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引课:二氧化碳的图片多媒体: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高温①碳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C+O2 CO2②石灰石高温分解:CaCO3 CaO+CO2 (3)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CaCO3 + HCl =CaCl2 + H2O + CO2↑(闪) (4)蜡烛、木炭酒精、汽油等含碳物质的燃烧都可
第二节 碳的化学性质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二、碳的化学性质 1.碳的可燃性。   点燃C + O2========  C02(碳充分燃烧)   点燃2C + O2========  2C0 (碳不充分燃烧) 2.碳的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高温CuO+ C ========  2Cu
化学方程式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能力: 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   化
质量守衡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衡定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识记:质量守衡定律2、 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能力目标:1、 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 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情感目标:1、 形成实事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①了解化学的研究范围、定义。②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进程。③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事业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教学重点①化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定义
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教学目标 ⒈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⒉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装置及收集方法。 教学难
第二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第二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教学知识目标:⑴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⑵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的不同科学素养目标:⑴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法,能初步体会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学会从实验对比中得出结论重点:1、建
质量守衡定律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课题: 质量守衡定律教学目的:1、知识;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2、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实验
溶液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单位中学教者杨1学科化学课型新授课课题§7—1溶液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 2、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形成自学能力。方法与过程:实验探究,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大化三中  韦艳华【目的要求】: 1. 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重点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 并结合性质了解氢气的用途。 2.理解点燃氢气前为何要先验纯的原理,掌握验纯的方法。 3.从得失
4-1常见的盐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探究实验一: 展示家庭厨房中的两种调味品:食盐(NaCl)和碱面(Na2CO3)。学生讨论,分析,产生探究兴趣。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探究的欲望。提问:分别在家庭和实验室两种环境中,自行设计区分方案,动手操作并简述实验步骤
铁的性质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煤和石油 教案(二)教学目的 知识:使学生了解“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对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有大致印象。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节约能源并为开发新能源而努力学习。重点难点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教学
盐 化肥 复习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 第十一单元复习课(1)目的:1、知识与技能:盐的定义并会判断,复分解反应定义、范围、条件,盐的性质用途。2、过程与方法:知识的归纳与延伸,CO32‑的检验方法,简单固体混合物的分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生活中盐的作用的认识,培养探究精神。重点:盐的性质、复分
盐的性质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盐的性质 教 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盐的溶解性和化学性质。(2)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3)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思想目标:通过实验对比,初步学会观察、对
第7-5《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学案 —— 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第7-5《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过程方法目标1、 通过对溶液的 “浓”和“稀”具体分析,提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认识化学研究的社会作用;2. 介绍和了解化学的应用;能力目标:1. 能够初步了解观察实验的方法;2. 初步掌握资料的查找与积累情感目标:1. 感受到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研究的推动作用2. 提高学生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情感目标: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理解观察与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内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实验活动,了解研究和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2.了解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研究3.知道学习化学需要借助化学符号(或叫化学用语),初步认识化学符号在化学学习上的重要要求能力目标:能过进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电子云的含义2、 使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3、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4、 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教学重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导学题纲1、电子为何不会被原子核吸引到核内?2.它的
第二章第一节 分子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第一节 分子【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子的概念。2、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3、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关
氧气的制法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学会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认识催化剂、催化作用及分解反应。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教学时数]:2课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案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重点: 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难点: 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教学方法:讲述、演示。实验准备
几种常见的酸:盐酸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了解盐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理解复分解反应,了解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实验基本操作能力。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的
核外电子排布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电子云的含义2、 使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3、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4、 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教学重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导学题纲1、电子为何不会被原子核吸引到核内?2.它的运动
奇妙的化学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化 学 教 学 案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
页次:32/36 每页25 总数89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