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幼儿课堂教学中的“乱”
时间:2022-10-08 01:46:44
善待幼儿课堂教学中的“乱”
通常我们所说的课堂上的“乱”,它的外在表现是学生不按老师指令行动,自由说话或活动,课堂秩序乱为一团,直至活动无法进行。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分析就可发现其实“乱”出有因。一是老师组织的活动孩子根本不感兴趣,所以注意力不集中,开始自由说话,调皮者甚至开始和别的幼儿打闹,造成教学活动无法保持以前的“平静”,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乱。二是老师提的问题很具有启发性,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想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讲述自己在以往生活中的经验,如果时间紧迫,或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太急切,他们就说个不停,这时老师及时制止也不会起很大的效果。我想这时的“乱”,
乱得有意义、乱得有价值。
课堂一旦“暴乱”,作为教师,首先应是细心倾听,不要急于让孩子静下来,关键是自己先静下来,用心去倾听孩子的语言。应该甄别情况,对症下药。如果确实是因自己的活动设计不够新颖,孩子太熟悉已不感兴趣,那不妨改变话题,选择孩子喜欢的愿意去钻研的内容继续进行活动,或者干脆在孩子心浮气躁的时候给他们讲个有趣的故事抑或做大家喜欢的游戏,寻求制乱的途径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决不能用强制的手段把孩子拴在自己的思路里,如果那样,天性活泼的孩子们肯定是一种很痛苦的感觉,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是老师设置的问题孩子太感兴趣,他们还有无限多的答案或探究性的问题争着要说,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最起码说明我们的设置问题激发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时我们就应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试验去探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必要一定在本节活动中完成自己设置的既定教学目标。
活动不怕乱,就怕不明辨。灵活地因势利导,就会“乱”中取胜。因此说, 教学只有善于发现,善于反思,才会善于创造。在生活中给孩子机会及充足的时间去表达去思考,那我们的孩子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老师才会进步,我们的活动才“乱”而有序,以“乱”启“智”。
推荐文章
- 当孩子的兴趣与预设的目标不一致时
- 当孩子的兴趣与预设的目标不一致时
- 给记忆加油的“边”字令
- 保 护 视 力
- 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感官训练
- 区角活动的教育契机
- 哭泣的图书
- 小秘密――大转变
- 慢半拍的孩子
- 由消防演习引发的教育活动(庞志霞随笔两篇)
- 别帮我,我能行!
- 好朋友,分开坐
- 新入园三步曲
- 雨晴的午睡
- 空调销售工作计划
- 奇奇历险记
- 春天的交响曲_小学生作文:三年级
- 大班语言课教案《福娃的家》反思
- 小班音乐教案《老花猫和小花猫》反思
- 中班教案《会动的身体》反思
- 中班英语教案《I'm in the...》反思
- 大班美术教案墨鱼宝宝穿花衣反思
- 医院植发中心宣传文字38句
- 蜂蜜淘宝店朋友圈文案39句
- 管材企业朋友圈文案40句
相关文章
- 善待幼儿课堂教学中的“乱”
- “做中学”课题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农村幼儿园在教学中巧用“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 幼师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爱心:促进让孩子学会“爱”
- 幼儿园教师成长感悟:幼儿教师在观摩教学中的“表演”
- 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中“不期而遇”的课程资源
- 灵活对待幼儿课堂“插嘴”的行为
- 幼师激发幼儿兴趣常用的资料:如何使语言教学“活”起来(原创)
- 幼儿模仿能力的利用教学:“奥特曼”风波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说课稿:雨天的蜗牛
-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 “玩”出来的智慧
- 幼儿园中班教育反思 “玩”出来的智慧
- 教你上好幼儿艺术课: 在开放舞蹈教学中促进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
- 让幼儿爱上音乐课:浅谈符号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