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介绍,以下三种营养素是男人所必需的: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为基本元素组成的高分子物质,其组成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不同的氨基酸按不同数量、比例组成千变万化的蛋白质。食物中的各种蛋白质被消化为各种氨基酸吸收,在人体内再重新组合成人体不同的体蛋白,以满足人体生命活动及生长发育的需要。
在蛋白质所含的20多种氨基酸中,有8种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肌体需要,必须每日从膳食中获取。在营养学上称这8种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即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比例是否恰当。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种类、数量、比例与人体蛋白越接近,其营养价值就越高,否则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就会受到限制。在营养学上称食物蛋白质缺少或数量不足,影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奶类、蛋类、肉类、豆制品等食物所含蛋白质因为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故被称为优质蛋白;而各类粮谷所提供的蛋白质因缺少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下降,尤其是赖氨酸缺少更为明显,是影响粮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很显然单纯依靠粮谷蛋白质不能完全满足肌体营养需要。在每日膳食中除粮谷主食外,必须摄入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才能保证肌体生长发育及生理活动的需要。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是构成肌体所有组织细胞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组织修补作用。同时蛋白质还具有维持体液平衡、酸碱平衡的功能,还有解毒、运输等作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畜、禽肉及内脏、蛋、奶和鱼类。
我国膳食结构中粮谷所占比例较大,由粮谷提供的蛋白质也占相当大的比例。从营养的角度说,由膳食提供的蛋白质不仅要满足数量要求,还要保证蛋白质的质量。在满足生理需要的足够数量的膳食蛋白质供给前提下,至少优质蛋白质应占三分之一,而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应保证优质蛋白质达到二分之一以上。
二、脂类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脂肪又称中性脂肪,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类脂包括磷脂、固醇类、脂蛋白、糖脂等。类脂是构成肌体组织较稳定的脂类,受食物脂肪影响较小,故从营养角度出发,中性脂肪是须在膳食中经常予以重视的脂类营养素。
食物中的脂肪通过消化道消化液的作用,以甘油和脂肪酸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加以利用。脂类是肌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固醇等类脂因在体内相当稳定,不受营养状况和肌体活动的影响,是存在于细胞膜、神经组织等中的定脂。而由膳食提供的最重要脂类是中性脂肪,其生理作用是在体内作为一种高能量的热能营养素,是必需脂肪酸的来源,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高脂肪饮食能延长胃排空时间,具有饱腹感,在烹调过程中油脂能增进膳食色、香、味,促进食欲。
膳食脂肪主要来自动物脂肪及油料作物和烹调用油。豆油、花生油、葵花籽等植物烹调用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亚油酸含量高、维生素E含量多。但植物油用量也不是多多益善,过多摄入会促进衰老、易诱发直肠癌等,也是不可取的。
三、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也称之为糖类。糖类营养素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是组成双糖和多糖的基本单位,是食物中糖类营养素消化吸收的基本形式。
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其中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合而成,食用的白糖、红糖属于这种糖类,在天然食物中以甘蔗、甜菜等含量较高;麦芽糖由二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在谷芽尤其是麦芽中含量最丰富,在啤酒中以麦芽糖含量确定度数;乳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而成,是奶类食品中糖类营养素存在的主要形式。多糖包括淀粉、糊精、糖元,是由三个以上数量不等的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其中淀粉是存在于粮谷类、豆类、硬果类、薯类等植物食品中的主要糖类营养素,是人类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淀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葡萄糖而吸收入血,血中的葡萄糖即血糖;糊精是淀粉分解产生的中间产物,以糯米中含量较丰;糖元则仅存于动物肝脏等组织中,又称动物淀粉,但因含量甚微,不是人类获取糖类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肌体正常生理活动、生长发育和体力活动时的主要热能来源,尤其是神经系统、心脏的主要能源以及肌肉活动的燃料。若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血糖就会下降,可出现低血糖综合症,轻则会降低工作效率,重则会影响脑组织的机能活动,因能源严重不足发生虚脱、惊厥、甚至昏迷。所以说许多人因种种原因不吃早餐是不可取的。同时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如细胞膜中的糖蛋白、结缔组织中的糖蛋白、神经组织中的糖脂都含有糖类成分。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供给还具有节约体内蛋白质消耗,减少脂肪过度分解中不完全代谢产物酮体的积蓄,从而防止酸中毒,还有保肝解毒作用。
温馨提示:人到中年,虽然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相对减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的利用率逐渐下降,只相当于青少年时期的60%-70%,而对蛋白质的分解却比青少年时期高得多。因此,中年人蛋白质的供应仍应当高一些。进入中年后,人体内负责脂肪代谢的酶和胆酸逐渐减少,对脂肪消化吸收和分解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日趋降低,因而限制脂肪的摄入是有必要的,特别要控制动物脂肪,增加植物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