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准妈妈如何避免早产相关知识
关于准妈妈如何避免早产相关知识
过去以为早产儿是低教育水准及营养不良的孕妇发生率高,但是早产近40年来在各国经济及民生改进很多的国家及地区中却不见有任何减少的情形,台湾地区也不例外,近年来反而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早产的预防是全民都应注意的问题。
未知及多重因子交互反应
早产是孕妇在不足月(妊娠37周以前)生产,由于不足月,所以身体的呼吸功能、神经系统等无法面对大自然的环境发生致病或死亡的结果,一般在台湾地区大约有5%~8%的出生是早产儿,而在美国则较高,大约8.9%(1980年)~11.6%(2000年)。
早产发生原因是多重因子所产生的,除了孕妇本身因素外,还包括了环境的因素,在临床上大部分的研究结果多指向感染的因果关系。然而感染也只占30%的早产因素,因早产大部分原因仍然是未知及多重因子交互的反应结果。
准备怀孕之初预防早产
就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及保胎的原则,从开始准备怀孕之初,就应该注意下列事项,增进准妈妈的健康,并尽可能的预防早产:
(一) 尽早产检找出自己的危险因子,评估营养、身心及过去的生产史。
(二) 补充钙、镁及抗氧化维他命C及E;最近文献发现深海鱼油Omega-3 脂肪可以调节免疫,预防早产,同时使新生儿将来得过动儿机会减少。
(三) 生活型态改变、充分休息、减少压力。
(四) 注意症状:如下腹不适、分泌物大量增加,膀胱不适、频尿及阴道点状出血或出血,应尽早就医。
(五) 注意宫缩,有不规则收缩增加或疼痛有渐规则之情形应就医。
产前预防早产
就医后的标准处理,医师一般均会测定宫缩,检查子宫颈扩张程度,利用超音波测定子宫颈长度,并判定子宫内口的扩张与否,来判定有否早产可能,当内诊发现有感染情形,则一并治疗感染。
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一般药物的效果在发病前均佳,而在早产产程进入后只有两天之效果,此时可以在34周前之胎儿考虑给予两针母体类固醇注射,以增加肺功能;此外在出生后就靠新生儿科治疗,及胎儿本身的体质,来决定孩子的健康与存活与否。
- 关于准妈妈如何避免早产相关知识
- 关于怀孕期间练瑜伽容易流产
- 孕妇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 孕期安全:电热毯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
- 孕妇服用一些药物时应该小心
- 谈谈流行性感冒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 研究表明:孕妇多吃咸蛋易水肿
- 孕期安全:准妈妈产前备战总动员
- 孕期安全指导:孕期“见红”该如何保胎?
- 孕妈咪心声:10月孕期,上下班怎么不累?
- 产前出血怎么办 ?
- 胎儿健康关注:主动或被动吸烟都会危害胎儿
- 孕期腹泻应及时就医 以免影响胎儿
- 关于孕期安全风疹对孕妇来说是一种灾难
- 教幼儿比较粗细
- 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计划制订的基本要求
-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可爱的小导游
- 秋日的凝望
- 暑假生活剪影
- 我的身体真奇妙――初步感知对称
- 沉默寡言的孩子上学后会影响交往吗?
- 伤感的句子说说短句160句
- 中班社会教案《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反思
-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4的分解与合成》反思
- 分龄护肤化妆品朋友圈文案37句
- 农产品品牌关键词3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