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咳嗽仅是孩子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是人体自行清理呼吸道的办法。如果清晨孩子起床时轻微地咳嗽,这是在清理前一天晚上积存在呼吸道内的黏液,完全不必担心。三岁以下的幼儿咳嗽反射较差,可能咳嗽时间较长,如果家长急着给孩子服药止咳,痰液大量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就会造成气管堵塞,甚至窒息。由感冒、支气管炎、咽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引起的咳嗽,才需要有针对性地吃药护理。
引起咳嗽的非正常原因,中医认为,包括外邪入侵、体质虚弱、饮食失宜、护理不当等。
外邪入侵
外感邪气,首当犯肺。肺气不宣,清肃失职,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一般通称咳嗽。小孩脏腑发育不完善,各种外邪就更容易“乘虚而入”。
随着抗生素的普及,家长在孩子咳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上医院打吊瓶。但感冒咳嗽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治疗常无效,而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又普遍存在。适时合理的中药治疗,从长远来看,对小儿感冒咳嗽的恢复是有利的。
体质虚弱
小儿机体的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完善,抵抗力差。因此,孩子不仅容易感染,而且容易反复感染。因为抵抗力差,感染外邪后病情变化非常快,“外邪容易入里”。好多孩子在初期的流鼻涕、轻咳症状之后,很快出现气管炎甚至肺炎,病程变化非常快。
饮食不当
祖国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小孩子脾胃发育尚未健全,吃的东西多子;胃肠不能把这些饮食转化成营养,就会转化成痰浊。肺乃“储痰之器”,只有咳嗽才能把肺中的痰咳出来。
临床上,胖胖的孩子更容易咳嗽。吃得太多或经常吃高营养、高蛋白的油腻食物,也容易发生咳嗽。因为这类食物大多容易“上火”,同时也生湿生痰。孩子们爱吃的甜食或冷饮,也是生湿助痰的食物。
护理不当
孩子穿得很多容易“火”大,“火”大的孩子容易咳嗽,往往表现为干咳、少痰,痰黏不易咳出;相反,有的家长怕孩子夏天中暑,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孩子冻得够戗,这种情况下小孩也容易感冒咳嗽。
治疗用药不当也会加重病情;风热咳嗽用于风寒咳嗽的药,势必火上浇油、热上加热;外感咳嗽久治不愈,邪热逐渐发展到气管、肺,这就是外邪入里发展成内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