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家长都为孩子的多汗而发愁,尤其是当孩子刚入睡时,或是满头大汗,或是汗流浃背,甚至湿透衣服。更令人费解的是,即使在冬季,新生儿仍会出很多汗。作为父母,非常担心孩子出这么多汗是否会大伤元气,弄不清到底是体质虚弱还是得了佝偻病或其他疾病。
众所周知,汗是由汗腺分泌的,人体的体温主要靠汗腺调节,汗腺分泌汗液的多少与汗腺的发育情况以及机体自主神经兴奋性的高低有关。
新陈代谢旺盛,活泼好动,这是新生儿的特点,有些家长甚至怀疑还抱在怀中的新生儿是否患有多动症,这就不难理解新生儿出汗为什么比成人还多。其实新生儿出汗多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其特点是入睡后不久出汗,即上半夜出汗多,下半夜出汗少。因为刚入睡时,新生儿的交感神经还处于兴奋状态,出汗较多;待深睡后,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出汗量逐渐减少,这是正常现象。
盗汗则是病理性出汗,表现为安静状态下也出汗,晚上入睡后出很多汗,醒后汗止。盗汗多见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疾病,如活动性佝偻病、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先天性心脏病等。
有些新生儿出汗仅限于额部、鼻部,原因除与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有关外,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一般进入青春期后,多汗现象可自然消失,但也有个别孩子多汗现象可以持续到成年。
针对新生儿多汗的情况,父母主要应区别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如为盗汗则应及时就医,如为生理性多汗则不必担忧,只需做好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平时着衣要适度,不要“捂”,睡觉时也不要盖得太多,出汗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