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知道,适量吃甜柿子可通便,但在现实中,并非只要是柿子就甜,就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柿子有上千个品种,我们根据其在树上成熟前是否自然脱涩,把它们分为涩柿和甜柿两大类。我国的柿子大多属于涩柿,也就是说,直接在树上采摘的成熟柿子不是甜的,而是涩的。如果此时吃柿子,不但不能通便,还会加重便秘症状。这是因为涩柿含有一种植物酸叫单宁酸,也叫鞣酸,它有明显的涩味和很强的收敛作用。如果鞣酸(之所以说如果,是因为鞣酸在胃内还可发生其他反应或被分解)进入人体肠道内,可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层膜状物,减少肠道黏膜水分的分泌,导致大便干结。因此,在药理学上利用鞣酸的收敛作用,将其合成为鞣酸蛋白,使该物质在胃中不被分解,到小肠消化后再释放出鞣酸,从而治疗炎性腹泻。
鞣酸引起的便秘,在实际生活中是比较少见的,因为摄入过多的鞣酸在胃部可同食物发生许多对身体不利的反应,例如空腹吃柿子,柿子中大量的鞣酸、果胶在胃酸作用下便形成一些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硬块不能从胃中排到肠道,就会滞留而逐渐形成所谓的“胃柿石”。胃柿石可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胃梗阻。饭后再吃柿子,胃里有些食物“垫底”,可减少胃柿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