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会引起儿童尿床

疾病知识  2009-03-06 03:02:55  文章出处:
遗尿症俗称尿床,医学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3岁以内的小儿尿床,是由于正常的排尿反射尚未建立,排尿不能自控。3岁以后,如果夜间仍不能控制排尿,就属于异常现象了。 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遗尿症俗称尿床,医学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3岁以内的小儿尿床,是由于正常的排尿反射尚未建立,排尿不能自控。3岁以后,如果夜间仍不能控制排尿,就属于异常现象了。

    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遗尿患者的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此种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继发性遗尿有些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脊髓栓系症。这种疾病并不少见,尤多见于女孩。但一般人,甚至有些医生都对该病缺乏认识,以致发展为脊髓神经功能永久性损害而造成严重残疾。

    脊髓栓系症是由于母亲怀孕早期感染病毒、严重缺乏叶酸(先天因素)或患儿做过腰骶椎管手术等(后天因素),造成脊髓下端栓系固定,脊髓受到牵拉发生缺血性病理改变,从而产生一系列神经畸形和功能障碍的症候群。随着年龄增长,脊柱脊髓发育和弯腰活动增多,神经组织的损害会逐渐加重。

    磁共振扫描(MRl)是诊断脊髓栓系症的主要方法,不仅可以明确有无脊髓栓系症,还可以了解并存的其他病理改变,如脂肪瘤、脊髓纵裂等。手术松解是目前治疗脊髓栓系症的唯一手段,已明确诊断的病人都适于手术。手术治疗可达到解除脊髓栓系和压迫,恢复局部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的目的。由于神经功能障碍多不可逆,为防止业已出现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和继续出现新的症状,提倡尽早手术。

    治疗越早,效果往往越好。

    本病起病隐匿,患者常就诊于儿科、泌尿科、骨科或神经科。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避免漏诊、误诊和延误治疗有重要意义。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