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非常不喜欢去热闹的地方,已经五六岁了,和别人谈话的时候还常常脸红,一见到陌生人就焦躁不安。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
这样的孩子可能患有“社交恐惧症”,导致这种心理疾病的核心原因就是内心的自卑。在社会中,有相当多的人有这样的“社交恐惧”,但通过心理的调节都能逐渐解决障碍。
当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出现了紧张的情况,父母可以马上让他原地深呼吸,几次以后,紧张的状况一般能得到缓解。或者教孩子做一些放松的运动,比如说每天早晨做早操,也会有消除紧张的作用。但这些都不是根本的方法,如果想彻底解决问题,就要想办法帮助他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自信心。
那么,如何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呢?
(1)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当孩子出现“社交恐惧”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因为这往往是父母严厉教育的结果。而且在以后的教育中,父母要对孩子多鼓励、多爱护,少责备恐吓。
(2)帮助孩子扩大知识面,让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在社交场合中得到拥戴。比如说培养孩子独特的兴趣爱好,时常给他讲些小故事,带他去参观各种博物馆等,都能让他获得知识方面的自信。
(3)在社交活动结束以后,父母可以和蔼地和孩子一起讨论活动的一些细节,并告诉他遇到什么情况可以怎么办,当他对与人交往的技巧比较熟练的时候,自然也就有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