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和反思花狸虎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和反思花狸虎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和反思花狸虎

1、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和反思花狸虎

  活动目标:

  1、观看舞蹈动作,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型;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花狸虎》伴奏。

  2、引导幼儿在乐曲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充分享受参与音乐创编过程带来的乐趣,同伴间学会合作与交流。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碰铃、圆舞板、铃鼓。

  2、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有一只可爱的花狸虎要出去找朋友玩,请小朋友边看老师的舞蹈边想一想它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1、老师表演舞蹈,幼儿欣赏。

  提问:花狸虎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2、舞蹈结束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想。

  通过讨论幼儿明确了花狸虎找朋友的过程(走――跑――找到朋友快乐的欢呼――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同时幼儿了解了乐曲的基本节奏型。

  3、逐步出示图谱,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二、观看图谱,引导幼儿创编声势讨论配器。

  师:我们用舞蹈的形式表现了音乐,现在请小朋友再帮老师设计一套声势动作。

  1、出示图谱,自由创编声势动作。

  师生讨论结果:走――拍腿,跑――拍肩,欢呼――跺脚,好朋友一起走――拍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老师的指挥,我们分组做一下声势动作。

  2、看老师指挥,分组做声势动作。

  师:小乐器看到我们玩的这么高兴,它们也等不急了。你们快点想一想小乐器怎样来演奏?

  3、教师出示乐器,集体讨论乐器的配置方案。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编,给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

  师:现在请小朋友拿起小乐器,看老师指挥演奏一遍。

  4、演奏阶段。

  (1)看教师指挥,幼儿用小乐器分组进行演奏。

  练习时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倾听,相互配合。对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决,注重培养幼儿以强带弱互帮互助的学习品德。

  师:我们用最漂亮的表情,最好听的乐声再来演奏一遍。

  (2)教师指挥幼儿进行多声部乐器合奏练习。

  师:小朋友,当我们在念“哼哪一支 哼哪| 哈那一支 哈”,表示快乐欢呼声的地方还可以怎样敲?

  (3)引导幼儿在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讨论,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新创编的节奏型。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种节奏呢?我们听音乐演奏一遍。

  (4)师生根据新创编的节奏型,进行演奏。

  师:这次我们交换乐器,再换一种新的节奏来演奏。

  (5)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师:有没有小朋友想当一当神气的小指挥呢?

  (6)孩子当指挥演奏一遍。

  (7)学演奏家站起来演奏一遍。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花狸虎和它的好朋友在小朋友们好听的乐声中玩的更高兴了,花狸虎想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出去玩,你们接受它的邀请吗?(接受)好,我们一起出发吧。(听音乐做动作下场)

  活动反思:

  本堂课打破了打击乐以单纯的奏乐活动为目的的课堂模式,把舞蹈的形式加入其中,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能够动静交替,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图谱的设计使用,让孩子们有了具体的感知对象,使原本抽象的乐曲,具有了形象化的特点。依据图谱设计声势动作和配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关系融洽,展现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缺点方面,安排的内容有点多,一节课上起来有点仓促,可以适当分解内容,减轻幼儿课堂压力。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体现“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理念。整堂课充分调动幼儿多方感官,幼儿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中体验音乐,交流互动。我想,好的音乐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2、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昆虫音乐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看图谱,表现简单的节奏型。

  2.初步尝试听旋律拍出简单的节奏型。

  3.尝试用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型。

  4.对器乐演奏活动产生兴趣,并喜欢演奏。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螳螂、蟋蟀的外形特征及叫声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2.《昆虫音乐会》教学挂图、音乐CD。

  3.节奏图谱一张,打击乐器木沙铃、沙锤、沙蛋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图片,创设游戏情景,激发活动兴趣。

  森林里面要举办一场隆重的昆虫音乐会,有很多昆虫都要来参加,你觉得会有哪些昆虫会来呢?

  2.教师出示三种旋律及节奏型,以螳螂、蟋蟀及蝗虫三种昆虫依次出场为线索,引导幼儿分别认识三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够用身体进行表现:

  (1)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踏脚的方式表现节奏型XXXX︳XXX-︳,并跟随乐曲旋律表现。

  (2)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拍手的方式表现节奏型XXX-︳XXX-︳,并跟随乐曲旋律表现。

  (3)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模仿蟋蟀的叫声表现节奏型XXXXXX︳XX- - -︳并跟随音乐旋律表现。

  3.播放《昆虫音乐会》乐曲,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连贯的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4.尝试学习用乐曲进行演奏。

  (1)逐一出示沙蛋、沙锤、木沙铃,介绍乐器,分发乐器,让幼儿尝试探索乐器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指令、哼唱旋律带领幼儿尝试演奏乐器。

  (3)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幼儿演奏乐曲。

  (4)播放乐曲,带领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可以用语言节奏帮助幼儿控制好自己声部的节奏。 从单声部敲奏过渡到多声部合奏会给幼儿的听觉器官带来一种新的刺激。学习合奏,也是学习合作的开始,不仅动作要协调,还需学会倾听,以便能和谐地演奏。 在“昆虫音乐会”的情景中可鼓励幼儿表演其他昆虫的鸣叫声,进一步激发喜爱昆虫、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雪花和雨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学习分辨歌曲的前奏和间奏。

  2、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学会对唱,在一方唱的时候另外一方要保持安静倾听,然后马上接唱,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要引导幼儿创编,做出和同伴不一样的造型。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雪花” “雨滴”“窗户”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老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数“1、2、3”给小朋友一个惊喜,向天上抛雪花,问幼儿:是谁从天空中飞下来了?(雪花)雪花怎样飞下来的?(是沙沙沙的飘下来的)请幼儿做一做雪花飘下来的动作。做后提问:什么季节会有雪花啊?(冬天)老师说:对了,雪花从天空中飘下来,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

  2、老师告诉幼儿,雪花是唱着歌飘来的,你们来听听,(放录音)完整欣赏后提问:歌曲叫什么名字?歌里都有谁和谁啊?

  3、幼儿学唱第一段。小朋友们,我们也来学唱雪花的歌吧。(放录音,跟录音唱2次)

  4、学习第二段。提问:“刚刚小朋友听到录音机里唱了小雪花还唱了谁啊?”(雨滴)那雨滴敲着窗户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哗啦啦、咚咚咚、滴滴嗒)对了,有时候小雨滴的声音是哗啦哗啦,有时候是咚咚咚,有时候是滴滴滴的声音,我最喜欢春天了,我们一起来唱春天的小雨滴吧。{唱2次}

  5.请小朋友站起来,完整的和老师边唱边做一次。

  6、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第一段,老师问,小朋友回答。第二段。小朋友问,老师回答。

  7、老师放录音,告诉幼儿分辨歌曲中的前奏和间奏,

  8、请幼儿听音乐,在前奏和间奏的部分,自己做一个静止不动的造型,可以是雪花,雨滴,大树,房子。小鸟。小兔,等等,进行歌表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雪花和雨滴音乐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以带来惊喜的方式抛洒雪花引起幼儿的兴趣,重点是为了让幼儿能够学会第一段的歌曲,难点是引导幼儿能够掌握第一段的歌曲后,创编出第二段的歌词。 学第一段的歌曲时,我通过清唱让幼儿逐步听清,但是因为我的紧张,忘记教幼儿,然后幼儿复述并学习歌词,在引导幼儿串连起来朗诵、演唱,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演唱。第一段掌握好后。通过听磁带,第二段歌词的变化进行创编内容,引导幼儿讲出“雨滴”出示图画让幼儿,按着“雪花”的那一段进行编唱。创编的过程中,通过老师提问,雨滴的声音,教师利用清唱的方式,让幼儿清楚的理解、掌握“雨滴”的歌词。结尾部分,幼儿扮演雪花和雨滴,边唱歌,边跳舞,很快乐…在课开始时幼儿通过撒雪花这边带有一定的乐趣性,掌握第一段歌词比较顺利,到了第二部分时,幼儿通过的我出示的雨的图标能够很好的进行联想创编,还会跟老师做动作,跟着我的提示去表演创编,但是在幼儿学唱会歌曲后,设计了一个游戏对唱环节,却因为我的紧张而忘记了,是本次课我最大的遗憾,最后幼儿还是基本掌握了这首歌曲,也能按照歌曲的节奏边唱边做,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感知季节的变化和对大自然的认知有了引导幼儿学习这首歌的意图,同时间在歌曲中的对唱环节还可以增进幼儿间的友谊,愉悦幼儿的情绪。

4、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快乐的旅行活动》含反思

【说教材】

  根据建构式课程《豆豆和爸爸去旅行》设计的,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幼儿多次倾听音乐,以旅行中的各种游玩让从孩子们生活经验中来能引起孩子共鸣的事物的为情节、情境把音乐具体化;让幼儿渐渐学会合作,解决活动中合作的方式、方法,初步尝试轮流合作的方法,使所有的教育教价值都蕴藏在了生动、有趣的活动中。

【说目标】

  1、用肢体语言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培养幼儿音乐的感知力。

  2、了解集体游戏游方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3、让大家体验一起旅行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说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幼儿用不同方式感受音乐的节奏、结构;

  难点:根据音乐创造性的用肢体表现旅游的情景,同时初步尝试轮流的合作方法。

【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才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取游戏法、提问法、操作练习法、情境教学法。

  运用这些方法是为了让孩子易于接受的同时引导幼儿探索和思考的表达方式,培养动作的协调性和游戏中的合作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给予激励法,让幼儿对乐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音乐游戏更加热爱。

【说准备】

  为了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我做了一下准备:

  1、各色旗五面分别写上数字;大纸一张、记号笔一支;

  2、幼儿人数,小椅子围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说说快乐的旅行。

  2、师:“老师最喜欢出去旅游了!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里旅游?那里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

  (分析:谈话导入,经验分享,以“旅行”为话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感受快乐,表达生活中最喜爱的)

  二、基本部分:感受音乐,体验合作。

  1、初步感受音乐。

  (1)今天老师邀请你们参加我的音乐旅行团,旅行的时候有首动听的曲子,仔细听——播放音乐。

  (2)师:“你觉得什么地方特别好玩呀?曲子里有一种很特别的声音,谁来学一学?”

  (3)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注意里面的“︱酷 0︱酷0︱酷 气︱气 -︱”,并带着孩子一起念音乐里的这个部分。

  (4)师:“猜猜看,什么是酷气气?”

  (5)师:“旅行中玩得最开心的时候就会说︱酷0︱酷0︱酷 气︱气 -︱”。

  (6)师:你觉得旅游的时候什么事情让你感到最开心!

  (7)引导幼儿交流交、分享或者想象自己旅行时候的快乐时刻,重点引导幼儿交流在游玩,如爬山登上山顶时的快乐。

  (8)师:“海边游玩真开心,就让我们一起到海边做快乐的事,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说︱酷0︱酷0︱酷 气︱气 -︱”。(具体的事情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来,如“玩水”、“堆沙”、“游泳”等,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快乐地表现,也可以说别的快乐事情)

  (9)师:“登山时,登得越高,看得越远!登上山顶望一望,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投入到登高望远的情境中。)

  (10)师:“登上山顶,看到美丽的景色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刻,让我们大声地说︱酷0︱酷0︱酷 气︱气 -︱”。

  2、通过图谱和律动进一步感受音乐。

  (1)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旅行吧!先去海边走一走,爬上高高的山,登上山顶啦!(播放音乐,教师随着音乐绘图谱。)

  师:“发现了吗?音乐到哪里我们开始上山?”(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结构)。

  师:“一共要爬几次才到山顶?”

  (2)引导幼儿坐着,用自己的两只手指当两条腿,平放的膝盖想象成海边的平地,身体想象成高山,并找找山脚、山腰、山顶等位置。

  (3)教师和幼儿一起听着音乐律动——A段“海边走走”、B段“登山”、C段“酷气气”。

  (4)教师指图谱,幼儿律动。

  (5)个别幼儿指图谱,教师和幼儿律动。

  (6)请幼儿站起身大胆创编A、B两段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配合音乐优化动作。

  (分析:通过幼儿会议旅游情景,让幼儿感受快乐,用肢体表达快乐,学习快乐语录:酷 酷 酷气气)

  将音乐融入旅行游戏中,让幼儿探索用不同的旋律再现旅游。

  3、合作游戏“快乐的旅行团”。

  (1)教师出示“导游旗”。

  师:“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音乐旅行团,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游览的地点是海边和高山,我们一起手拉手出发吧——”

  (2)教师当导游领着孩子们一齐手拉手游戏。

  (3)把导游旗递给个别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旗子上的数字找到相应的游客人数组团;出示另外两面导游旗引导幼儿分别组团,在音乐声中三个旅游团一同出发。

  (4)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想做导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轮流的方法合作游戏,并且明确在音乐进行到“酷气气”的时候进行轮换。三个旅游团在音乐声中游戏并轮换导游的角色。

  (分析:设置旅行团旅行,制定游戏规则,要求幼儿根据导游旗的颜色和数字选择旅行团,进一步感受音乐)

  三、结束部分:提出新的旅行点,延伸活动内容,幼儿听音乐往外走。

  师:“除了海边和高山,你们还想到哪里玩呀?”

教学反思:

  旅途后,以回忆的形式再现旅行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事情。结合孩子们之前旅行的照片,谈谈“和谁一起去”、“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等问题,引出对旅行的快乐体验,活动重在引导孩子们讲述的能力或者讲述的方法。

5、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活动《大鼓与小鼓》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大鼓与小鼓

活动目标:

  1.区分音的强弱。

  2.学会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

  辨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活动难点:

  会正确表现声音的强弱。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

  1.用身体动作表现强与弱。如:拍手和点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认识强弱记号。

  教师准备两幅图片,上面画有f和p,告诉小朋友f表示强,p表示弱,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3.学习歌曲《大鼓与小鼓》

  (1)小朋友敲击大鼓、小鼓,进一步感知音量的变化。

  (2)欣赏并学唱《大鼓与小鼓》,小朋友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大鼓、小鼓的强弱变化。

  4.用节奏乐器演奏,注意声音的强弱并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室里放置强弱记号f、p。

  2.表演唱《大鼓与小鼓》。

评量:

  能用动作、音量表现声音的强弱。

分析:

  此次活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知强弱,通过学唱歌曲辨别强弱,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声音的强弱,从而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6、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雨点和小青蛙》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体验乐曲亲切柔和的意境。

  2、借助观察的经验,尝试用夸张的手法创编不同的下雨动作和青蛙的各种有趣动态。

  3、结合幼儿生活,教育幼儿团结友爱,分享快乐。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光盘、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律动入场,谈话导入。

  二、学习创编小雨点和小青蛙的动作。

  (1)学习小雨点动作,欣赏A段音乐

  1、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做小雨点动作。

  2、创编舞蹈动作,同伴分享。

  3、集体完整表演小雨点的动作。

  (2)学习创编小青蛙动作。

  猜谜引入:阔嘴巴呱呱叫,会游泳会跳高,不吃米不吃草,我们庄稼它来保。

  1、观看视频,启发幼儿创编青蛙的动作。

  2、欣赏B段音乐,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做青蛙的动作。

  3、集体完整表演小青蛙的动作。

  (3)创编表演。

  幼儿分角色扮演小雨点和青蛙,听音乐进行表演。

  三、扩展活动.

  结合幼儿的生活,教育幼儿团结友爱,分享快乐。

  四、结束活动。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退场。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7、中班音乐课教案《小雨和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旋律,尝试随着三拍子的音乐按下雨、浇花和喝水的情节做动作。

  2.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3.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位置呈马蹄形,以便活动时幼儿两两结伴。

  2、音乐磁带,录音机

  3、幼儿用书:《小雨和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

  教师:春天来了,鸡宝宝、鸭宝宝们急着要破壳而出,出来玩了,我们一起来唱《小小蛋儿把门开》,把它们请出来吧!

  (二)幼儿感受乐曲《小雨和花》的旋律和结构,在教师的引导下,随音乐有节奏地做下雨,喝水长大、开花的动作。

  1、教师:春风吹起,大地复苏,盼来了绵绵春雨。春雨滴答滴答地下,滋润着小花小草。(A段音乐起,教师带着幼儿按乐句做小雨从上而下飘落的动作。每2小节为一句,在每句的句末休止符之前,轻声说出“滴答”,并用手指轻触双腿,表示雨滴落到花上)

  2、教师:小花在小雨温柔的呼唤下渐渐醒来,她轻轻抖动着花瓣,舒展着身姿,享受着雨露的滋润。(B段音乐起,教师带着幼儿随乐句做花儿点头、逐步向上生长的动作。每4小节为一句,4句之后,小花长大)

  3、教师:看着小花的成长,小雨满心欢喜,他再次辛勤地播撒雨露。(A段音乐起,动作同前)

  4、教师:感谢你,小雨滴,呼唤我、呵护我,我要为你开放。(B段音乐起,教师带着幼儿做花儿长大,开放的动作,每一句开一朵花,鼓励幼儿用身体做出不同的花朵造型,及时反馈幼儿的动作并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学习)

  (三)幼儿两两结伴,在教师的启发下岁音乐舞蹈,表现小雨和花之间相互关爱之情。

  1、幼儿观察幼儿用书《小雨和花》,感受小雨和花之间的友情。

  教师:你们来说一说,小雨和花事什么关系?假如我是小雨,我该怎样表达我对小花的喜爱?假如我是小花,我该如何表达我对小雨的感激?下面请小朋友两两结伴,听音乐来表演。

  2、教师反馈几组幼儿的表演,引导幼儿通过眼神交流、动作交流,表达小雨和花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

  (四)幼儿分角色,在圆圈上表演《小雨和花》。

  教师:现在请所有的女孩子扮演美丽的小花。请你们到中间来,手拉手围成一个小圆圈当花坛,然后你们蹲下“睡觉”,等待着小雨的来到,请所有的男孩子扮演辛勤的小雨,请你们到这个圆圆的花坛边,找一个小花,准备好播撒春雨。(A段音乐起时,教师带男孩子按逆时针方向每一个乐句“浇灌”一朵小花;B段音乐响起时,男孩子蹲下,观察小花的生长,教师不断地运用赞美的语言和积极的神态对幼儿的表演给予及时的肯定;B段音乐再次响起时,鼓励小雨和花做出不同的合作造型)

  (五)玩游戏“碰一碰”

  教师:小雨和花成了最好的朋友。小朋友们都来跳舞,为他们庆祝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课件帮助幼儿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内容,表现小雨和小花的不同的动作。幼儿能用不同的动作创编小雨落下来的动作。但是在第二段的时候,小花喝水和长大的动作幼儿表现动作不明显。特别在分角色表演时,孩子没有分清两段音乐的区别,看不出小雨和小花的角色,动作混在一起,看不清楚。

8、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蜗牛和黄鹂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感知理解歌曲中的角色,知道蜗牛的特征,体会歌曲所表现的诙谐幽默的情感。

  2、通过倾听范唱,感知地方童谣的特色,把我“阿”字重叠的表现手法,学习演唱歌曲。

  3、对地方童谣有兴趣,初步感受小蜗牛坚定的信念。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小蜗牛,小鸟图片各一个、长长得葡萄藤、紫色的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讲故事,感知歌曲的背景内容。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

  2、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蜗牛和黄鹂鸟》的故事:小蜗牛家门前有一棵葡萄树,葡萄树和小蜗牛是好朋友,它邀请小蜗牛去他家吃葡萄,当葡萄藤刚长出绿色的嫩芽的时候,小蜗牛就背着重重的壳出发了,他一步一步的沿着葡萄藤向上爬,猜一猜,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有一首歌会告诉我们答案的,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幼儿倾听歌曲)

  2、老师出示图,你听到歌里说了什么?小蜗牛遇见了谁?它对蜗牛说了什么?小蜗牛听了黄鹂鸟的话,是怎么回答的?你觉得黄鹂鸟怎样?

  三、学习歌曲。

  1、下面我们再来听听歌曲,找找这首歌什么地方比较好玩,找找什么地方跟我们以前唱的歌不一样?我们应该怎样唱?

  2、告诉幼儿这是一首台湾童谣,幼儿说一说这首歌什么地方比较好玩,找找什么地方跟我们以前唱的歌不一样?

  3、带领幼儿唱一唱富有地方特色的“阿”字。

  4、看图片完整的演唱歌曲。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的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

  6、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唱。

  7、想一想,小蜗牛爬到葡萄藤上时,葡萄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为什么?

  8、老师在葡萄藤上添画一串一串的葡萄。

  9、你喜欢这首歌吗?你喜欢小蜗牛吗?为什么?

  四、音乐活动:摘葡萄。

  1、小蜗牛爬上葡萄藤终于吃到了甜甜的葡萄,葡萄藤上的葡萄又大又多,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摘葡萄吧。

  2、幼儿随音乐边唱边摘葡萄:藤上许多紫葡萄,一串一串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葡萄,身体健康多快乐。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不足就在于准备不够充分,这一课时去完成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在教授新歌学唱的时候时间不够用,使得内容有所压缩,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矫正一些唱的不准的音节。在表演这一环节上,虽然这节课学生在表演的形式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老师没有参与其中,只是起到了一个指导的作用,还是不够的。

9、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山上音乐家》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山上音乐家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二)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10、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拔萝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安静的倾听音乐,感知生动、有趣的音乐形象。

  2、在边听、边说、边表演中体验听音乐、表现音乐形象的快乐,乐意进行歌表演。

  3、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大萝卜四个,小动物和人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操作道具引发兴趣:

  有一位老公公种的萝卜丰收了,萝卜长的特别大(出示道具大萝卜),他一个人能拔动吗?(拔不动)那怎么办呢?请听歌曲“拔萝卜”

  二、安静的倾听旋律,感受旋律的生动、活泼。

  歌曲中请谁帮忙拔萝卜?(老师和幼儿一起按角色出场顺序叫每个角色的名字)

  三、教师用生动、跳跃的声音清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故事的内容和角色。幼儿可以跟着拍拍手,拍拍脚,做做想做的动作和事情。

  四、表演游戏:

  1、分段练习表演:老师带幼儿扮演每一个角色,按着表演的顺序,学演每个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

  ① 学演老公公的动作、语言(语速慢、语调低)(快思教案 www.banzhuren.cn)。

  ② 学演老婆婆的动作、语言、表情。(走路的动作、语速慢、语调低)

  ③ 学演小弟弟的动作、语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语调高)

  ④ 学演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动作、语言、表情。(动作、叫声)

  2、全班幼儿一起表演一次。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个角色的头饰。(这些道具是老师为小朋友准备的,分四大组请小朋友表演。)

  幼儿分组表演,老师辅导。

  演后讲评:表扬表演认真、动作形象、声音响亮的幼儿。

  五、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萝卜的营养可大了,吃了萝卜,身体好。老师念儿歌:

  萝卜好,萝卜好,

  又脆又嫩味道好,

  红烧萝卜香又香,

  小朋友吃了营养好。

  我们一起把大萝卜送到厨房间,烧莱给大家吃好吗?(幼儿一起做抬萝卜的动作下场)

  活动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选材欠妥,音乐《拔萝卜》虽然耳熟能详,但是段落过多,人物的出场在歌词中要唱正确,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太大。建议作为音乐欣赏来进行。另外,评课中,老师们的建议也是可取的,表演环节可以提前来进行,这样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它们对这个故事情节感兴趣;还有,在师幼共同表演环节,教师可以扮演小动物的角色,要表演唱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来说(谁谁谁,来呀!)而不是扮演“萝卜”这一静态的角色,不利于在活动中指导幼儿了。但在本次活动设计中,可取的地方是,可以利用图片和音乐结合的方式,将这个音乐作品更完整地呈现给幼儿(用多媒体放图片,用录音机或钢琴录音播放音乐,从视觉、听觉两种感官给幼儿更深的感受)

  本次的期中开课,我从自身找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教材了解不透彻,还不能好好的掌握。其实,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适合他们的材料,选材很重要。一个活动,选材不恰当,那教学活动开展起来将会大打折扣。所以,今后的开课活动,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教材,给教学活动开个好头!

11、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雨和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旋律,尝试随着三拍子的音乐按下雨、浇花和喝水的情节做动作。

  2、将日常观察到的雨点下落情景用舞蹈动作表演,通过夸大动作幅度来表现不同的雨点落下时的姿势,以及小花喝水时快乐的神态。

  3、在表演中体验小雨对花的关爱以及花对小雨的感激之情。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过下雨景象或观察过浇花过程。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乐曲《小雨和花》,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

  师:“小雨在干什么?”

  二、欣赏课件,熟悉乐曲的内容。

  师:“小雨和小花在做什么?”

  三、教师引导幼儿创编A段小雨落下的动作。

  1、教师启发幼儿做小雨落下的动作。

  师:小雨是怎样落下的?从哪儿落到哪儿呢?

  2、教师唱谱,幼儿重点练习按乐句做小雨由上而下落下的动作。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口吻检查幼儿是否在乐曲休止的时候蹲下。

  师:小雨有没有落下来啊?怎么落下来的?

  3、教师带领幼儿练习A段,重点带领幼儿通过手部抖动、摇手腕等动作表现小雨。并练习边走边做小雨落下的动作。

  四、教师引导幼儿创编B段动作。

  1、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示花喝水时快乐的样子。

  师:小花喝水吗?那你们来做做小花喝水时高兴的样子。

  2、教师做雨点的动作,幼儿练习随雨点方位调整自己身体的姿态。

  师:小雨点来了,小花要看这小雨点。小雨点在哪个方向,小花就要朝着那个方向和小雨点做游戏。

  3、幼儿随音乐完整地练习B段。教师引导幼儿从动作、表情上表现出快乐和感激之情。

  师:花开心是什么样子?除了可以用动作表示,也可以用什么样表情让人感觉小花很快乐呢?

  五、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表演两次。

  1、教师分配角色,指导扮演花的幼儿散点站位。

  2、教师引导一部分幼儿当小雨,然后随音乐分角色表演。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赞美的语言和积极的神态对幼儿的表演给予及时的肯定。

  3、交换角色,听音乐再次完整地表演。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课件帮助幼儿区分两段音乐的不同内容,表现小雨和小花的不同的动作。幼儿能用不同的动作创编小雨落下来的动作。但是在第二段的时候,小花喝水和长大的动作幼儿表现动作不明显。特别在分角色表演时,孩子没有分清两段音乐的区别,看不出小雨和小花的角色,动作混在一起,看不清楚。

12、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走路》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中速度、力度的变化及切分音符。

  2、根据四种动作走路的不同姿态,选择四种不同的唱法。

  3、努力与同伴共享空间,合作进行游戏。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了小鹿、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等四种动物。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语言节奏训练,帮助幼儿掌握歌词与节奏。

  ⑴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歌词。①“小鹿是怎么走路的?”(小鹿走路跳、跳、跳。)②“小鸭子是怎样走路的?”(小鸭子走路摇、摇、摇。)③“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小乌龟走路爬、爬、爬。)④“小花猫是怎样走路的?”(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⑵教师带幼儿练习语言节奏。如:

  ×××|×××|××××|×-|……

  (白)小鹿走路跳跳跳

  2、学唱新歌。

  ⑴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⑵请幼儿跟教师轻声学唱,提醒幼儿唱准切分音。

  ⑶引导幼儿比较四种动物走路的姿态,启发幼儿用四种不同的唱法来表现力度、速度的差异。(用跳跃、平稳、缓慢、轻柔的歌声分别表现四种动物的形象。)

  ⑷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四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

  3、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物走路的动作。

  ⑴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动物走路的动作。

  ⑵鼓励幼儿大胆地找空间边唱歌边学动物走路,注意不与别人碰撞。

  4、分角色演唱。

  ⑴指挥幼儿按乐句分四组接唱,一组唱一种动物。

  ⑵鼓励幼儿自愿上来表演接唱,四人一组,一人唱一句。(可多请几组幼儿接唱。)

  活动建议:

  可创编新的歌词及新的动物走路的动作。

  本活动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学唱新歌,第二次可进行歌表演,且分角色演唱。

  活动反思:

  优点:我设计的是中班音乐活动歌曲《走路》,《走路》描绘出四种小动物走路姿态的幼儿歌曲,曲调简短、精练、形象,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运用“蹦蹦跳”、“摇啊摇”、“慢吞吞”、“静悄悄”生动的表现出小兔、小鸭、小乌龟和小花猫四种小动物走路的姿态,对这首歌曲进行感情处理,歌唱的时候 “蹦蹦蹦蹦跳”要用跳音的歌唱方法,表现出小兔的活泼好动,“摇啊摇啊摇”要用连音的方法歌唱来表现小鸭一步一步稳稳地走路形象。“慢吞吞”要放慢速度歌唱来表现小乌龟的慢性格。“静悄悄”则要用弱音的方法去歌唱表现小花猫走路的特点。我先创设出浓厚的森林音乐会的情景,用引导、鼓励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幼儿特别喜欢这首歌,因此活动中很积极,情绪愉悦,活动气氛特别好。

  活动的目标定位恰当:1、知识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把握好节奏。2、技能目标:初步学习用跳音、连音、渐慢、渐弱演唱歌曲。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听指挥团结协作的分角色进行歌表演。3、情感目标:萌发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为达到目标我活动之前给幼儿看了直观形象的小兔、小鸭、小乌龟和小花猫走路姿态的视频资料,并带领幼儿学会了歌词及动作。本节活动我准备了节奏卡图片,开始及结束走路的钢琴伴奏,帮助幼儿很快的熟悉节奏、学会演唱歌曲。

13、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小红帽》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看图谱用打击乐器为乐器伴奏。

  2、认识木鱼,同时探索快速演奏铃鼓的方法。

  3、自己演奏的同时,注意倾听同伴的演奏,努力使自己演奏的节奏和音量与同伴保持一致。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乐曲《小红帽》,能较为熟悉地随乐曲有节奏地说语音总谱。

  2、动作图谱一张;乐器:响板、碰铃、铃鼓若干;乐器声音卡四张;

  3、幼儿分三组,座位为马蹄形,乐器先放在幼儿椅子底下。

  【教学重点】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看教师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总谱,为乐曲匹配合适的乐器。

  【活动过程】

  一、小红帽图片导入

  师:小朋友都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小红帽在去外婆家上了大灰狼的当,(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好不容易才被猎人救回来。今天小红帽又要去外婆家了,这次在森林里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根据故事,出示节奏谱,学习节奏型。

  1、完整的听音乐想象故事情节。

  播放歌曲《小红帽》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后,想象故事是什么样的。

  2、教师分段播放音乐,讲述故事,并出示节奏谱。

  播放第一节音乐后,提问幼儿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教师说出快乐的走走、跑跑。引出节奏型X一X一X X X一。幼儿学习打出节奏。

  播放第二段音乐后,提问幼儿故事会是什么样的?教师说出遇到大灰狼了,很紧张。引出节奏型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幼儿学习。

  播放第三段音乐后,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大灰狼掉进陷阱里了,小红帽得救了。引出节奏型X一 X一 X一 X一 X X X X X X X X ,幼儿学习。

  3、听音乐、看节奏谱,完整拍打节奏。

  师:请小朋友们听音乐,看节奏把小红帽在森林里发生的事情用小手拍出来吧!

  除了拍手,我们还可以身体的其他什么地方呢?现在我听音乐,看节奏,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吧!

  三、初步学习看图谱和指挥,打击乐曲。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为乐曲配制乐器。

  幼儿分别讨论三小节用什么乐器,可以说几种配器方案。

  2、教师选择一种配器方案,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分组做好,看指挥分乐器打击来练习。

  3、师:小红帽一个人在森林里走走跑跑,我们可以用声音比较轻的乐器来伴奏,小红帽见到外婆,高兴地笑起来,我们可以选择声音比较响亮的乐器来伴奏。

  4、教师哼唱,幼儿尝试打击。

  5、听音乐,看指挥,一起合奏。

  6、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四、情景讲述,一起欢唱。

  师:小红帽把大灰狼送进了陷阱,她很高兴。我们小朋友把她的故事打了出来,你们高兴吗?

  【活动反思】

  进入中班后孩子们首次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本次活动原来准备用小铃、圆舞板、铃鼓,但受学校已有的乐器数量影响改为铃鼓、串铃、木鱼,(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这些乐器的使用方法就花了不少时间,然后看指挥演奏又是一个难点,好在小红帽乐曲比较熟悉,因此孩子们还是打击乐活动有了一个较好的了解,这节课比我预期的时间要长,因为中间有很多预想不到的突发状况,例如对之前学习的乐器使用方法掌握不牢固,个别幼儿需要重新指导幼儿太多。另外活动内容有点多,以至于课堂节奏有点快没有留出给孩子们消化的时间。授课效果比较满意的是找男女幼儿分别表演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男女分别表演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要是能在区域中组织幼儿演奏那就更好了。

14、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唐老鸭瘦身》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初步理解音乐三段体的结构。

  2.根据根据音乐节奏及乐句变化创编健身动作。

  3.了解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瑞典狂想曲》片段(附后),胖鸭、瘦鸭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

  1.出示胖鸭图。嘎嘎嘎,谁来了?它长得怎么样?(胖胖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胖鸭的大肚子。

  二、感受及表现

  1.探索A段动作

  ①唐老鸭自从住进迪斯尼乐园后就开始变懒了,每天吃很多食物,又不运动,结果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你们听,它来了。

  ②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节奏Xx,Xx,,探索表现胖老鸭摇摇摆摆、笨手笨脚的样子。

  2.探索B段动作

  ①幼儿倾听B段音乐,感受其与A段音乐的不同。

  ②唐老鸭胖得连路都走不动了,它心里可着急了,怎么办呢?(.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通过运动来减肥。)它会做哪些运动呢?

  ③引导幼儿大胆想像,自由探索唐老鸭可能做的健身动作。

  ④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各自表现。

  (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不仅帮助幼儿感受了音乐,而且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创编动作,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探索C段动作

  ①出示瘦鸭图。正像小朋友所希望的那样,通过运动胖老鸭变瘦了。它变瘦以后走路会变得怎么样呢?请你们听音乐想像一下。

  ②幼儿根据节奏表现减肥后的唐老鸭轻快的动作。

  ③减肥后的唐老鸭参加了动物运动会的100米赛跑,你们猜他得了第几名? ④引导幼儿在乐曲结尾表现唐老鸭快速奔跑的动作和得冠军后的激动表情。

  (评: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螺旋式上升的音乐结构相得益彰,音乐的高潮和幼儿情绪的高潮得到了有机统一,幼儿在表现音乐形象的同时,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三、完整表演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设计的情节、动作进行表演。

  2.通过这个故事,唐老鸭懂得了什么?

  延伸活动:

  1.提醒幼儿注意合理饮食,加强锻炼。

  2.在表演区投放录音机、磁带和表演材料,供幼儿表演用。

  (评:教师创编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将音乐中原本较难理解和表达的意境表现了出来。幼儿在趣味性和游戏性的环境中享受到了音乐活动的乐趣,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活动反思:

  音乐这种借助旋律来诠释意境的艺术方式,必须通过静静地欣赏才能感受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但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这一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执教者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将原本比较难以表达的意境表现了出来,且那么自然和谐,听来让人感觉仿佛音乐叙述的原本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幼儿在趣味性和游戏性浓郁的环境中,既享受了音乐活动的乐趣,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15、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买菜》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买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事,放学回家后大人去菜场买菜都会带着孩子,孩子们对买菜这种活动已经耳濡目染,耳熟能详了,平时在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也会扮演成人进行买菜活动。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让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学习新的音乐技能,何乐而不为呢?选择的内容来既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又为生活所服务。

  活动目标

  1、 借助图谱理解歌词,能唱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2、 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和老师的提示下推出相应的歌词。

  3、 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难点:幼儿能掌握歌曲中没有伴奏的地方

  活动准备

  1、根据歌词画的图谱一张

  2、节奏卡

  3、菜市场图片一张

  4、音乐《买菜》

  活动过程

  一、 律动《去买菜》

  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菜市场。(音乐:买菜)

  师:今天我们玩个办家家的游戏,现在我们就去买菜好吗?

  1、发声练习(这是什么菜)

  卖菜的“阿姨”说:你们认识这些菜吗?

  1 2 3 4 ︱ 5—︱ 5 5 ︱ 5 5 ︱ 5 4 3 2 ︱1 —︱

  师: 这 是 什 么 菜 幼: 黄 瓜 黄 瓜 这 是 黄 瓜

  2、游戏(买菜)

  买菜“阿姨”说:我这的菜又多又好,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告诉其他人好吗?(出示节奏卡)

  幼儿用接诵的方式说出菜名。(.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二、歌唱《买菜》

  (1) 出示图三

  巩固幼儿掌握好歌曲中没有伴奏的地方。

  (2) 教师示范唱歌曲《买菜》

  示范唱第一次提问:歌曲中还买了哪些菜?

  示范唱第二次 (幼儿带着问题听:买的菜的顺序) 出示图二

  示范唱第三次(幼儿带着问题听:这些菜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推出相应的歌词。

  示范唱第四次(幼儿带着问题听:才买多了会出现什么事?)。出示图四

  幼儿小声的和老师跟唱(是谁买了这么多的菜?)。出示图一

  三、幼儿学唱歌曲《买菜》

  幼儿跟着琴声一起唱。

  老师遮挡一种菜,幼儿学唱。

  幼儿遮挡2-3种菜,幼儿回忆唱。

  完全遮挡,幼儿记忆唱。

  四、唱《买菜》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现在我的肚子都饿了,我们把今天买的菜带回去做成美味的菜让大家都来品尝,好吗?

  教学反思

  1、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此次活动比较感兴趣,在活动结束时大多数幼儿能进行哼唱。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教幼儿念一句歌词,教唱一次歌曲,而是通过游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教学形式新颖。

  3、幼儿对 歌曲中的说白的掌握不太好。

  4、如果再上一次的话,我会带幼儿去真正的菜市场,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蔬菜,观察买菜人的表情、动作、语言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思维。

16、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鞋和小鞋》含反思

  教学意图:

  歌曲《大鞋和小鞋》歌词结构工整、旋律活泼轻快、节奏富有对比,通过歌曲的学习能感受节奏的不同、强弱的变化,能体验音乐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听辨声音,感受、理解大鞋与小鞋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2.在学唱歌的过程中萌发关爱家人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大号的男皮鞋、娃娃的小鞋若干双、歌曲音乐磁带、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1.感受大鞋与小鞋:

  (1) 幼儿脚穿大鞋走路,说说穿大鞋的感受,听听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并模仿大鞋发出的声音。

  (2) 幼儿脚穿小鞋走路,(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说说穿小鞋的感受,听听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并模仿小鞋发出的声音。

  2.初步感受歌曲内容:

  (1) 教师播放歌曲两遍

  “这是一首关于爸爸的大皮鞋与娃娃小皮鞋的歌,你能听出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2) 幼儿听赏,按小组议论回答,了解歌曲的内容。

  (3) 教师介绍歌曲的名字,演唱歌曲若干遍,幼儿跟唱。

  3.感受、理解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1) 听音乐,找出反映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的乐句。

  (2) 学习演唱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的乐句。

  (3) 集体完整学唱歌曲。

  教学反思:

  《大鞋和小鞋》是一首经典的老歌,大鞋和小鞋是幼儿在生活中常常穿着玩的,歌曲中的两段的节奏富有对比性,大鞋和小鞋不仅外形具有对比性,而且所发出的声音也富有对比性。在幼儿演唱歌曲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演唱方式,激发了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也巩固了学习的效果,体验了合作的快乐。 在这次活动在中,主要学法就是让孩子在活动中玩得尽兴,从而引导幼儿多角度、多方向的发散思维,培养了他们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17、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 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刷子、油漆和各色房子等),音乐背景。

  活动过程:

  1、 通过平时观察,发现小区里房子的特点。(形状和颜色)“东亭家园的房子是怎么样的?”“如果是你你想让它变成什么颜色的?”

  ①出示课件,用猜谜的游戏引出刷子和油漆。

  “五颜六色的,用来刷墙的。”――油漆

  “毛儿长长的,用来刷油漆” ――刷子

  ②学习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③“粉刷匠带来了油漆,我们看看这里有哪些颜色的油漆?”,结合课件中房子的颜色一起熟悉歌曲的后半部分。

  2、 ①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请幼儿听歌词。 提问“谁来了”“今天来干什么” 再听一遍,“刷匠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请幼儿学习。

  ②边听边看,猜猜最后的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③结合课件内容,试着一起唱一遍。

  3、 ①通过大家想出的各种方法进行歌曲的练习。"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幼儿与教师分唱,最后一句一起唱,交换。

  ②教师示范演唱自己喜欢的颜色,请幼儿根据自己的颜色练习唱歌。

  ③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扮演粉刷匠和房子进行演唱,并两两组合,交换角色进行。

  活动反思:

  《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幼儿歌曲,并且孩子们也很喜欢。在引题部分,我利用幼儿用书,让他们回想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油漆工人是如何工作的,并且让孩子们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他们充分表现自我。在欣赏歌曲环节中,孩子们听得可仔细认真了,有些小朋友还随音乐跟唱起来,足见这首歌曲的魅力。所以在之后理解歌曲中,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解释不等我开口提问孩子们就能回答。

18、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青蛙》含反思

  设计意图

  《小青蛙》是选自福建省中班领域教参里的一首歌曲,其词曲天真活泼,难度适中。整个活动以“猜猜虫子躲在哪”的猜测游戏中享受找到虫子的惊喜,并学习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意境,尝试用歌声表达小青蛙快乐逍遥的心情。

  2.能调动情感和想象投入“找害虫”游戏中,并根据指令要求回到原位。

  3.体验猜测虫子的乐趣和猜测成功的喜悦。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歌曲音乐《小青蛙》。

  2.布置三个草地,草地里藏着自制的小虫子。

  3.写着号数的小杯子5个,虫子造型的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歌曲。

  1.提出“咕呱”叫声,引起幼儿对青蛙角色的猜想。

  2.完整清唱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及歌词内容。

  二、提出练习找虫子技能的游戏情景,在游戏的过程中初步习得歌曲。

  1.提出练习“找虫子”的游戏情景。<来.源快思教.案网>

  2.和幼儿一起玩“找虫子”的游戏3—5遍。

  3.根据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歌唱的情况解决重难点问题。

  三、增加游戏挑战,引出三块草地的游戏情景,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1.讲解玩法,提出要求。

  2.跟唱歌曲,学习捉虫。

  3.反思游戏,再提要求。

  四、引出“快乐逍遥”的歌词,并请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有感情的演唱。

  活动反思: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于是,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次以节奏为基础,渗透简单的音乐常识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围绕感知休止符到实践体验运用休止符这两个重点内容展开,通过几个不同的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孩子们感受休止。

19、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雪花和春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创编表现春天美景的歌曲。

  2.知道雪花和春雨与季节的关系。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雪花和春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雪花和春雨》两段。

  让幼儿说一说两段唱法的区别。(连音与跳音)

  2.创编歌曲《是谁……》

  还有谁告诉你春天来了?是怎么告诉你的?想想看,怎么唱出来?

  教师示范创编歌曲,如:是谁摇着叶子唰唰唰唰唰?是我,是我,我是小草呀。[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我从土里长出来,告诉你,告诉他,春天来到了!

  教师引导幼儿先讲述春天的美丽,然后创编歌词,最后创编歌曲《是谁……》。

  请几位幼儿在集体面前边表演动作边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是谁……》。

  活动延伸:

  举办一次春天演唱会,请幼儿表演自己创编的歌曲。

  活动反思:

  用角色表演,让幼儿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20、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狮王和小动物们》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旋律的感受力。

  2.培养幼儿按音乐节拍反应的灵敏性。

  3.初步感受音乐的强弱,能跟随音乐的强弱做不同的动作,激发幼儿听音乐游戏的兴趣。

  4.使幼儿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的道理。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狮子头饰一个、狮子的小纸偶若干,小动物头饰若干;课件、黑板、白板纸、黑色彩笔、小树10个、山洞一个;蔬菜实物若干种。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老师在活动场地外带孩子排成一队(随音乐入场)

  师:今天赵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你们愿意去吗?

  二、故事导入

  播放ppt,讲述故事

  故事内容: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座华丽的宫殿,叫做森林王国。国王有一个小公主,长的既漂亮又可爱。宫殿里的人还有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很喜欢她。可是这个小公主有一个坏习惯,不愿吃饭,挑食。所以她经常生病,终于病倒了,老国王很着急。有一天晚上,国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对他说:“在很远的山上,有一个山洞,那里面有一个宝物,可以使你的女儿健康。”第二天国王醒来,就召集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去山上寻找那个宝物。

  可是寻宝的路上有许多的小山,必须经过很多小山才能找到宝物,到底经过多少座山呢?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三、分析乐曲

  1.理解乐句

  师:这么多的山,我们一起数数有多少座?(12座)

  师:山上有一只凶猛的狮子,在保护宝物,如果想找到宝物的话,就要偷偷的跟在狮子的后面,可是这只狮子非常机警,每次经过小树的时候都会回头看,有没有人跟着它

  师:请小朋友看一下,每一座小山的后面都有小树吗?(没有)那么我们听着音乐来找一找小树在哪里好不好呀?(听音乐)

  师:狮子现在要爬山了,让我们来表演一下狮子,狮子走路我们就用拍腿来表示,狮子走到小树下回头的时候我们就用拍手来表示。小朋友用你的小耳朵仔细听一下,拍腿的音乐和拍手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感知强弱,幼儿听完音乐说出自己的感受)

  2.创编动作

  请幼儿根据音乐强弱,拍打身体不同部位来表现音乐

  3.表现音乐

  师:现在每个小朋友的小椅子底下都有一只狮子的手偶,请你轻轻的把它拿出来,套在你的小手上,我们让这个狮子来爬山,遇到小树时就面向自己,看看哪只狮子反应快

  四、游戏部分

  1.选择角色

  师:我们看一看今天都有什么小动物来帮国王寻找宝物了?(播放幻灯片,介绍各种动物,小朋友自由选择头饰,并表演动物走路的样子)

  2.介绍游戏规则

  师:动物偷偷跟在狮子身后走,到小树时狮子转头,动物马上蹲下或站住不动,这样狮子就看不到你们了!如果谁动了就被狮子发现了,就被大狮子吃掉了。(走一遍)

  3.发挥想象

  师:刚才你们表现真棒,都没有被狮子发现,狮子现在走的好累啊,都快走不动了,哎!我们想个办法把狮子吓跑好不好?[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看他能不能被吓倒?我们一起想一下,狮子最害怕什么?(孩子发言)

  师:模仿猎人开枪、老虎叫声等声音,来吓唬它,狮子吓跑了,我们找到宝物了。

  4.发现宝物

  师:我们终于来到山洞跟前了,我们一起看看山洞里到底有没有宝物呢?(打开山洞,取出宝物)

  师:小朋友猜一猜,宝盒里面会有什么宝物呢?(幼儿想象)

  5.揭示谜底

  打开宝盒,介绍各种蔬菜(简单介绍其营养价值)

  提问:为什么宝物会是蔬菜呢?(讨论)

  小结:蔬菜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简单介绍其营养价值),小公主就是因为不爱吃蔬菜,挑食才会生病的。蔬菜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就是很重要的宝物,各种蔬菜有不同的营养,对我们的身体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什么蔬菜都要吃。相信小公主吃了这些蔬菜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今每个小朋友都回家和爸爸妈妈查一查蔬菜的营养价值,回来说给我听听好吗?一会我还要带小朋友去了解更多的蔬菜。播放(蔬菜歌)

  五、拓展部分——课后欣赏:蔬菜展

  参观展览,使认识更多的蔬菜,了解其名称、外型、营养等知识。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这种借助旋律以诠释意境的艺术方式,必须通过静静地欣赏才能感受它特有的魅力,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一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用故事贯穿全曲,利用图谱、动作、合作表演来让孩子们更形象的感知和表现音乐。

21、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儿歌内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2、通过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借助儿歌内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活动难点: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韵律动作。

  活动准备:

  儿歌《小老鼠上灯台》、音乐、松紧带一条

  活动过程:

  一、说唱儿歌,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1、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的旋律。

  二、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1、师:小老鼠最喜欢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屋子里藏着一只大花猫,可吓人了,你是小老鼠在上灯台的时候应该怎样走?

  2、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随音乐练习老鼠走的动作。;.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

  3、师:小老鼠不光要悄悄的走,还要在停下的时候到处的看一看,怎么看?看哪里?

  小结: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这样才不被大花猫发现。

  4、教师带领幼儿边说儿歌边随音乐练习老鼠走和张望的动作。

  三、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讨论、猜想“这是什么声音?小老鼠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结:原来是小老鼠掉下来了,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个计,小老鼠真的中计了。

  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鼻子等身体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师:你觉得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怎样把它拉下来?

  3、幼儿随音乐用夸张的神情和动作拉泡泡糖。

  四、播放完整的音乐,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

  师:小老鼠可真不容易,本来想高高兴兴的去偷油吃,结果呢。掉在了泡泡糖上,还要使劲拉,我们刚才听的音乐就是讲了这样一件事情,现在让我们把音乐完整听一听。

  五、指导幼儿在乐曲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六、增加“大花猫”的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22、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花狸虎》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看舞蹈动作,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型,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花狸虎》伴奏。

  2、引导幼儿在乐曲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碰铃、圆舞板、铃鼓。

  2、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有一只可爱的花狸虎要出去找朋友玩,请小朋友边看老师的舞蹈边想一想它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1、老师表演舞蹈,幼儿欣赏。

  提问:花狸虎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2、舞蹈结束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想。

  通过讨论幼儿明确了花狸虎找朋友的过程(走――跑――找到朋友快乐的欢呼――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同时幼儿了解了乐曲的基本节奏型。

  3、逐步出示图谱,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二、观看图谱,引导幼儿创编声势讨论配器。

  师:我们用舞蹈的形式表现了音乐,现在请小朋友再帮老师设计一套声势动作。

  1、出示图谱,自由创编声势动作。

  师生讨论结果:走――拍腿,跑――拍肩,欢呼――跺脚,好朋友一起走――拍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老师的指挥,我们分组做一下声势动作。

  2、看老师指挥,分组做声势动作。

  师:小乐器看到我们玩的这么高兴,它们也等不急了。你们快点想一想小乐器怎样来演奏?

  3、教师出示乐器,集体讨论乐器的配置方案。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编,给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

  师:现在请小朋友拿起小乐器,看老师指挥演奏一遍。

  4、演奏阶段。

  (1)看教师指挥,幼儿用小乐器分组进行演奏。

  练习时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倾听,相互配合。对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决,注重培养幼儿以强带弱互帮互助的学习品德。

  师:我们用最漂亮的表情,最好听的乐声再来演奏一遍。

  (2)教师指挥幼儿进行多声部乐器合奏练习。

  师:小朋友,当我们在念“哼哪一支 哼哪| 哈那一支 哈”,表示快乐欢呼声的地方还可以怎样敲?

  (3)引导幼儿在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讨论,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新创编的节奏型。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种节奏呢?我们听音乐演奏一遍。

  (4)师生根据新创编的节奏型,进行演奏。

  师:这次我们交换乐器,再换一种新的节奏来演奏。

  (5)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师:有没有小朋友想当一当神气的小指挥呢?

  (6)孩子当指挥演奏一遍。

  (7)学演奏家站起来演奏一遍。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花狸虎和它的好朋友在小朋友们好听的乐声中玩的更高兴了,花狸虎想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出去玩,你们接受它的邀请吗?"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接受)好,我们一起出发吧。(听音乐做动作下场)

  活动反思:

  本堂课打破了打击乐以单纯的奏乐活动为目的的课堂模式,把舞蹈的形式加入其中,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能够动静交替,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图谱的设计使用,让孩子们有了具体的感知对象,使原本抽象的乐曲,具有了形象化的特点。依据图谱设计声势动作和配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关系融洽,展现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缺点方面,安排的内容有点多,一节课上起来有点仓促,可以适当分解内容,减轻幼儿课堂压力。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体现“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理念。整堂课充分调动幼儿多方感官,幼儿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中体验音乐,交流互动。我想,好的音乐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23、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郊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歌曲《郊游》,感受歌曲的ABA结构,初步学习用跳跃和连贯两种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2.迁移以往的歌唱经验,尝试做跳跃和连贯的动作来帮助理解和表现歌词内容。

  3.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秋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2.幼儿用书:《郊游》(活动前指导幼儿看画面,引起有关郊游的回忆)。

  3. 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关于“郊游”的美好回忆。

  教师:小班的时候老师、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粱丰生态园玩了你们还记得吗?玩了些什么?

  教师:在生态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玩的开心吗?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

  教师:我们要去做什么呀?(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

  教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教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三、幼儿学习歌曲《郊游》。

  1.出示歌片挂图,幼儿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秋天的变化。

  2.教师范唱歌曲。

  3.教师带领幼儿跟琴歌唱,并引导幼儿理解B段歌词。

  教师:歌里唱到白云和阳光怎么样?青山和绿水怎么样?你们还想去郊游吗?那我们一起出发吧!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歌曲中间部分和前后部分两种不同的演唱风格。

  教师:你们发现我唱的时候中间和前后重复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吗?

  5.教师当导游,创设游戏的情境,带领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1~2遍。

  教师:刚才我们郊游是去××地方了,现在你们还想去哪里郊游?[.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各位游客,下面我将带大家去××地方游玩,请做好准备。

  6.教师启发幼儿创编彩云飘的动作,教师带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根据幼儿创编情况决定唱2~3遍。

  教师:谁能做和别人不同的彩云飘动作?(个别幼儿示范动作,教师提升并反馈幼儿动作,再带领大家集体练习。)

  四、选择打击乐器,配伴奏类型。

  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

  教师:第二大乐句优美、柔和,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请把你选择的打击乐器举起来,互相看看谁的乐器不适合为这一大乐句伴奏?

  教师:让我们边唱边用自制地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在音乐角提供《郊游》音乐供幼儿唱歌表演,也可进行乐器演奏活动。在美工角设立“郊游”主题作品区,张贴幼儿关于郊游或旅游主题的作品。

  2.领域渗透:在本次活动中变化郊游地点,渗透了科学、社会领域方面的内容,这样既开阔幼儿视野,也使幼儿兴趣始终保持在适宜状态。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24、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茉莉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欣赏,使幼儿初步知道《茉莉花》是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使用了萨克斯演奏。

  2、根据图谱感受乐曲ABA结构,并能感受 A段音乐的起止,能按音乐的节奏用动作来表现。

  3、鼓励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进行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录音机及磁带、萨克斯

  活动过程

  (一)随《新疆舞》的音乐跳入场。

  师:刚才我们跳了什么舞?(《新疆舞》),你觉得新疆舞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新疆舞的音乐很欢快,很高兴)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爸爸老师,我们掌声欢迎,爸爸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请爸爸老师告诉我们吧。(这是萨克斯)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问爸爸老师呢?(请几个小朋友上来问问题)

  (二)欣赏乐曲,感受乐曲ABA结构。

  1、师:今天,爸爸老师还给我们用萨克斯带来了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2、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很流畅、很舒服、很优美)师:这段音乐就是由萨克斯吹奏的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苏南地区的民歌听起来比较慢,给人的感觉就向你们说的很舒服、很优美。好,我们再来欣赏一次,拿起你手中的小画笔,我们一起来画音乐吧。(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3、师:你们画的真不错,闭上你们的小眼睛,看,谁飞来了?(蝴蝶飞来了)它飞到我的花园里。(出示图谱)(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师:你们发现我的花园图谱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些什么呢?除了蝴蝶在飞,你还想到了别的什么呢?(让幼儿自由地说,再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

  4、幼儿随音乐自由地表演。(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三)欣赏A段音乐,感受A段音乐的起止。

  1、组织幼儿听A段音乐,感受A段音乐的起止。

  师:蝴蝶来到花园里,飞一飞,歇一歇,飞一飞,又歇一歇,让我们来看一看它歇了几次呢? (A段音乐1次、停止)

  2、启发幼儿用开花的动作表示A段音乐的起止。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当蝴蝶飞到花上歇一会的时候,我们手中的花就开一次。(A段音乐1次、停止)

  3、启发幼儿用各种动作来表示A段音乐的起止。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开花的动作来表现这八个乐句外,你们想想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来自快思老师教案.!(幼儿自由回答,并给予幼儿肯定。)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把你想的各种动作跳出来。(A段音乐1次、暂停)

  (四)欣赏B段音乐,结合图谱表现B段音乐。

  师:花园里除了有蝴蝶飞,还有什么想和花做好朋友的呢?(还有小蜜蜂、有云彩、有蜗牛)谁来做花?(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动物们和花儿一起唱歌跳舞啦。)(B段音乐一次)

  (五)欣赏最后一段音乐,幼儿随音乐表现。

  师:天黑了,小动物们该回家了,它们飞一飞,歇一歇,飞一飞又歇一歇,高高兴兴回家了。(A段音乐一次)

  (六)完整欣赏音乐。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用萨克斯演奏的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让我们听着《茉莉花》的音乐一起去春游吧,来,坐上我们的小船,准备出发罗! (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反思:

  在《茉莉花》这个韵律活动中,我都是以“情”取胜,舒展的音乐,轻轻的语调,柔柔的氛围。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就说:怎么选择这么单一的音乐?应该要 ab结构的才好嘛,这样才能有**、有激情。这固然是一种惯例,不过,我想的是,如何运用这个家喻户晓的《茉莉花》音乐,来营造、宣扬我县的茉莉花特质,茉莉花是清新淡雅的小花,清纯洁白,也不张扬,从不与百花争艳,却家喻户晓,人见人爱。于是,我还是坚持要了一直是轻轻柔柔的音乐,在这个韵律活动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紧张和刺激,可并没有抑制孩子的创造力,相反,孩子们能够在这段音乐中体验了快乐,舒展了自己的整个身心,我和孩子也深深陶醉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开放,又是层层递进,真正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25、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找铃声》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在歌曲中玩小铃捉迷藏的游戏。

  2.通过观察示范,学习游戏玩法。

  3.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7.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1.串铃1个。

  2.磁带/CD、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串铃,导入歌曲。

  ——教师讲串铃放在配班老实身后摆响,问幼儿:这是什 么声音?谁来了?

  ——教师唱:铃铃铃铃铃铃铃,可爱的铃声响。在哪里响啊,让我来找找看。

  ——教师:铃声在哪里啊?

  ——请一名幼儿上来找串铃。

  2.请配班老实配合,与幼儿玩“和小铃捉迷藏”的游戏。

  ——教师:这一次我们请X老师来猜,请X老师背对我们,眼睛闭起来。请小朋友们把手背在身后,我把串铃藏 在一个小朋友的手里,让X老师猜一猜,串铃在谁的手里。

  ——教师边唱歌边把串铃放在一名幼儿的手中。

  ——歌曲唱完,教师:请拿到串铃的小朋友在身后轻轻摇串铃,我们请X老师来猜一猜串铃在谁的手里。

  3.与幼儿讨论游戏玩法。

  ——教师: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我们一起唱歌,老师把串铃放在一个小朋友的手里,拿到的小朋友要把串 铃藏藏好,不能被别人看见。)

  ——教师:歌曲唱完以后,拿到串铃的小朋友要在身后摇摇串铃。

  ——教师;歌曲唱完以后,猜的人传身仔细听串铃的声音,找找铃声在哪里。

  4.好幼儿一起玩游戏。

  —— 教师:这个游戏真有趣。我们一起来玩这个好玩的游戏,谁想做猜铃的人?

  ——和幼儿游戏3-4遍,游戏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故意提示猜声的人。

  活动反思:

  在这个音乐游戏中,每个小朋友的参与性都很高,但是在活动中,幼儿独自游戏时,我们可以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都由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带领着,这样可能游戏才会顺利进行。

26、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中班小朋友》反思

  中班幼儿从小班升到中班,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成长的快乐,能理解歌词的内容,掌握音符的演唱方法,在活动中锻炼幼儿的乐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大胆的表现自己锻炼自信心。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会用正确的姿势、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掌握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

  3.能用歌声表达升中班的情感,体验成长的快乐。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与幼儿交谈,让幼儿知道自己从小班升中班,体验成长的快乐。

  2.物质准备:自制《我是中班小朋友》的图谱。

  3.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一)律动《郊游》入室。

  师:小朋友现在是中班小朋友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我们中班的教室吧。(律动入室)

  (二)练声《大猫小猫》。

  师:在小班时小朋友们都学过了歌曲《大猫小猫》。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琴一起唱《大猫小猫》。

  (三)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完整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歌里唱了什么。

  2.教师出示图谱。

  (1)师:刚才的歌曲里唱了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2)师:哦,小鸟那小鸟在干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3)师:对了,小鸟在喳喳叫。接下来又有谁?(个别幼儿回答)

  (4)师:说对了,是太阳公公,太阳公公的表情怎么样?(个别幼儿回答)

  (5)师:太阳公公在咪咪笑。最后还有谁?表情是怎么样?(个别幼儿回答)

  (6)师:最后是小朋友,他很高兴,那小朋友要去干什么?(个别幼儿回答)(我们开学了,我们爱学习,我们有礼貌,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

  (7)师:原来呀是开学了,小朋友很高兴的去幼儿园。小鸟喳喳叫,太阳公公咪咪笑,小朋友多高兴,我们开学了,我们爱学习,我们有礼貌,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

  3.教师完整念一遍歌词。

  (1)师:现在老师来念一遍歌词,请小朋友们认真听歌词里是不是和刚才小朋友们说的一样。

  (2)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念歌词。(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四)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师:现在老师来完整演唱一遍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请小朋友们认真听。

  (五)幼儿学习歌曲。下我们来分组演唱歌曲,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唱前面一句“小鸟喳喳”,三、四、五组的小朋友唱后面一句“太阳咪咪笑”。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唱一句,三、四、五组的小朋友接下去唱后面一句。

  (1)幼儿分组接唱。

  (2)师: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很好,接下来三、四、五组的小朋友唱前面一句“小鸟喳喳”,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唱后面一句“太阳咪咪笑”。和刚才一样的演唱方法。

  4.请个别幼儿演唱。

  (1)师:刚才小朋友都唱的很棒,现在我请坐的最好看的小朋友来唱这首歌。(个别幼儿演唱)

  (2)个别幼儿演唱。

  5.幼儿集体完整演唱一遍。

  师:小朋友都唱的很好听,接下来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琴声再一起唱一遍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

  (六)律动出室《我是中班小朋友》出教室。师:小朋友们都会唱《我是中班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去唱给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

  附曲谱:《我们是中班小朋友》(点击即可打开音乐超链接)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带有拟人化的歌曲,幼儿学起来觉得很有趣,孩子们不但学会了歌曲,还进行了歌词创编,想象了好多物体编到了歌曲里,就因为是自己编的歌词,唱起来特别有劲。总的来说这次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个个都很兴奋。

27、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啤酒桶波尔卡反思

  活动目标

  1.体会乐曲《啤酒桶波尔卡》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2.初步感知乐曲 AB(ab)A 的结构,并感受乐曲连贯流畅的旋律。

  3.体验与同伴一同游戏的快乐,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音乐欣赏能够感受到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难点:学习分角色表演,发展听动统合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啤酒桶和小老鼠》的故事。

  物质准备:魔法棒、啤酒桶图片、小老鼠图片、小老鼠手偶、啤酒桶手偶、音乐、音响设备。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啤酒桶和小老鼠图片吸引幼儿注意

  2.完整欣赏音乐

  教师:听完这首音乐,你感觉怎么样?

  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由外国朋友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曲子,《啤酒桶波尔卡》还是欧洲最流行的舞曲,整首曲子的旋律非常流畅,节奏欢快、活泼。所以,我们听完之后感觉很开心,想跳起舞来。

  3.再次完整欣赏音乐,巩固提升

  教师:啤酒桶和小老鼠最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它们藏在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里,让我们仔细听音乐,一起来找一找。

  二、分段欣赏

  1.播放 A 与 B(a)小乐段

  (1)幼儿用肢体动作随音乐自由表现

  (2)幼儿讨论,教师进行小结

  2.完整欣赏 A 乐段(感受啤酒桶平稳有力地长出手和脚)

  (1)教师随 A 乐段表演啤酒桶手偶

  (2)师幼互动,尝试用身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啤酒桶乐段音乐

  (3)教师根据幼儿情况进行小结

  3.播放 B(a)乐段

  (1)欣赏 B(a)乐段(感受小老鼠轻巧灵动的形象)

  (2)教师操作小老鼠手偶哼唱旋律

  (3)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

  (4)教师根据幼儿情况进行小结

  4.播放 B(b)乐段

  (1)欣赏 B(b)乐段

  (2)讨论啤酒桶倒酒的动作

  (3)提问:啤酒桶给小老鼠倒了几次酒?

  (4)教师随音乐情节操作啤酒桶与小老鼠手偶

  (5)随音乐进行互动游戏

  (6)教师根据幼儿情况进行小结

  5.播放 Aˊ乐段

  (1)随 Aˊ乐段音乐操作啤酒桶手偶(感受啤酒桶平稳有力地缩回手和脚)

  (2)幼儿随音乐节奏扮演啤酒桶缩回手和脚

  (3)教师根据幼儿情况进行小结

  三、角色表演

  1.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角色随音乐进行表演

  2. 教师根据幼儿情况进行小结

  3.幼儿第二次随音乐大胆表现,教师小结

  四、结束活动

  附:故事《啤酒桶和小老鼠》(第一课时)

  地窖里住着许多啤酒桶,它们长着胖胖的身体,圆圆的肚皮,可是它们没有脑袋,没有胳膊,也没有腿。地窖里也住着许多小老鼠。

  夜晚到了,小老鼠出来跳舞唱歌,想让它们的啤酒桶朋友不感到寂寞。可是啤酒桶却一点也不开心,它们想和小老鼠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但它们没有脑袋,没有胳膊也没有腿。它们不能唱歌,也不能动,这可怎么办呢?

  小老鼠请来了仙女,仙女举着仙杖说:“站起来吧!”啤酒桶长出了脑袋,长出了胳膊也长出了腿。啤酒桶慢慢站起来了。

  仙女的仙杖奏出了快乐的舞曲,啤酒桶和小老鼠们快乐地随着音乐唱啊,跳啊。这是一个最最快乐的夜晚。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仙女的魔法也渐渐的消失了,啤酒桶的脑袋慢慢地缩回去了,胳膊缩回去了,腿也缩回去了。啤酒桶们都躺下来,他们要睡觉了。一切

  又恢复了平静。

  活动总结

  《啤酒桶波尔卡》是欧洲最流行波尔卡舞曲之一,是世界著名的管弦乐作品。乐曲非常欢快,相同乐句不断反复。很容易激发起幼儿用情绪动作表现的欲望。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乐曲的教育价值我定位为:发展听觉辨别能力和表演能力。

  根据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我将本次活动分为两个课时开展,第一课时为理解《小老鼠和啤酒桶》故事内容,第二课时为音乐欣赏活动《啤酒桶波尔卡》。本次活动过程设计,从完整欣赏、感受音乐情绪——听辨 A 与 B(a) 小乐段的音色变化——分段欣赏理解音乐形象——角色游戏体验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在此过程中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幼儿逐渐理解与感受音乐,在每段音乐游戏后根据幼儿的现场表现进行适当小结,帮助幼儿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利用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尝试创编不同的角色形象来表现每段音乐。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

  第一部分:

  我通过出示直观形象的小老鼠图片及啤酒桶图片教具,以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啤酒桶和小老鼠》,以审美传导的方式帮助幼儿完整倾听音乐的同时,初步理解与感受乐曲的节拍、音色的转换以及乐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故事与音乐的有机结合。将孩子已有的故事经验迁移到新的音乐活动中,为新的教学活动作铺垫作用。

  第二部分: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分辨啤酒桶和小老鼠的音乐形象,我将两段音乐相继播放并且请幼儿运用身体动作感受及表现两个乐段,使幼儿更好地体验和分辨啤酒桶和小老鼠的音乐形象。

  同时,分别播放 A 啤酒桶长出四肢乐段、B(a)小老鼠找朋友乐段、B(b) 啤酒桶开盖倒酒乐段、Aˊ啤酒桶魔力消失缩回四肢乐段,帮助幼儿分段理解音乐中的各种音色;以手偶音乐传导的方式帮助幼儿感受音乐情节。以及在此环节采用有针对性的逐一提问、追问的教学方法,完成目标,突出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

  第三部分:

  幼儿通过表演法及体验法来进行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角色表演。充分体现了我所提出的三个活动目标。更进一步地了解幼儿对活动重点,活动难点的突破程度。

  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在欣赏 B(b)乐段中,由于我的引导还不够充分,以至于幼儿在这部分的感受与表演有所欠缺。但每个幼儿的音乐素养与敏感度有所差异。因此,有个别孩子在活动的前半部分多以观察和感受的方式参与,直到后面的两个环节才充分地融入到游戏中去。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亮点与不足。针对个别幼儿没能达到预设活动目标,可在班级音乐表演活动区域中或在日常教学中多组织相关的音乐欣赏活动,让幼儿能够在听听玩玩的音乐游戏中逐渐提高听辨能力及听动统合能力(听音表演的能力)。

28、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馒头》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大馒头》。

  2.根据教师的提问和图片的顺序记忆歌词内容和顺序。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1.已看过幼儿用书《大馒头》

  2.馒头、面粉、小麦的图片各两张,农民伯伯,小朋友的图片。

  3.画有问好和感叹号的底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1.教师出示底图,让幼儿理解问号和感叹号的含义。

  教师: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2.教师依次提出歌词中有关生产馒头的各个问题,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摆放相应的图片。

  教师:那我问你们,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二)幼儿学唱歌曲《大馒头》。

  1.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看图念歌词。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图暗示幼儿记忆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玩猜答案的游戏,进一步记忆歌词。教师将答案句的歌词图片全部抽走,然后随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顺序提问,幼儿按照歌词回答。

  教师:现在,我把有的图拿走了,我提问,你们来回答,看谁回答有快有 对?

  (三)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1.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教师:这次我们玩对唱游戏,我来问,你们用歌声回答。最后的两句一起唱。

  2.教师与一个小组的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四)教师即兴与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1.教师即兴与不同的小组进行对唱游戏。教师唱问句,教师指向哪组幼儿,哪组唱出答句。

  2.教师即兴与个别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反思:

  首先,在第一大环节当中,当问到“你们知道馒头是哪里来的吗?”时,孩子们说是“从超市买的”、是“煮出来的”、还有一个孩子说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当又问孩子“那面粉又是哪里来的?”,孩子也说是买来的。孩子们生活在城市,对小麦这一事物非常的陌生。孩子们对于面粉是怎样的?如何变成的等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在课前铺垫当中,我欠缺了相关知识经验的铺垫,因此,在这一环节的引导,变成教师的说教为主了。再下次的活动中,应该有让孩子们亲身感受面粉的特性这一课前准备。

  其次,在这个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能做到在教学方法、策略、环节、重难点的处理和把握上做到心中有数,将显性的目标巧妙地通过游戏和表演内化为孩子发展的需要。教具“小图片”的使用,也非常好的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对唱的教学方法也很好的突破了活动的难点,幼儿一直情绪饱满的参与学习过程。

  再次,孩子们通过歌曲《大馒头》活动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知道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孩子们都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到不挑食,不掉一粒饭、一点菜,做一个惜粮、爱粮的好孩子;通过活动孩子们都把爱惜粮食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

29、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鞋和小鞋》反思

  教学意图:

  歌曲《大鞋和小鞋》歌词结构工整、旋律活泼轻快、节奏富有对比,通过歌曲的学习能感受节奏的不同、强弱的变化,能体验音乐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听辨声音,感受、理解大鞋与小鞋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2.在学唱歌的过程中萌发关爱家人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6.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7.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大号的男皮鞋、娃娃的小鞋若干双、歌曲音乐磁带、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1.感受大鞋与小鞋:

  (1) 幼儿脚穿大鞋走路,说说穿大鞋的感受,听听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并模仿大鞋发出的声音。

  (2) 幼儿脚穿小鞋走路,说说穿小鞋的感受,听听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并模仿小鞋发出的声音。

  2.初步感受歌曲内容:

  (1) 教师播放歌曲两遍

  “这是一首关于爸爸的大皮鞋与娃娃小皮鞋的歌,你能听出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2) 幼儿听赏,按小组议论回答,了解歌曲的内容。

  (3) 教师介绍歌曲的名字,演唱歌曲若干遍,幼儿跟唱。

  3.感受、理解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1) 听音乐,找出反映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的乐句。

  (2) 学习演唱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的乐句。

  (3) 集体完整学唱歌曲。

  教学反思:

  《大鞋和小鞋》是一首经典的老歌,大鞋和小鞋是幼儿在生活中常常穿着玩的,歌曲中的两段的节奏富有对比性,大鞋和小鞋不仅外形具有对比性,而且所发出的声音也富有对比性。在幼儿演唱歌曲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演唱方式,激发了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也巩固了学习的效果,体验了合作的快乐。 在这次活动在中,主要学法就是让孩子在活动中玩得尽兴,从而引导幼儿多角度、多方向的发散思维,培养了他们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30、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袋鼠妈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与妈妈相亲相爱的情感,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

  2、乐于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够根据音乐创编简单的动作。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6、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7、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音乐、袋鼠头饰、大围裙。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我是谁呀?”肖老师

  “那你们喜欢我、爱我吗?爱,我也爱你们,我们相亲相爱。”

  “相亲相爱我们可以抱一抱”,“还可以做什么动作?”“相亲相爱还可以碰碰头,(拉拉手、转转圈)

  “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小朋友相亲相爱,在家里你们最喜欢谁?”(妈妈)

  “妈妈爱你们,你们爱妈妈,你们和妈妈相亲相爱”你们都来做一做和妈妈相亲相爱的动作(碰碰头、拉拉手、转转圈)

  “在生活中呢,我们和妈妈相亲相爱,小动物也和妈妈相亲相爱”

  2.教师戴上头饰,系上围裙,装成袋鼠。

  提问:(1)你们看,我变成谁的妈妈了?(袋鼠)。我有一个大大的口袋,我的口袋在哪呢?奥,在这呢。

  (2)小朋友真聪明,那我们知道它前面的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呢?(知道,袋鼠宝宝)对了,就是袋鼠宝宝。

  (3)大家都来学一学袋鼠站着的样子。(两个小手放在肚子前面,双臂紧紧的夹住身体,双手手腕抬起,手指自然下垂。)来,跟老师一起做。 大家都来学一学袋鼠走路的样子。(双脚并拢,蹦蹦跳)

  二、听音乐

  今天呀,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给我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袋鼠妈妈》

  <1>播放音乐

  提问:“歌曲里面都有谁?”(袋鼠和妈妈)

  “奥,原来歌曲里面还藏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听一听。”

  <2>讲故事

  “对了,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袋袋乖乖和妈妈快乐地玩耍着,那调皮的小袋鼠呢?一会儿跳出了妈妈的口袋,围着妈妈尽情地玩耍,一会儿又跳进妈妈的口袋,哈哈,它在跟妈妈玩呢,它们相亲相爱”

  “故事中,小袋鼠是怎样和妈妈玩的?”

  (转圈、跳进来、跳出去)

  三、幼儿创编动作

  (1)让幼儿把袋鼠和袋鼠妈妈一起玩耍的情景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

  (2)幼儿表演完,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其它幼儿可以模仿。

  (3)个别表演完,教师将幼儿的动作加以组合,并配上音乐表演。

  (4)幼儿组合表演

  四、游戏

  听课老师与小朋友表演

  活动反思:

  在这次讲课活动中,我上的是一节中班舞蹈课《袋鼠妈妈》。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我就想到了袋鼠与妈妈相亲相爱,那么小朋友们也应该在活动中体验到与妈妈相亲相爱的情感,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中班的孩子已经会自己跟着音乐创编动作,而且很喜欢当小老师,那么我就让孩子自己创编出自己喜欢的动作,然后用他们的方式教给小朋友,小朋友们兴趣都很大。活动中,我先用老师对孩子的爱为起发点,让孩子了解妈妈对孩子的爱,知道了相亲相爱。我有用袋鼠妈妈的围裙做道具,引出一个小故事,让孩子们根据故事编动作,而他们也都能创编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舞蹈课呢,不光是跳舞、跳动作,孩子们的表情也很重要,通过表情你就能了解到孩子们表演的内心世界,我呢,就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我的表演,带上表情,跳出不一样的舞蹈。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都能积极,而作为老师我,我觉得在活动中没有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没有让他们之间体验相亲相爱,这是我认为不足的地方。

31、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堆雪人》反思

  设计背景

  冬天来了,在我们北方,这个季节最好的礼物是雪花。而堆雪人是大人和孩子都喜欢做的游戏。结合这个季节特点,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而且这个活动可以延续一个季节。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堆雪人》,感受3/4节拍的特点。

  2、鼓励幼儿根据词意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唱。

  3、使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使之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6、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7、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根据词意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唱;

  2、难点:感受3/4节拍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歌曲《堆雪人》雪人头饰、小雪花

  2、情境准备:布置一个用于做音乐游戏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是冬天,看,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教师给幼儿展示剪纸图案小雪花)现在,冬爷爷让我把它们送给你们。(大屏幕展示下雪的情景)下雪了,我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生答略)现在我们欣赏一首《堆雪人》的歌曲,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歌曲《堆雪人》

  1、播放歌曲第一段。

  问题:(1)下雪天,小朋友们在玩什么?(堆雪人,做游戏)

  (2)雪人长得什么样?

  2、播放歌曲第二段。

  问题:(1)都有谁在堆雪人啊?

  (2)他们是怎么和雪人一起玩的?心情怎么样?

  3、幼儿和教师一起学唱歌曲,边唱边打拍子。

  教师要注意观察,要引导幼儿唱准节拍,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

  (二)音乐游戏:玩一玩

  1、请一名幼儿扮演雪人,其他幼儿和教师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动作设计

  (1)“下雪天,真有趣,堆雪人,做游戏”:按照节拍拍手。

  (2)“圆脑袋大肚皮,白胖的脸笑嘻嘻”:跟着歌曲摸摸脑袋和肚子,手捧着脸笑嘻嘻;

  (3)“小弟弟,小妹妹,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围着雪人做游戏”:围着中间的“雪人”按一个方向转圈。

  (4)“多么欢喜”幼儿随意摆出一个“雪人”造型。

  2、教师要注意:要观察幼儿的表现,要鼓励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雪人的造型,体验做游戏的欢乐情绪。

  3、雪人的角色可由幼儿自愿轮流担当,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小结,表扬认真幼儿,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1、如果下雪,可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去雪人。

  2、让幼儿根据这节课的内容,画一个雪人。

  教学反思

  一、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尽快的融入到本节的教学之中,在开始部分,我给幼儿发了小雪花的剪纸图案,结果,有的孩子就不专心欣赏歌曲了,注意力转移到玩雪花上去了。在音乐中, 我感受到创造宽松的氛围让幼儿自由地感受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产生再次参与聆听的兴趣和期待。但活动的开始部分尽量少用或不用辅助手段,以免分散幼儿对音乐的注意力,固定住幼儿独特的思维和想象。要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制定欣赏的目标。支持幼儿的表现,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释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二、各种辅助手段的运用要灵活,在运用辅助手段前教师必须对音乐进行深入地分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仔细研究各种手段在理解作品时应占的比重,避免盲目累加。运用辅助通道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仍要强调以听为主,不要让过多的辅助手段喧宾夺主,把音乐成为“辅助”的“背景”。在帮助他们理解作品时要注意以他们已掌握的运动觉参与为主。

  三、在活动中,由于孩子比较多,有多个孩子要争着当雪人,由于开始考虑不周,因此,在中间环节有点混乱,有的幼儿因为没有当上雪人而不高兴。因此,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仔细研究本班的实际情况,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快乐的参与到活动之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深入的学习有关的知识,以尽快的提升自己,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以上只是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反思,为的是更好地让幼儿走进音乐,体验音乐的美,追寻音乐的美。让音乐欣赏教学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的快乐之源!

32、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与教学反思:声音的舞会

  一、教学目标:

  ⒈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物品发出不同的声音。

  ⒉引导幼儿探索使物体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⒊ 辨听一些常听到的声音,区分乐音和噪音。

  ⒋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⒌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音乐:《小鸟飞》;声音准备:鸟叫声;刮风打雷下雨声;锯木声;电流声、一些优美的音乐等。

  2、小鸟头饰若干;篮子、笑脸和哭脸若干。

  3、提供多种物品,如:打击乐器、书、纸、各种不锈钢餐具等。

  三、教学过程:

  (一)、音乐《小鸟飞》进场,感知大自然的声音。

  "今天天气真好,鸟妈妈想带鸟宝宝去森林玩好不好!"引出大自然的声音(鸟叫声,打雷声等)。

  (二)、感知身体发出的声音"森林里举办音乐会,要邀请鸟宝宝参加。但要考验鸟宝宝谁最能干,看看那个鸟宝宝能让身体发出好听的声音。"让幼儿大胆尝试并说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发出声音。

  1、感应节奏× × ×× ×

  2、请幼儿结合身体拍打出节奏

  (三)、感知物体的声音

  1、小鸟妈妈出示一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幼儿说说它能不能发出声音。

  2、请幼儿自由挑选物品,鼓励幼儿探索并大胆尝试如何让手上的物品发出声音。

  3、请幼儿结合物体拍打出节奏|×××××。

  4、小结:声音是通过振动而产生的。而自然界、物体和人本身都会发出声音。

  (四)、音乐游戏:《看谁的耳朵最厉害》区分乐音与噪音。

  请幼儿静听一组声音,如果觉得好听的请举一个笑脸,如果不好听请举一个哭脸。并请幼儿说说为什么要举笑脸哭脸。

  教师小结:

  1、动听悦耳,让人感到舒服的声音叫乐音;刺耳难听,让人感到难受的声音叫噪音;让幼儿知道噪音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在生活中应如何减少噪音的产生。

  2、让幼儿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噪音,引出"三轻"教育。(说话轻、走路轻、搬动物品轻)

  (五)、退场:邀请小鸟们拿起物品跟着鸟妈妈一起去参加声音的舞会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来源于生活中很常见的声音 ,其教育资源来源丰富,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我们都能使其发出声音,让幼儿亲身体验、探索并发现声音的多样性,并区分乐音和噪音。这样就能给幼儿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幼儿获得切身的体会。教师通过情景的教学引入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还注重孩子自发的探索和孩子的亲身体验。这样就能给幼儿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幼儿获得切身的体会。 结束部分教师还进行了随机教教育,让幼儿知道噪音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在生活中应如何减少噪音的产生。

33、中班打击乐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花狸

  中班打击乐教案:花狸(带反思)

  目标:

  1、观看舞蹈动作,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型;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花狸虎》伴奏。

  2、引导幼儿在乐曲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充分享受参与音乐创编过程带来的乐趣,同伴间学会合作与交流。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碰铃、圆舞板、铃鼓。

  2、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有一只可爱的花狸虎要出去找朋友玩,请小朋友边看老师的舞蹈边想一想它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1、老师表演舞蹈,幼儿欣赏。

  提问:花狸虎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2、舞蹈结束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想。

  通过讨论幼儿明确了花狸虎找朋友的过程(走——跑——找到朋友快乐的欢呼——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同时幼儿了解了乐曲的基本节奏型。

  3、逐步出示图谱,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二、观看图谱,引导幼儿创编声势讨论配器。

  师:我们用舞蹈的形式表现了音乐,现在请小朋友再帮老师设计一套声势动作。

  1、出示图谱,自由创编声势动作。

  师生讨论结果:走——拍腿,跑——拍肩,欢呼——跺脚,好朋友一起走——拍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老师的指挥,我们分组做一下声势动作。

  2、看老师指挥,分组做声势动作。

  师:小乐器看到我们玩的这么高兴,它们也等不急了。你们快点想一想小乐器怎样来演奏?

  3、教师出示乐器,集体讨论乐器的配置方案。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编,给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

  师:现在请小朋友拿起小乐器,看老师指挥演奏一遍。

  4、演奏阶段。

  (1)看教师指挥,幼儿用小乐器分组进行演奏。

  练习时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倾听,相互配合。对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决,注重培养幼儿以强带弱互帮互助的学习品德。

  师:我们用最漂亮的表情,最好听的乐声再来演奏一遍。

  (2)教师指挥幼儿进行多声部乐器合奏练习。

  师:小朋友,当我们在念“哼哪一支 哼哪| 哈那一支 哈”,表示快乐欢呼声的地方还可以怎样敲?

  (3)引导幼儿在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讨论,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新创编的节奏型。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种节奏呢?我们听音乐演奏一遍。

  (4)师生根据新创编的节奏型,进行演奏。

  师:这次我们交换乐器,再换一种新的节奏来演奏。

  (5)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师:有没有小朋友想当一当神气的小指挥呢?

  (6)孩子当指挥演奏一遍。

  (7)学演奏家站起来演奏一遍。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花狸虎和它的好朋友在小朋友们好听的乐声中玩的更高兴了,花狸虎想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出去玩,你们接受它的邀请吗?(接受)好,我们一起出发吧。(听音乐做动作下场)

  活动反思

  本堂课打破了打击乐以单纯的奏乐活动为目的的课堂模式,把舞蹈的形式加入其中,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能够动静交替,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图谱的设计使用,让孩子们有了具体的感知对象,使原本抽象的乐曲,具有了形象化的特点。依据图谱设计声势动作和配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关系融洽,展现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缺点方面,安排的内容有点多,一节课上起来有点仓促,可以适当分解内容,减轻幼儿课堂压力。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体现“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理念。整堂课充分调动幼儿多方感官,幼儿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中体验音乐,交流互动。我想,好的音乐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34、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优秀教案和反思:花狸虎

  活动目标:

  1、观看舞蹈动作,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型;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花狸虎》伴奏。

  2、引导幼儿在乐曲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充分享受参与音乐创编过程带来的乐趣,同伴间学会合作与交流。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碰铃、圆舞板、铃鼓。

  2、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有一只可爱的花狸虎要出去找朋友玩,请小朋友边看老师的舞蹈边想一想它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1、老师表演舞蹈,幼儿欣赏。

  提问:花狸虎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2、舞蹈结束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想。

  通过讨论幼儿明确了花狸虎找朋友的过程(走――跑――找到朋友快乐的欢呼――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同时幼儿了解了乐曲的基本节奏型。

  3、逐步出示图谱,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二、观看图谱,引导幼儿创编声势讨论配器。

  师:我们用舞蹈的形式表现了音乐,现在请小朋友再帮老师设计一套声势动作。

  1、出示图谱,自由创编声势动作。

  师生讨论结果:走――拍腿,跑――拍肩,欢呼――跺脚,好朋友一起走――拍手。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老师的指挥,我们分组做一下声势动作。

  2、看老师指挥,分组做声势动作。

  师:小乐器看到我们玩的这么高兴,它们也等不急了。你们快点想一想小乐器怎样来演奏?

  3、教师出示乐器,集体讨论乐器的配置方案。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编,给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

  师:现在请小朋友拿起小乐器,看老师指挥演奏一遍。

  4、演奏阶段。

  (1)看教师指挥,幼儿用小乐器分组进行演奏。

  练习时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倾听,相互配合。对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决,注重培养幼儿以强带弱互帮互助的学习品德。

  师:我们用最漂亮的表情,最好听的乐声再来演奏一遍。

  (2)教师指挥幼儿进行多声部乐器合奏练习。

  师:小朋友,当我们在念“哼哪一支 哼哪| 哈那一支 哈”,表示快乐欢呼声的地方还可以怎样敲?

  (3)引导幼儿在念白处创编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讨论,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新创编的节奏型。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种节奏呢?我们听音乐演奏一遍。

  (4)师生根据新创编的节奏型,进行演奏。

  师:这次我们交换乐器,再换一种新的节奏来演奏。

  (5)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师:有没有小朋友想当一当神气的小指挥呢?

  (6)孩子当指挥演奏一遍。

  (7)学演奏家站起来演奏一遍。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花狸虎和它的好朋友在小朋友们好听的乐声中玩的更高兴了,花狸虎想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出去玩,你们接受它的邀请吗?(接受)好,我们一起出发吧。(听音乐做动作下场)

  活动反思:

  本堂课打破了打击乐以单纯的奏乐活动为目的的课堂模式,把舞蹈的形式加入其中,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能够动静交替,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图谱的设计使用,让孩子们有了具体的感知对象,使原本抽象的乐曲,具有了形象化的特点。依据图谱设计声势动作和配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关系融洽,展现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缺点方面,安排的内容有点多,一节课上起来有点仓促,可以适当分解内容,减轻幼儿课堂压力。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体现“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理念。整堂课充分调动幼儿多方感官,幼儿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中体验音乐,交流互动。我想,好的音乐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35、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及反思:在农场里与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新歌词。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对农场(村)的动物及叫声有一定的认知经验(经验)

  2、幼儿已学过歌曲《小猪睡觉》(经验)。

  3、农场背景图一张,以及小鸡、小鸭、小猪等小动物的实物图片,和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

  1、幼儿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提问:小猪住在那里?(引出歌词:小猪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农场背景图,以及小猪)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叫声:噜噜。

  二、学唱新歌。

  (1)幼儿学唱小猪的叫声。(出示节奏卡)

  1、小猪吃饱了就睡,睡着了还要打呼噜,问:打呼噜时的叫声应该怎么样?引出节奏卡(×○×○),让幼儿学念其中的歌词:噜噜。

  2、用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猪找食吃时的叫声,同时出示节奏卡(×××—),幼儿学念噜噜噜。

  3、幼儿跟随教师学说其中的歌词,注意掌握休止节奏。

  (2)通过领唱齐唱等方式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2、用领唱齐唱方法幼儿学唱歌曲,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3、引出歌曲名称《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在农场里”四个字宝宝。

  三、创编新歌词。

  1、幼儿迁移经验,说出在农场的其他动物及其叫声,并编进歌曲里唱一唱。

  2、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大家跟着学唱。

  3、用新编的歌词进行领唱、齐唱。

  四、结束谈话。

  表扬幼儿能积极动脑,并给创编歌曲的幼儿将一朵小红花,鼓励幼儿回家把歌曲编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而音乐活动都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中音乐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即兴创造活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在农场里》这节歌唱活动,其活动目标是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歌曲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编创的歌词,并结合歌词进行即兴动作表演。我改变以往的图谱,换成了生动的背景图,以及相应小动物的图片和节奏卡,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我将歌唱、体态律动、创编歌词等幼儿喜爱的活动融入《在农场里》。这首歌旨在通过幼儿对农场里各种声音的模仿、想像与创造歌唱使幼儿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能使幼儿拉近幼儿与小动物的距离。首先在创编歌曲《在农场里》根据歌曲内容,我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农场里还有那些动物朋友没有来,我们把他们也请到《在农场里》?”然后出示相应的小羊、小狗、公鸡等动物图片,并让幼儿讨论:如果小羊、小狗、公鸡在农场里,歌曲应该怎么唱?这是创编的准备阶段,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作准备。本环节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时都很积极,都有创编的欲望,并且幼儿创编的也很好。本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是创编的练习阶段,请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前面指着图片分别领唱。此环节幼儿非常轻松、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最后活动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结束。

  此次活动唯一不足的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儿对歌曲的最后一句有些混淆,虽然我纠正了一下,但效果并不很好,这也许是我班幼儿语言能力弱,又是全班幼儿一起上课的原因吧,我相信只要稍微个别辅导一下,那几个幼儿一定能改过来的。不过我觉得整个活动效果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