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不同阶段的孩子进行语言交流

疾病知识  2009-03-06 03:08:49  文章出处:
  要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多和孩子进行情感和语言交流。那么怎样和不同阶段的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呢?  一、六至九个月,多用儿化语  对半岁到一岁之间的孩子来说,主要是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多和孩子用儿化语进行交流。孩子到了半岁以后,已经有了理解语言的萌芽,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要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多和孩子进行情感和语言交流。那么怎样和不同阶段的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呢?

  一、六至九个月,多用儿化语

  对半岁到一岁之间的孩子来说,主要是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多和孩子用儿化语进行交流。孩子到了半岁以后,已经有了理解语言的萌芽,可以理解一些简单的口语,能对极简单的词语做出指令性反应。比如,妈妈说“狗狗”,孩子可能会到地上寻找,妈妈说“爸爸在哪?”孩子会去望或指挂在墙上的照片。这时妈妈可以多带孩子去观察周围常见的事物,并用儿化语的方式跟孩子交流,多讲一些简单、基本的名词和动词。有的妈妈认为孩子好像没有什么反应,自己讲了半天是不是白费力气?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虽小,但他同样能够接受外界事物,把语言和事物慢慢、逐步地结合起来,反复多次结合,孩子就能理解很多周围熟悉物体的具体名词,也能理解和表达简单动作的动词。如果妈妈和家里人很少抱孩子出去观察事物,也不大和孩子讲话,或者直接和孩子讲很复杂的语言,孩子根本听不懂,就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展。

  有些宝宝才六个月,妈妈就给他读故事,结果孩子东张西望,找东西玩,妈妈就会很着急。事实上,半岁的孩子,刚有理解话语的萌芽,仅仅能理解非常简单的口语,此时妈妈给孩子读故事,肯定是“对牛弹琴”。

  二、十个月到一岁时,多讲单句

  到了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已经能够理解简单句。这时妈妈就应该逐步减少儿化语,更多地用主谓结构、动宾结构、主谓宾结构的简单句去表达,如“小狗跑”、“吃蛋糕”、“小明找爸爸”等。有些妈妈在孩子一岁多,还一直使用儿化语与孩子交流,孩子说独词,妈妈也用独词的儿化语与孩子交流,这也会影响孩子口语能力的正常发展。

  三、一岁到一岁半多用复句

  到了这个阶段,孩子语言理解能力迅速发展,逐渐能够理解几百个名词和动词,这些名词和动词主要是儿童生活周围的,所熟悉的家室器物、人的称谓、动物(玩具动物),以及特征明显的身体器官的名称等。不仅能够理解简单句,也开始理解常用的问句、祈使句以及简单的复句。还逐渐能理解简单的故事情节。这个阶段和宝宝交流的语言,应该以简单句和简单的复句为基础,简单句不仅是主谓宾结构的句子,也包括简单的祈使句和问句。如“你干什么?”“哪里去?”“天啦!”简单的复句,主要是指含有形容词的状语结构句子,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要更多地使用形容词。如“好漂亮的花”、“宝宝跑得像飞机一样快”。妈妈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语言、表情、动作要融为一体,并且最好是在游戏中进行交流。

  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给孩子讲故事,但故事情节和结构应该简单,让宝宝能够听懂。

  四、一岁半到两岁,给宝宝讲故事

  一岁半到两岁阶段,有小部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妈妈应讲更复杂一些的句子,不仅要有更丰富的修饰语,也要有简单的定语。这时候可以给孩子讲情节稍微复杂一些的故事,井且故事要有一定的连续性。

  但经常有妈妈问:“我的孩子总是不喜欢听故事,我每次拿着书准备给他讲时,他都不听我说。我还没讲完,他就翻到别的地方去了。对于我讲故事,他只有两分钟的注意力,孩子为什么对听故事没有兴趣呢?”

  很多妈妈总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听故事不专心,但她们并没有反省自己讲的故事,孩子是否听得懂、是否有趣。在更多的时候,妈妈讲故事讲得很枯燥、乏味,照书念,缺乏感情和互动,因而孩子很难进入故事的情节当中,尤法专心听,当然也听不懂。也有的妈妈讲的故事情节太复杂,孩子同样听不懂。如果妈妈和孩子之间有较好感情交流的基础,孩子仍然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大都是孩子听不懂妈妈讲的内容。这时妈妈要检讨故事的难度和讲的方式是否合适。

  另外,有些孩子要妈妈讲故事井不一定是想听故事,而只是想和妈妈亲热一会。所以妈妈讲故事的时候,对孩子的衣情、态度一定要好,把孩子抱到怀里,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关爱,使得讲故事变成一次亲子交流的机会。

  除此以外,父母还应注重孩子社会语言能力的培养。儿童社会语言能力是以儿童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为基础的,在与其他成人和儿童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表情、行为、语言去理解他人,并通过自己的表情、行为和语言去和他人沟通交流。两岁以内的孩子通过语言进行社会交际和沟通的水平还很低,但是通过语言去理解对方,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父母多带孩子与其他宝宝和父母交流,在锻炼宝宝社会交往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宝宝社会语言能力的发展。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