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我国的陆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学生的
中国的人口 教学要求:1、记住我国的人口总数; 2、知道我国的人口分布、城乡人口比例以及华侨和侨乡; 3、提高阅读人口密度图及柱状图的能力。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数量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根据人口密度图分析我国的人口分布情况教 具:幻灯片若干
香港和澳门 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培养(1)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让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2)通过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长江》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
黄河 学习目标:1、 记住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干流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的名称2、 在图上找出并记住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河口镇和河南省旧孟津3、 知道龙羊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工程的名称及分布4、 理解黄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课题名称: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1课时)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2课时) 课型:一、二课时新授课 第三课时复习课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第二册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湖、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况。 2.使学生掌握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的目的和效益、沿海和内地两大工业地带、主要矿产和能源基地。 3.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培养学
第一册中国的人口 一、课题:中国的人口(《中国地理》ch2 §1)二、教学目的:1、 1、 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和增长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2、 2、 知道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3、 3、 知道一点关于人口与人手
第四册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教案 知识目标]1、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2、记住:南北干线(5条),东西干线(3条),铁路枢纽(6个)。[能力目标]1、学会在填充图中准确地填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2、应用全国铁路网的知识,结合地图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教学重点:记住南北、东西干线及铁路枢纽教具准备:电
第四册众多的人口 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
中国的人口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的1.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而带来的一系列人口问题,并且理解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2.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专用地图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中国的人口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
中国行政区划2中国行政区划  一、教学要求 (一)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单位。 (二)使学生了解我国三十三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及人民政府驻地。 (三)使学生了解台湾省人民盼望祖国尽快统一,早日回归。香港和澳门,都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二、教学设备 (一)中国行政区教学挂图。 (二)
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的设置和划分原则,掌握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2.在学习省级行政区的知识中,教会学生正确记忆地名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记忆的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认识掌握省级行政区知识的重要性,用以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自觉性。重点和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2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使学生能
中国的疆域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的:1.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了解并记住我国濒临的海洋,我国的领海和内海、半岛和岛屿、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分布。2.教会学生识读和使用“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并能在空白的“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上填注邻国、领海及濒临的大洋名称。3.通过教
《长江》简案设计.doc《长江》简案设计.doc
长江教案(详细).doc长江教案(详细).doc
新疆昭苏地震灾区学生恢复上课 12月4日,三年级哈萨克族学生加依达尔在七十六团二中临时安排的教室中朗读课文。12月4日,几名在新疆昭苏地震中失去学校的学生在临时安排的宿舍中玩耍。
巴基斯坦 教学目标  了解巴基斯坦的基本地理特征,记住卡拉奇。  知道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自然条件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材分析  巴基斯坦为新增加的选学内容,教材讲述的内容较少。主要是了解巴基斯坦的
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非生物资源,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并进一步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充分认识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了解我国主要渔场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使学生了解我国
矿产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矿
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情况。  2.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3.通过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  2.通过资料分析和地理计算,认识到我国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3.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淡水资源的危机感,唤起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4.知道我国水能
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特点,明确我国在自然资源上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
页次:5/7 每页25 总数17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