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须注重精神调养

疾病知识  2009-03-06 01:41:33  文章出处: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转归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因为不良的精神状态,如心理障碍、性格缺陷、情绪消极等长期存在或突然暴发,超出了中枢神经系统所能调节的范围,则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如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代谢过程障碍,各器官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削弱了人体对抗疾病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转归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因为不良的精神状态,如心理障碍、性格缺陷、情绪消极等长期存在或突然暴发,超出了中枢神经系统所能调节的范围,则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如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代谢过程障碍,各器官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削弱了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由此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良好的心理素质,愉快的情绪,以及良好的性格和环境适应能力,对大脑都有良性刺激,有利于保护和稳定大脑的功能,促使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调节,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同时,良好的精神状态还有助于消除过去的不良精神状态导致的不良的心理与生理变化,阻止病情的变化与发展,促使疾病的康复。

  不但心理因素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产生一定影响,而且糖尿病发病以后,病变本身亦往往直接影响病人的性格和精神状态,导致病人行为和康复治疗同时出现异常,如成年糖尿病患者,当一旦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时,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或忧郁情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儿童则更会怨恨自己患了这种慢性病,不能像健康儿童那样无忧无虑地玩耍、生活和学习,从而变得忧愁和畏缩,不愿与人接触,或者采取公开反抗的态度,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治疗。另外,此类病人需长期控制饮食和部分病人每日要注射胰岛素,加上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这些情况对工作、生活和婚烟可能有影响,其中男性有阳展、女性有性冷淡,更给家庭生活带来阴影。所以,很多病人常感到自卑,尤其是年轻病人,会产生心理和环境方面的适应障碍,出现烦恼、失望和沮丧等情绪变化。

  因此,糖尿病病人在康复治疗时,除注意控制饮食、合理用药及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外,还必须重视情志调摄和心理保健,消除心理紧张,摆脱在患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烦恼、沮丧等不良情绪,
这样才能使其康复治疗过程顺利进行,对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亦有积极的意义。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