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强酸性)。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有关硝酸强氧化性的实验,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2)通过从酸的一般通性到硝酸的性质的推理
氨、铵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氨气分子的结构、性质、用途及相互关系。(2)掌握氨水的性质、掌握有关氨气溶于水的计算。(3)了解氨水、液氨的区别,能分析氨水溶液中存在有关平衡问题。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氨水、液氨成分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2)通过氨的结构、性质和
氮和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盐类水解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设计:【复习】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
盐类水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和依据客观事实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掌握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的讨论,
电离平衡--电离平衡 第二课时 电离平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情感目标:
电离平衡--电解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离平衡常数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离平衡理论及其学习方法探究电离平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
苯酚 [上课]师:我们走进医院的病房,往往闻到一股特殊气味。[出示一块药皂]这块肥皂是什么肥皂?生(部分):药皂。师:药皂。它有一种普通肥皂所没有的特殊气味。这种特殊的气味,是由于它含有一种物质叫苯酚。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苯酚[板书:第三节 苯酚][边讲边板书:请大家翻到114页上,看物理性质这一段[板书:一
乙 烯 目标知识技能:掌握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学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能力培养: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有序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利 用乙烯和乙烷之间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乙烯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 三维想象能力。思想情感: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
乙烯 (2节时) 【目的要求】: 1. 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式、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学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 【重、难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教学方法】: 结构推导、性质推测,实验引导,验证性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引入〗:计算课本84页12题 〖提
烷烃 (4节时) 目的要求】: 1. 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2. 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和命名方法;3.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间的关系。【重、难点】: 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烃 §4—1 有机物 (1节时)【目的要求】: 1.了解有机物概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和联系。 2. 从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3. 介绍简单有机化学发展史,了解有机物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 有机物的定义和有机物的特点。 【
镁、铝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1、金属原子结构如何决定金属键?2、金属键如何影响金属的物理共性和差异性? 讲解:1、 金属原子半径大 金属离子 易失去电子 离子键最外层电子数少 自由电子 2、 延展性——金属原子层
原电池 课前准备:学生课桌上放有盛稀硫酸的玻璃缸、电流汁、锌片、铜片、导线。(两人一组)][上课]师:工农业生产、国防、科研、日常生产中,常常使用哪些电池?××同学。[指定学生]生(1):蓄电池、干电池、温差电池、氧化银电池、高能电池等。师:××同学[指生(1)]参加区里少年科技站活动,因此他解得很多,讲
铁和铁的化合物 1、使学生掌握铁的性质。(学会)2、通过学习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会学),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德育渗透)3、培养学生由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综合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学)4、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能力(会学),进一步激发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3节时) 目的要求】: 1. 认识镁和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3. 了解复盐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重、难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方法】: 自学阅读,思考总结,启发引导。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目的要求: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 初步学会滴定管的正确操作] 了解中和滴定的全过程,为学生进行定量实验打下基础。重点难点:中和滴定的操作教学过程:引入 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很多,而滴定法是其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但是滴定的手段有很多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滴定方法(
盐类的水解 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1) 学会并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离子方程式书写。教学过程:引入实验:把少量的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的晶体分别投入
盐类的水解 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1) 学会并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离子方程式书写。教学过程:引入实验:把少量的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的晶体分别投入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常识性了解电离平衡常数概念。(2)理解强、弱电解质分类跟电离平衡的本质联系。(3)了解碳酸、醋酸、亚硫酸、一水合氨等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大小,能比较它们的电离能力强弱。2.能力和方法目标(1)用电离常数比较电解质的电离强弱的方法,提高根据电离强弱判
电离平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定义与实例。(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从分类标准角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跟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等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3)理解电离度、电离平衡等含义。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溶液的pH。理解溶液的pH跟溶液中c(H+)之间的关系。(2)有关pH的简单计算。(3)了解溶液pH的简单测定方法。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各种类型溶液pH的计算,掌握电解质溶液pH计算方法。(2)通过不同溶液混合后pH的计算,掌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考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计算,提高有关的计算能力,加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认识。(2)通过水的电离平衡分析,提高运用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