂与日常用品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油脂的氢化的水解反应。教学
页次:3/5 每页25 总数11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