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生活活动日常指导的实践研究

中班幼儿生活活动日常指导的实践研究

中班幼儿生活活动日常指导的实践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生活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含有“生存、活着”的意思;二是指人的各种活动,两种含义都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因素。它是人类的全部生活实践,既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包括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幼儿生活活动包含了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各种途径和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品质。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技能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技能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在《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的目标中也指出:“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二期课改中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指向了“养成良好习惯、适应共同的生活。” 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由此可见,孩子学会交往与合作是多么重要,而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而分享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指能与人共享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快乐,也指能与人分担忧愁。分享不是一种失去,而是一种互利。合作与分享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光有合作没有分享,会导致孩子养成独享的不良习惯;光有分享没有合作,会使孩子养成坐享其成的不良品行。因此,培养孩子合作与分享兼有的品质就愈显得重要了。

帮助幼儿适应群体生活,学会交往非常重要。孩子开始和同伴们在一起生活是,常会出现争吵、打斗、抢玩具等不友好的行为,有的父母害怕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不让他合群,结果会使孩子形成孤独、自私的心理,孩子想不到别人,更不懂得关心别人,这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常言道:孩子总不能跟爸爸妈妈一辈子。只有让孩子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学会与同伴的交往合作,才能健康、活泼地成长。同伴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担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决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