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作用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者: 李栋梁 樊栓狮(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气体水合物中心,广州) 收录来源: 中国新能源网 【摘要】微波具有独特的加热效果,已经有实验证明微波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微波和天然气水合物的作用的国内外
两改后带来的新问题及对策摘 要 介绍了220 kV长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想,分散式测控单元的组屏方式,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及特点,控制方式以及VQC调节的实现方式。最后指出了该自动化系统值得磋商与改进的方面。关键词 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构成特点 随着数字式微机保护、监控技术和远动通讯
500 kV惠汕输电系统内过电压的研究结果和分析 2摘 要 惠汕500 kV输电线路长268 km,由于取消出线断路器的合闸电阻,使统计操作过电压和线路闪络率偏高。为降低统计操作过电压和线路闪络率,设计中在线路中间装设一组线路型444 kV MOA(氧化锌避雷器),属国内首创;为限制潜供电流,线路两侧各装置一组12
110 kV电网计算机整定计算新方案摘 要 根据110 kV电网的变化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了110 kV电网计算机整定计算的新方案——准专家系统模式,介绍了该方案总体设计、实施条件及各模块的功能,并指出简单的数学模型、友好的用户界面、灵活的输入输出是110 kV电网计算机整定计算软件的开发方向。关键
核电站常规岛及电站辅助设施自主化设计有关问题探讨摘 要 论述了核电站常规岛及电站辅助设施设计自主化的重要意义、目标。在国内设计单位与国际标准的工程公司能力差异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上述目标的步骤和方法。关键词 核电站 常规岛 电站辅助设施 设计自主化 目标 实施方法Abstract The
500 kV输电设备运行维护工作摘 要 介绍了广州电力局500 kV输电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管理模式,总结了在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和技术档案,以及事故预防等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维护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关键词 500 kV输电设备 维护 管理 钢化玻璃绝缘子 间隔棒 至1998年10月为止,广州电力局(以下
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继电保护的探讨摘 要 根据现代控制技术的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保护原理构成方案,并分析了原理实现的可行性和技术难点。 人工神经网络(A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下简称ANN)是模拟生物神经元的结构而提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早在1943年,已由心理学家Warren S.Mcculloch和
我国能源安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能源安全不仅包括能源供应的安全(如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也包括对由于能源生产与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初探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居民排放的包括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垃圾等废弃物。从环卫角度看,城市垃圾是一种城市环境污染物,它污染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市容,而且危害市民的健康,阻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但从资源的角度看,城市垃圾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它含有许多可综合利用
发达国家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开发现状 1.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 PAFC技术开发的现状与动向: 日本自实施月光计划以来,作为国家级项目,正在实施5000千瓦级加压型和1000千瓦级常压型电厂实证运行。目前,磷酸型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为30%~40%,如果将热利用考虑进去,综合效率可高达60%~80%。
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沼气热电联供情况介绍一、沼气来源及利用二、沼气安保、净化、储存、分配设施设备配置状况三、沼气发动机-余热回收-发电机组设施设备配置状况四、沼气热电联供经济分析五、沼气热电联供运行维护方式及现存问题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沼气热电联供情况介绍 北京排水集
甘肃靖远宝积山矿区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作者: 杨世龙 吴五同(甘肃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高级工程师,730000甘肃兰州) 【摘要】甘肃一些中小型含煤盆地中有小而富的煤层气矿区,靖远煤田宝积山矿区就是其中之一。宝积山矿区煤层气资源可靠,矿井服务年限长,有较完善的瓦斯抽放系统,外部开发条件优越,
开发垃圾发电技术 实现热电持续发展 1 前 言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环境保护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沂 市是鲁西南重要的商贸枢纽,近几年来,随着商贸批发市场规模的发 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相应的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据统计,现在每天产生 城市生活垃圾约60
20世纪太阳能科技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作者: 李锦堂(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北京100033) 【摘要】 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则是近来的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阳
盘江矿区煤层气资源及开发前景作者: 徐会军 王万兴(煤炭科技信息研究所,硕士,100713 北京和平里北街21) 【摘要】盘江矿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2370km2井田范围内,有煤炭资源4778亿t,煤层多,分布广,可采煤层总厚15~30m。向斜翼部含煤带宽缓平坦,利于煤层气的富集,煤种以中变质烟煤为主,
澳大利亚煤层气发电项目作者: P·埃迪(澳大利亚BHP煤矿分公司采矿与岩土工程部经理) 收录来源: 中国煤层气 【摘要】煤层气就地发电技术是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对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环境保护、煤层气能源有效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澳大利亚在此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本文就澳大利亚两
有机溶剂压裂提高煤层渗透率的方法作者: 唐晓东 孟英峰 罗平亚 朱兴珊(西南石油学院化工系,讲师,637001 四川省南充市) 【摘要】水力压裂在美国已成为提高煤层渗透率和煤层气井产能的重要手段,而中国富含煤层气的煤田大都具有构造复杂、煤体破坏严重、软煤发育、高塑性和煤层渗透率极低等特点,致使其应
“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项目的成就与后续发展初探作者: 康同健 赵长风收录来源: 中国煤层气 【摘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的“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项目(CPR/92/G31)自1992年启动以来,经过5年的实施,将于今年全面结束。本文介绍了该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存在问题及后续发展计划进
浅谈煤层气藏保存条件作者: 万玉金 陈孟普收录来源: 中国煤层气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保存条件对于煤层气藏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保存条件主要指盖层的封盖能力、水动力条件和构造运动等因素。在地质历史中,上述地质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变地层的温压条件而改变吸附与解吸和吸附与溶解之间的平衡,挖制地层
煤层气开发经济模型作者: GW霍布斯等【摘要】与常规天然气井相比,同样深度和产能的煤层气井的投资和生产成本都高一些,当天然气销售价偏低时,导致煤层气井投资回收额也较低。在经济萧条时,为了保护煤层气开发工程项目,美国国会制定了非常规燃料第29号税收优惠法案,当气价坚挺时,煤层气开发工程
陕甘宁盆地煤层气选区初步地质评价作者: 席胜利 马财林 杨华(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陕甘宁盆地是我国一大型聚煤盆地,上古生界的石炭-二叠系和中生界的侏罗系是其两套主要含煤层系。石炭-二叠系煤层镜质组含量高,热变质程度较高,含气量大,有利勘探区主要位于盆地的东缘和西缘;侏罗系
“十五”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探讨作者: 周 篁(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基础产业发展司) 收录来源: 转自:中国新能源网 【摘要】—、引言 可再生能源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是洁净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可再生能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
地源热泵技术与建筑节能作者: 收录来源: 中国建设科技网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和住宅的供热和空调已成为普遍的需求。在发达国家中,供热和空调的能耗可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5-30%。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依靠矿物燃料,特别是煤炭。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包括大量SO2
作者: 朱成章(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无产阶段革命导师列宁在1920年就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这是列宁的远见卓识。人类在能源利用上,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变。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促使世界能源结构发生第一次大转变,即从薪柴转向煤炭。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世界能源结构
提高大城市电力使用效率的政策分析:日本的实践经验作者: Hiroshi Asano(日本中央电力工业研究所) 【摘要】 这篇论文结合北京市的未来,介绍了日本改进电能利用效率的经验。考察地区集中在与北京气候相近的东京地区及日本北部的札幌,同时还论述了制约可持续能源系统的经济和技术问题,包括:用于单个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