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证明,宝宝一出生即有对声音的定向力。
如果在宝宝醒着的状态下,用个小塑料盒,内装少量玉米粒,在距宝宝耳旁10~15厘米处轻轻摇动,发出很柔和的格格声,这时你会发现宝宝先是变得警觉起来,转动双眼,继之将头转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有时他还会用眼睛寻找小盒,好像在想是这个小玩具发出来的好听的声音吗?如果你将宝宝的头恢复到正前方,在宝宝的另一侧耳旁重复上面的动作,他仍可把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他们不但听,而且还看声源物,这说明宝宝的眼和耳两种感受器内部由神经系统连接起来了,这种连接使宝宝能尽可能感受外来的刺激,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宝宝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反感噪声的干扰。因为在胎儿期,他的感觉器官已经初步完善,凡是在子宫内接受到的外界刺激均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之中。比如胎教的音乐,父母对胎儿的对话,以及对宝宝起的乳名等,经常轻拍腹部唤其名字,天长日久,胎儿便会铭记于大脑之中。当宝宝出生后,在哭闹之时呼唤其名,与之说话,宝宝会感到宫外环境并不那么陌生,从而产生一种安全感,会很快安静下来。所以如果你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在他耳旁的一定距离,不让他看到你的情况下,轻轻不断地叫他的名字,他的眼睛和头会慢慢地转向你,并亲热地看着你,脸上显出高兴的样子。如果一边是父亲,一边是母亲,同时叫他,多数宝宝更喜欢母亲的声音,会将头转向母亲的方向。这就是在宫内听惯了母亲声音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