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盐 化肥 复习 目的:1、知识与技能:盐的定义并会判断,复分解反应定义、范围、条件,盐的性质用途。2、过程与方法:知识的归纳与延伸,CO32‑的检验方法,简单固体混合物的分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生活中盐的作用的认识,培养探究精神。重点: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难点:物质鉴别(定)及混合
第二册煤和石油 煤和石油 教案(二)教学目的 知识:使学生了解“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对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有大致印象。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节约能源并为开发新能源而努力学习。重点难点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教学方法自学、讨
第二册盐 化肥 复习2 目 的:1、知识与技能:主要化肥氮、磷、钾的种类及其作用,部分化肥的性质与作用。2、过程与方法:化肥的鉴别方法,知识整理、归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认识化肥和农药,增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重难点:化肥的区别。              方 法:归纳法药品器材: 
第二册盐的性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盐的溶解性和化学性质。(2)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3)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思想目标:通过实验对比,初步学会观察、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第二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7-5《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过程方法目标1、 通过对溶液的 “浓”和“稀”具体分析,提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2
第一册空气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教
第一册铁的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常识性介绍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目标 对学生进行受国主义教育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教育。重点难点 铁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
第一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电子云的含义  2、 使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3、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4、 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  教学重点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导学题纲  1、电子为何不会被
第一册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目的要求】: 1. 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重点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  并结合性质了解氢气的用途。   2.理解点燃氢气前为何要先验纯的原理,掌握验纯的方法。  3.从得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  4.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推导问
第一册酸的通性 pH值 一.知识教学点1.酸的分类、命名。2.酸的通性。3.金属活动性顺序。4.pH——酸碱度的表示法。5.碱性氧化物。6.中和反应的概念。二.重、难、疑点及其解决办法1.重点:酸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溶液的pH值。2.难点:使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3.疑点:(1)金属活动
第一册一氧化碳 第五节 一氧化碳(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一氧化碳的毒性且其对环境的污染。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难点: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不同,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3.疑点:向炉火中撒少量的水后,为何炉火烧得更旺?4.解决方
第一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并认识原子团;理解置换反应概念;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能力;通过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和氢气的收集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重点难点 氢 气和实验室
第一册元素 元素符号 学目的 知识:了解元素涵义;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符号;会运用元素概念区别单质和化合物。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能力。思想教育:通过元素的学习进行从微观到宏观认识方法的教育。重点难点 元素概念伯初步形成。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讨论练习法。教学用具 投影仪
第一册碳的几种单质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能力:通过单质的性质学习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教育: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常见炭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共性、个性关系的认识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教育。重点难点 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性
第一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2.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 室制取方法。3.疑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
第一册第六章 铁第一节 铁的性质 第六章 铁第一节 铁的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常识性介绍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目标 对学生进行受国主义教育和外因是变化
第一册第六章 铁第一节 铁的性质 第六章 铁第一节 铁的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常识性介绍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目标 对学生进行受国主义教育和外因是变化
第一册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目的要求】: 1. 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重点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  并结合性质了解氢气的用途。   2.理解点燃氢气前为何要先验纯的原理,掌握验纯的方法。  3.从得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  4.
第一册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目的要求】: 1. 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重点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  并结合性质了解氢气的用途。   2.理解点燃氢气前为何要先验纯的原理,掌握验纯的方法。  3.从得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  4.
第二册复习课 第六章 铁 课时教案(初中化学)  (一)课型、课题:复习课,第六章 铁  (二)教学目的:  1.巩固、提高对铁等金属元素的认识,以“铁”为代表加深掌握金属与酸和盐的反应规律。  2.进一步巩固掌握含杂质物质的有关计算。  3.培养学生讨论、分析、综合等
第二册复习课 第六章 铁 课时教案(初中化学)  (一)课型、课题:复习课,第六章 铁  (二)教学目的:  1.巩固、提高对铁等金属元素的认识,以“铁”为代表加深掌握金属与酸和盐的反应规律。  2.进一步巩固掌握含杂质物质的有关计算。  3.培养学生讨论、分析、综合等
第二册复习课 第六章 铁 课时教案(初中化学)  (一)课型、课题:复习课,第六章 铁  (二)教学目的:  1.巩固、提高对铁等金属元素的认识,以“铁”为代表加深掌握金属与酸和盐的反应规律。  2.进一步巩固掌握含杂质物质的有关计算。  3.培养学生讨论、分析、综合等
第二册盐的化学性质 备课组初三化学备课时间10月27日备课地点接待室参加教师金水凤、王红军、赵坤缺席教师无备课内容《自然科学》第六册第一章第四单元:盐的性质备课过程学生基本知识情况分析1、 学生在学习过第五册、第六册前面的几节后,对金属的活动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酸、碱的
第二册盐的化学性质 备课组初三化学备课时间10月27日备课地点接待室参加教师金水凤、王红军、赵坤缺席教师无备课内容《自然科学》第六册第一章第四单元:盐的性质备课过程学生基本知识情况分析1、 学生在学习过第五册、第六册前面的几节后,对金属的活动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酸、碱的
第一册 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一节 空气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教学方法 实验
页次:15/36 每页25 总数89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