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黄河导学学案 学习目标:1、 记住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干流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的名称2、 在图上找出并记住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河口镇和河南省旧孟津3、 知道龙羊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工程的名称及分布4、
第三册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校园快讯 课题名称: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1课时)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2课时) 课型:一、二课时新授课 第三课时复习课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第三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大量形象生动且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开展小组活动尤其是以身边的具体实例来开展活动,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又以动画的手段展示了我国的铁
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非生物资源,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并进一步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充分认识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了解我国主
矿产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
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情况。  2.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  2.通过资料分析和地理计算,认识到我国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3.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淡水资源的危机感,唤
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特点,明确我国在自然资源上面临的严峻形
黄河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长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清楚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及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
河流和湖泊概况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使学生知道我国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和流入的海洋;我国主要湖泊分布的省区和特点。  通过读图,使学生能在图上确认内外流区域的界限;并结合地形图指出它与地形区的关系,结合季风区非季风区图指出它
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范围及其危害,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会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认识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学会正视自然灾害
气候特征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
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图像,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记住400㎜、800㎜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  3.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1月0oC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读图和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图像,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记住400㎜、800㎜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  3.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能力。  4.渗透热爱祖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1月0oC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读图和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3.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
收听天气预报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计划地收听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做天气预报员”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2.掌握判读卫星云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卫星云图对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初步了解卫星云图是如何制作
地震和火山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并能结合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我国多地震的原因;能够指图说出我国主要地震和火山的分布。  通过阅读有关地震的检测和预报的知识,培养学生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
主要地形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地图上确认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准确位置,并能描述其各自的地形特点。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填图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上读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界线,及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从而在山
主要山脉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和主要山脉示意图,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并准确指出山脉的走向和分布。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各类地形图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进而初步建立起主要山脉分布的“脑地图”。通过珠峰探险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
地形概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使学生分析得出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使学生在图上确定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分界线,了解三级阶梯的特点;能在图上找出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区。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
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
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知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5.了解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  能力目标:  1.
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位置。  能力目标:  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并且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页次:4/7 每页25 总数17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