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针对孩子的特点培养兴趣

疾病知识  2009-03-06 03:12:21  文章出处:
  成功的一半是兴趣,怎样针对孩子的特点来培养其兴趣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培养方法。   一、正确对待   有的孩子好画,放了学画起来就忘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孩子对虫啊鸟啊等等产生兴趣,有的孩子对手上的电动玩具内部构造上了心,偷偷把玩具拆开……对此,也难免有些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心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成功的一半是兴趣,怎样针对孩子的特点来培养其兴趣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培养方法。

  一、正确对待

  有的孩子好画,放了学画起来就忘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孩子对虫啊鸟啊等等产生兴趣,有的孩子对手上的电动玩具内部构造上了心,偷偷把玩具拆开……对此,也难免有些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心:不写作业为什么瞎画?玩虫玩鸟耽误学习!好好的玩具竟给你拆坏了!而在孩子看来,自己笔下五颜六色的图案多么美妙,花鸟虫鱼多么引人入胜,电动玩具里面的秘密多么令人着迷……瞧,对孩子们兴趣的萌芽,家长该多一些理解,正确对待。

  二、无形感染

  孩子一旦有兴趣了,正确对待;孩子没有兴趣,怎么办?日本的铃木博士的做法对咱们也许很有启发。铃木开办幼儿小提琴班。孩子刚开始来小提琴班的时候,随便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并且故意不给他小提琴。没多久,他就安安静静坐下来,观看别的孩子拉提琴。不出两三个月,他自己就想拉了。老师一直等待,直到孩子再也抑制不住羡慕的心情时,才给他上第一节小提琴课。这就是用感染的方法使其潜移默化,无形中诱发孩子的兴趣。这有点像孩子的食欲,越命令他“快,快吃”,他越没“胃口”。让他看见别人吃得津津有味,却故意不给他吃,他反而食欲大增。这种方法对家庭教育很有启示。一般说,家长酷爱读书,勤于笔耕,孩子总会对书本发生点兴趣;而孩子小小年纪就乐于“码长城”,家长也多精于此道。这道理是很明了的。

  三、引导迁移

  孩子背起书包上学了,应该以学为主。面对孩子的课余兴趣怎么办?家长可以把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健康兴趣巧加引导,使之迁移到学习功课上来。比如,孩子喜欢在大盆里玩水,什么东西都往水盆里扔。家长可以引导他:看看什么东西漂浮着,什么东西下沉?为什么?从而让他把兴趣迁移到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上来。

  四、拓宽广度

  孩子的兴趣范围是广泛一些好,还是狭小一些好?有人提出过“定向培养”的方法,认为该从小培养孩子的中心兴趣,以便确定方向来着意培养。一般说这是不可取的。孩子的兴趣越广泛越好。当然,广泛的兴趣中能有一个中心就更好。但对七八岁的孩子来说,重点是开拓兴趣的广度,而不是培养中心兴趣。因为小时候是一个人最初打基础的时候,过早地强调培养中心兴趣,弄不好容易使孩子的发展基础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不利于日后的发展。塔尖越高就越需要加宽塔基,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中心兴趣才可高度发展。片面地讲求中心兴趣,容易使孩子形成狭窄的兴趣范围。孩子一生的道路还那么长,影响发展的因素又是那么多,过早地“定向”,难免事与愿违。而拓宽孩子兴趣的广度,无论孩子日后朝哪个方向发展,都是有益无害的。

  五、巩固强化

  孩子容易对各种事物发生兴趣,但低年级孩子跟学龄前儿童一样,由于兴趣缺乏持久性,兴趣的蓓蕾可以迅速开放,也可以立即枯萎。因此,孩子一旦表现出某种健康的兴趣,家长应及时给予强化,使之持久巩固。让孩子尽可能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巩固兴趣的最好办法。比如,孩子对您讲:“我的作业又得一个优。”此刻您千万别冷淡他,而应该鼓励他:“真棒,字写得好,老师才给优,努力学习就会得到更多的优。”如此,孩子对课业的兴趣才会越来越强。只有持久地巩固和强化兴趣,才能引导孩子在成才路上不断前进。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