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时期由于整个消化道生理功能不够成熟,随着喂养方式的改变,婴儿大便的性状、颜色多种多样,排便次数也有多有少。但是只观察大便的次数、性质与颜色,不能准确说明哪种大便正常,哪种不正常。所以,日常生活中还要结合喂养情况以及孩子睡眠、吃奶、体重是否增加等情况综合分析。
1.新生儿大便中有血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大便中不应混有血。遇新生儿排干硬便时,常常在排便中混有少许或几滴鲜血,这可能是因为肛门裂伤引起的;有直肠息肉时,往往大便中也混有鲜血。上述两种情况应请小儿外科医生检查诊断。如肉眼观察到血便或血便与黏液混合,粪质少,患儿阵阵哭闹,应注意是否患有肠套叠。如果是血水样或果酱样大便并伴有发热、腹胀、呕吐,应考虑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也有的早产儿大便肉眼观察为黑绿色,经化验有隐血,这是因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强的原因,或为维生素K缺乏所造成的新生儿出血病,有时还伴有上消化道呕血等情况出现。综合上述情况,如新生儿大便中混有血应到医院做全面检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2.新生儿大便中有奶瓣
新生儿大便中的奶瓣多是未消化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而成的皂块,若量不多则没什么临床意义。喂牛奶的新生儿因牛奶中酪蛋白较多,不易消化,大便内常易见到酪蛋白的凝块。如奶瓣多、块大,说明新生儿消化不良,应当调整牛奶的浓度使之变稀,或煮沸时间再加长些,使蛋白颗粒变细容易消化,或暂时将牛奶上层的奶皮去掉,少食多餐,这样可使大便变稀,奶瓣消失。如果哺以母乳的新生儿出现上述情况也应减少每次喂奶量,少食多餐。
3.新生儿拉绿色大便
大便的颜色受胆汁化学变化的影响,在小肠上部胆汁含胆红素与胆绿素,故大便呈黄绿色,到结肠时胆绿素经过还原作用又变为胆红素,故呈黄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偏于酸性,由于氧化型细菌的作用,使胆红素部分地变为胆绿色,所以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正常大便略带绿色;但牛奶喂养的新生儿粪便偏碱性,则能够进一步还原而变成无色的粪胆原,所以大便颜色较淡。若牛奶喂养的新生儿排便呈绿色,则表示肠蠕动加速或肠道有炎症,遇有这种情况可到医院检查以判定是否有炎症。
贴心提醒
大便后,给女婴清儿臀部时,应注意从前面向后擦洗,防止引起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