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小儿多动症效果好

疾病知识  2009-03-06 03:03:15  文章出处:
  多动症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疾病,患病率达3%-6%,且上升的趋势明显,需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来医院就诊的患儿家长对该病的认知相当匮乏,甚至存在诸多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诊治的顺利开展。  误区1:多动症不需要治疗  辨析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多动症儿童应尽早诊治。近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多动症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疾病,患病率达3%-6%,且上升的趋势明显,需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来医院就诊的患儿家长对该病的认知相当匮乏,甚至存在诸多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诊治的顺利开展。

  误区1:多动症不需要治疗

  辨析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多动症儿童应尽早诊治。近半数以上的多动症患儿成年后,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仍然存在,不会自然痊愈。

  误区2:治疗只是医生的事

  辨析多动症的诊治要求家长、老师、医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其中老师和家长的作用更大,他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和心理行为治疗,改善患儿的行为。仅仅依赖医生开药、孩子服药,疗效只能是有限和短暂的。

  误区3:单纯药物治疗就行

  辨析多动症强调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一般来说,对于轻症的患儿,采用心理行为治疗即可,但对中重症患儿,则需要加用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明显疗效。

  误区4:怕副作用拒绝用药

  辨析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目前治疗多动症最主要的药物是精神振奋剂,与其他的药物相比,精神振奋剂的不良反应还是比较小的。经过国内外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应用,发现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等并无明显的影响。

  误区5:不需要长期服药

  辨析多动症的病程较长,服药期也比较长,不能间断。一般以年计,可达数年,甚至有些患儿成年后可能仍需用药。

  误区6:每天只需服药一次

  辨析要做到全天控制症状,需要每天服药2-3次。除非用控释片,每天只需服药一次。

  误区7:服药就能提高成绩

  辨析由于药物能提高注意力及自控力,改善认知,患儿服药后成绩可能会提高。如果智力较差、或有其他影响学习的因素存在,即使服药,学习成绩也不一定能提高。更不能将服药后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评价药物效果的唯一标准。

  误区8:药物会使孩子变笨

  辨析药物用量过大或剂量增加过快后,有些患儿可能会神情木然。只要合理运用药物,这种现象就不会出现。至今尚未发现有患儿因服用精神振奋剂引起“变笨”或智力减退的报告。

  误区9:服药使孩子长不高

  辨析精神振奋剂抑制生长的作用与剂量有关,主要发生在服用苯丙胺的患儿身上。停药后身高会反跳,即使长期服药也不会影响患儿最终的身高。

  误区10:药物治疗会成瘾

  辨析服用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后,患儿注意力集中,多动减轻,冲动改善,但绝不会产生欣快感及情绪高涨等异常感觉,且所用的剂量较小,即使长期服药,一般也不会成瘾。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