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能力: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第一册绪言 一、教学目标1.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第一册铁的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常识性介绍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受国主义教育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教育。重点难点 铁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验、讨论相
第一册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目标: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教学起点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
第一册水的净化 课题3 水的净化一、教学目的1.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二、重点:过滤和蒸馏的原理及实验操作复习提问: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由什么元素组成的?由什么微粒构成的?新授:提问:什么地方存在水?学生思考回答:河水、湖水、井水、海
第一册溶解度 课题:溶解度教学目标:1. 物质的溶解性2. 固体的溶解度及温度对它的影响3.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4. 气体的溶解度及压强、温度对它的影响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教学过程:[复习]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2.饱和溶液要在哪两个条件下讨论才有确定的意
第一册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空气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重点和难点
吸烟的危害吸烟的危害 1、烟中的有害物质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但主要数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
第一册co2 引课:二氧化碳的图片多媒体: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高温①碳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C+O2 CO2②石灰石高温分解:CaCO3 CaO+CO2 (3)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CaCO3 + HCl =CaCl2 + H2O + CO2↑(闪) (4)蜡烛、木炭酒精、汽油等含碳物质的燃烧都可以产生二氧化
第一册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反应文字
第一册化学方程式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提问: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  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导入
第一册氧气的制法 学科初三化学授课人王平授课内容氧气的制法授课班级三.四教学模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 地位作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气体的制法,对以后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2.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3. 理解
第一册质量守恒定律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学生状况的分析  学生经过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并且也具备了一些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对该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相信
第一册溶解度 课 题:4.4 溶解度  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和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以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常识性介绍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以及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关系  教学重点:  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1、固体溶解度的表示
第一册碳的化学性质 一、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二、碳的化学性质 1.碳的可燃性。   点燃C + O2========  C02(碳充分燃烧)   点燃2C + O2========  2C0 (碳不充分燃烧) 2.碳的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高温CuO+ C ========  2Cu +C02 ↑ 现象:(1)有
第一册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能力: 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方法】   问题
第一册质量守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识记:质量守衡定律2、 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能力目标:1、 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 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情感目标:1、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 通过分组实验,
第一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①了解化学的研究范围、定义。②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进程。③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事业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教学重点①化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定义。②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⒈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⒉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装置及收集方法。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第一册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教学知识目标:⑴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⑵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的不同科学素养目标:⑴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法,能初步体会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学会从实验对比中得出结论重点: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2、分析溶液的“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
第一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联系实验室制取氢气,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⑵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使用的药品、仪器名称和收集方法。2、科学素养目标⑴通过制取二氧化碳盐与酸的选择,使学生深刻理解反应原理,提高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
第一册质量守衡定律 课题: 质量守衡定律教学目的:1、知识;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2、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教学
第一册溶液 单位中学教者杨1学科化学课型新授课课题§7—1溶液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 2、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形成自学能力。方法与过程:实验探究,主动发现,自
第一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由于氧气量是否充足,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
第一册铁的性质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铁的物理性质;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的氧化反应,跟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够分析比较铁与镁、锌、铜等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能够判断铁分别与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3、初步知道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主要原因及防
页次:13/36 每页25 总数89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