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创造性的思维

教孩子创造性的思维

教孩子创造性的思维

教孩子创造性的思维

创造力是创造思维的一种体现。

发散性思维、辐合(集中)性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衡量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并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即对一个问题寻求多种答案。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开放性,其结果是不确定的。发散性思维是最具代表性的创造性思维。它可以充分发挥想像,打破知识固有的界限与约束,从某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以获得旧知识的新组合、新联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问孩子:“水有什么用?”要求他讲得越多越好,那么孩子就会展开思想,想出水的许多用途:供人畜及其他动物饮用、浇灌植物、洗澡、水利发电、供蒸汽机用水、制作各种饮料、散热、做各各溶剂、和泥、淘金、载船、冻冰、养鱼、养虾、和面等等。这就是孩子运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的结果。

辐合性思维与上述相反,它是在思维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在许多假设和方案中确认、选择一种最理想、最合适的设想方法,或经过检验,采纳一种假设,得出一个标准的理解结论。辐合性思维又称集中性思维、收敛性思维、求同性思维。辐合性思维的特点是综合性,其结果往往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医院为某病人会诊总是从数种治疗方案中找出最佳方案,这就运用辐合思维的结果。

在创造性活动中,发散思维和辐合性思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往往要经过从发散性思维到辐合思维,再从辐合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例如,某库房夜里失火了,起火原因是什么?怎样找出起火的证据?侦察者就要根据现场种种可疑现象,作为种种可能性的推断,这时的思维模式基本上属于发散性思维。进一步根据取证材料,逐一推测,缩小范围,最后集中到某一点,得出正确结论,这后半段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辐合性思维。

侧向思维是指从其他角度、其他事物的作用中得到启发而产生的新的方法。据说,最早的自行车轮不是橡胶轮胎,骑起来硬梆梆的,很不舒服。美国人邓普禄手持橡胶管浇花时,软软的橡胶管使他受到启发,他想用这种材料的轮装在车轮上,自行车不就不再颠簸了吗!于是制造出充气轮―――邓普禄轮。这便是动用侧向思维解决问题的例子。

反向思维是将思维的方法倒转过来,用对立的、表面上看来似乎不可能并存的两条思路同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一个例子便是运用反向思维而成功之例。

债主逼商人还债并想得到商人爱女为妻。债主建议:他在布袋里放一黑一白两块石头,由商人女儿从中抓出一块,若抓出白的,债务一笔勾销;若抓出黑的,她就得嫁给债主,抵偿债务;如果她拒绝抓拾,商人就得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入狱。在装石头时,债主把两块黑石头迅速放进布袋里,但被商人女儿看见。当她的手从布袋里取出一块石头时,故意让那石头掉在地上与乱石混在一起,无法辩认。然后她说:“好,只要你们看看袋子里剩下的那块石头,就知识我刚才抓出来的是白石头,还是黑石头了。”商人女儿的反向思维救了父亲和她自己。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活动的有利武器,能使孩子不得到全新结果。

创造性思维还有一些独特的品质,如探索问题的敏锐性、思维过程的灵活性、独创性、联想思维的广阔性等。探索问题的敏锐性,主要表现为具有怀疑意识,能从寻常处发现不寻常。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是指能迅速并灵巧地从一类现象转换到另一类内容相距甚远的现象和能力,遇到问题能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呈现出立体的思维功能,能够突破思维定势,转向新思路。思维的独创性是指通过已有知识的重新组合,从别的途径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联想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具有丰富的联想思维,能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特殊的思维对象之间建立广泛联系,从其相关性中得到启发,变未知为已知,进而有所发现。

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采用多提一些能启发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来让孩子解答,鼓励孩子提问、探索、帮助孩子克服单向思维的毛病,让孩子在游戏的学习中发展创造思维等多种方法。经常就水、沙子、冰、自行车、花、树等题目向孩子提一些能启发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如:木头有什么用?迷路怎么办?世界上没有太阳怎么办?什么东西能在水里漂浮?水里通常有什么东西?

有几条道能到姑妈家?还可以让幼儿列举常用物品的一切可能的用途。例如,说出砖、水、纸的用途,让儿童看图联想出尽可能多的不同的问题,让儿童说出某一玩具的各种玩法,让儿童由一个词联想到各种事物。

设立或提出问题的情境,让幼儿用多种方法解决。例如,老奶奶不慎将蚕豆和铁砂混在一起了,你怎么帮助她尽快地分开等等,要求孩子答得越多、越新奇越好。家长要注意不要用大人的理智去制约孩子开阔的思路。因为创造性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异想天开,并非都符合逻辑。

探索的敏锐性和怀疑意识在孩子身上的表现就是好奇、好问、好探究。所以应启发与鼓励孩子提问与探索。培养孩子凡事问个“为什么”的好习惯,并鼓励支持孩子的探究行为。

幼儿思维往往体现为单向性,即只从一个角度,而且常常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单向思维是低级的思维形式,它妨碍创造思维的发展,应通过“一题多解”、“一物多用”等启发培养孩子多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孩子克服单向思维。

猜谜与玩各种游戏一样,能促进孩子创造思维的发展。谜语对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反向思维与侧向思维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作用。

父母本身就是儿童崇拜的对象,因此,父母和孩子的创造力密切相关。创造动机和好奇心强的父母,教出的学生创造力也较高。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倘若是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是创造型的父母。”这是因为父母是落实教育目标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创造性较强的父母,往往喜欢使用比现行的方法更为灵活、更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方法,他们倾向于“建设性的行为”,倾向于发展儿童的潜力和可能性的心理状态。他们富有创造性的言传身教更是对孩子们创造性的激励。

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提高教师待遇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吸引大量人才当教师,以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这是明智之举。教师也要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创造性,以此来影响儿童。

民主型的教师惟平等的态度对待儿童,常以商量的口吻、讨论的方式指导孩子的活动,这会使孩子的思维处于活动跃状态,从而提高儿童探索和创新的可能性。而威严型的教师惯于发号施令,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受到限制,自主权被剥夺。长期下去,形成儿童只会按教师的指示办事,不愿独立思考,成为拨一拨动一动的“算盘珠”,使他们的创造性完全泯灭。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的,托立斯教授提出的有助学生发展创造力的五条原则值得愿成为民主型教师的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