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化学性质之三碳的化学性质之三 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教育: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难点碳的可燃性和还原
碳的几种单质之一碳的几种单质之一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通过金刚石与石墨组成元素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重点和难点金刚石、石墨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性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教学方法自学与讲解相结合教学过程[引
碳的几种单质之二碳的几种单质之二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特性。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辩证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物质性质及用途的关系。教学用品投影片教学过程[提问] 我们都见过晶莹璀灿的金刚石,也经常使用铅笔、碳棒,冬日里还可用木
一氧化碳 教案(二)一氧化碳 教案(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CO化学性质实验的组合设计和实施。 2.使用CO时的防毒意识和处理手段。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回忆、对比、观察、阅读,初步认识CO的主要性质。 [讲解] CO和CO2都是碳家族的氧化物,CO2在前面刚刚学过,利用对比和观察法来初步认识CO。 [展示]
一氧化碳 教案(一)一氧化碳 教案(一)一氧化碳的性质: 从CO和的化学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分子少1个氧原子。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两者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结构决定性质)。 【指导阅读】 阅读97页第1自然段(注意与物理性质的比较)。 1.物理性质:CO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教案示例之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教案示例之二教学目的 了解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我们知道,在机械能的范围内,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通过学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我们又知道了机
化学方程式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化学方程式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配合阅读。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第三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学习目标 1、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的计算技能。 2、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发散性和求异性。 3、领悟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内容简析 根据化
质量守恒定律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兰州市第四十三中学 陆星教学目标:识记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法(设问——实验——归纳——总结——练习)教学用具: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案之二湖南省冷水江市七中 周德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方法和仪器装置。2.通过研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
第五章 第一节 《 碳的几种单质》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第五单元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至82页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教学目的:1、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 2、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常见炭的学习,对学生 进行共性、个性关系的认识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教
第三章 第一节 分子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第三章 分子和原子一、教学章节第一节 分子二、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 分子的概念(2) 分子概念的运用(3) 混合物和纯净物2、能力目标通过对物质及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对分子可分性
一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氧化碳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能力:通过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思想教育:结合一氧化碳的毒性,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重点难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教学用品 仪器
教案示例:碳酸钙
教案示例:碳酸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及用途,碳酸盐的鉴别法。 2.掌握酸式碳酸盐与正盐间的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 碳酸盐(碳酸根)的鉴定法。 教学难点 不溶的碳酸钙与可溶的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变。 课的类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教案示例:碳酸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及用途,碳酸盐的鉴别法。 2.掌握酸式碳酸盐与正盐间的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 碳酸盐(碳酸根)的鉴定法。 教学难点 不溶的碳酸钙与可溶的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变。 课的类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乙醇 醋酸
第七节 乙醇 醋酸[知识目标]1.了解酒精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及其重要应用。2.常识性介绍甲醇及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验能力。2.练习配平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提高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常识性
第七节 乙醇 醋酸[知识目标]1.了解酒精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及其重要应用。2.常识性介绍甲醇及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验能力。2.练习配平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提高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常识性
燃烧
课题燃烧课时 日期 教具 知识与技能目标1、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2、 培养学生的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结果等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 使学生能科学
课题燃烧课时 日期 教具 知识与技能目标1、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2、 培养学生的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结果等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 使学生能科学
第二章 分子和原子第一节 分子
第二章 分子和原子 第一节 分子(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分子的概念。2.分子概念的应用。3.混合物和纯净物。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2)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
第二章 分子和原子 第一节 分子(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分子的概念。2.分子概念的应用。3.混合物和纯净物。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2)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
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课时)一.教学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用途。 3.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 4.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二.重、难、疑点 1.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2
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课时)一.教学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用途。 3.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 4.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二.重、难、疑点 1.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2
《一氧化碳》教案
《一氧化碳》教案怀宁县石镜初中 陈善文[知识教学点]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一氧化碳的毒性且其对环境的污染。[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难点: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不同,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3.疑点:向炉火中撒少量的水后
《一氧化碳》教案怀宁县石镜初中 陈善文[知识教学点]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一氧化碳的毒性且其对环境的污染。[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难点: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不同,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3.疑点:向炉火中撒少量的水后
化学教案(1-2)单元(新教材)
化学教案(1-2)单元(新教材).doc希望这八课时的教案能给大家带来方便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规律的科学。 ⒉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化学教案(1-2)单元(新教材).doc希望这八课时的教案能给大家带来方便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规律的科学。 ⒉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空气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了解什么是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能进行区别; 3.了解排水集气法的基本原理; 4.简单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以及空气的污染和污染防治的有关知识。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的组成; 2.能区别简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了解什么是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能进行区别; 3.了解排水集气法的基本原理; 4.简单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以及空气的污染和污染防治的有关知识。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的组成; 2.能区别简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阳光一.知识教学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2.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 室制取方法。3.疑点:实验室制
第四节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阳光一.知识教学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2.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 室制取方法。3.疑点:实验室制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
第一章教材分析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教材分析一、地位和结构中国人常说“善始者,事半成。”,初中化学课是学校教育中中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本章是初中化学课的开头一章,它带有绪言的性质。正如章名所写,本章的学习内容旨在为学生打开化学的大门,使他们在学习伊始,初步了解化学这门课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教材分析一、地位和结构中国人常说“善始者,事半成。”,初中化学课是学校教育中中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本章是初中化学课的开头一章,它带有绪言的性质。正如章名所写,本章的学习内容旨在为学生打开化学的大门,使他们在学习伊始,初步了解化学这门课
《钠》教学设计钠一、 教学目的:1.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2.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3. 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化学美二、 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三、 教学用品学生实验用品:钠、酚酞、小刀、镊子、滤纸、烧杯、玻片、三脚架、石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